动态心电图结合心脏彩超在诊断心律失常的关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动态心电图结合心脏彩超在诊断心律失常的关联分析

张迎梅

宜昌市第五人民医院湖北省宜昌市443000

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结合心脏彩超在诊断心律失常的关联性。方法:选择心律失常患者,共计90例,2016年5月~2017年5月为收治时间,先后行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以此分析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房速、房颤、室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并分析与心脏彩超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房速、房颤、室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均与普通心电图数据相比更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且动态心电图与心脏彩超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结论:心脏彩超检查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更为显著,有助于心内科医师选择出最佳评估患者心功能的检查方式。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诊断;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属于心血管疾病常见病症,常规心电图是检查心律失常患者传统方式,但是,该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较低;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显示,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结合心脏彩超检查心律失常患者,能够动态、连续性记录患者大量的心电资料,捕捉患者短暂的心电情况,有利于心律失常的检出。心脏彩超能够对患者的左房内径进行评估,将其他原因的器质性病变因素予以有效排除[1]。本文研究意图在于:分析动态心电图结合心脏彩超在诊断心律失常的关联性;现数据相关报告整理成文,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心律失常患者,共计90例,2016年5月~2017年5月为收治时间。

90例心律失常患者,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37~57岁,平均年龄(47.21±6.11)岁;按照不同的合并症类型又分为冠心病、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例数分别有:32例、30例、28例。

1.2方法

先后行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

常规心电图:平卧位后放松全身,待呼吸平静之后实施肢体导联和单极胸导联等12导联,对患者的心电图连续描记,心电记录的纸速为25mm/s,检查期间平稳ECG基线[2]。

动态心电图:对患者的心电图波形变化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24小时记录,监测患者的心肌电生理情况,专业人员使用专业的软件、解读、分析最终诊断结果。

心脏彩超:取仰卧位,患者确定不存在心脏各腔室的异常变化,即无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脏器质性病变,由临床医师分析采图,以此得出彩超报告[3]。

1.3观察项目

分析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房速、房颤、室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并分析与心脏彩超之间存在的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房速、房颤、室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均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用率(%)表示,当有统计学差异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房速、房颤、室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均与普通心电图数据相比更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且动态心电图与心脏彩超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3.讨论

中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较大,心律失常患者一般存在较大的心率波动;常规心电图虽可以有效记录患者的心电信息,但是却不能动态监测患者的心电信息,且动态记录心肌电生理学的时间十分短暂,在一定程度上对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造成了影响;动态心电图则不同,其能够提供出24小时心肌变化向量,通过分析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明确导致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病因,有效提供了临床治疗的参考依据[4]。

动态心电图与心脏彩超检查相结合,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心律失常中房性和室性早搏的情况最为常见,对于中老年患者而言,其心房肌大多发生了退行性病变,加之器质性病变使得机体的心房容积增大,也同时提高了房性早搏的发生概率。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室性早搏的概率极大,且大多患者会存在众多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因此,给予患者足够的重视以此预防发生心源性猝死是十分关键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合心脏彩超检查,不仅可以对患者24小时的动态演变过程有效反映,还能将患者的心肌电生理学变化予以有效确定,同时能够将心房、心室的心肌改变情况进行反映,十分有利于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工作[5]。

此次数据显示,动态心电图检查房速、房颤、室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均与普通心电图数据相比更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且动态心电图与心脏彩超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由此可见,心脏彩超检查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更为显著,有助于心内科医师选择出最佳评估患者心功能的检查方式。

参考文献

[1]钟德福.24h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5):32-34.

[2]阮婕.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小儿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0):1504-1507.

[3]李星,洪文皓,蔡丹.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分析[J].微创医学,2015,10(6):756-757.

[4]徐小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和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13):9-10.

[5]闫秀丽.对比动态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