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研究型医院后勤服务理念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构建研究型医院后勤服务理念的探讨

吴媚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只有相关因素匹配和各种政策配套,医院后勤保障管理才能有效地推进。只有以服务作为后勤的核心竞争力,着力于挖掘患者和临床一线的潜在需求,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本文首先概述了医院后勤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如何构建研究型医院后勤服务中的社会化改革体系。

【关键词】研究型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服务理念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284-02

研究型医院的后勤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需要加强理论研究,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走出一条既符合医院办院思路、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后勤改革之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医保制度的发展,很多医院的发展模式也逐渐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研究为中心”转变,对于后勤服务的要求更高。探索既能符合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要求,又能适应研究型医院来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意义重大。本文探讨了构建研究型医院后勤服务理念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1.医院后勤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说,医院后勤服务是医疗、科研及教学设备和设施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餐厅、保洁、车辆使用管理、停放管理、供暖制冷、水、电、气、绿化、物资供应、房屋、设备维护与保养、消防、排污、保安、保洁等多个方面。在研究型医院发展中,医院后勤工作是整个医院工作的基础,是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持和保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

(1)后勤职工失去改进工作的动力:在当前管理体系中,一些医院将后勤保洁、保安等功能外包,在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部分服务外包”等策略下,逐步形成了医院后勤复杂的人员状况以及功能交叉的服务供应网,但是无序性后勤社会化、卫生政策的变化、管理上不当的决策都会让后勤职工失去改进工作的动力。

(2)信息沟通与协调的障碍:在合同管理和监督执行过程中出现信息沟通与协调的障碍,导致医院患者、研究、临床、后勤、外包公司之间形成隔阂,造成后勤总体满意度低的状况。

(3)后勤服务的理念亟待改变:一些医院推行的科室绩效排名,位置落后的“后勤”排名在客观上对职工士气造成很大的伤害,并且后勤部门是辅助医院临床业务的服务支持型部门,因其“非核心”的角色而容易不受重视[2]。

(4)各项管理工作难以到位及管理规范化程度低:目前医院的工作方法基本依靠个人的习惯,质量无法保证,门诊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的维护、保洁标准要和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还较低,职工与患者服务还不够全面周到。同时一些医院后勤管理企业是从医院后勤行政部门转制而来的,与医院难以理顺并将长期维系着“砸碎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各项管理工作难以到位,服务的主要职责也是限于后勤行政管理部门所管辖的范围,人员和工作性质都造成市场份额的先天不足。

2.研究型医院后勤服务中的社会化改革体系

现代化研究型医院的高效管理不仅需要后勤提供产品和应急服务,而且要成为解决方案的供应者。当前很多医院都在尝试进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引进了后勤服务公司。医院后勤保障管理社会化使得对医院和对社会的服务都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买卖关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实施后勤社会化可以帮助医院从后勤琐碎的管理中脱身,同时庞大的后勤服务体系的各项巨额开支、各种闲置的储存物资和经费,都可以节省下来用于专业领域的发展。同时通过社会竞争机制进行采购,从而保证以较低廉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服务。通过后勤社会化,最终提高整个医院后勤的运作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医院的满意度。

3.研究型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如何操作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话应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1)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应以保证医院的中心工作为目标:强调医院工作应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要使从事医疗后勤服务的所有员工意识到它的中心工作还是服务于医疗。

(2)建设后勤队伍:必须把后勤队伍建设作为医院队伍建设的组成部分,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队伍建设的根本措施,实行后勤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切实提高后勤队伍整体素质。并重视对后勤管理人员的选拔,应选派有敬业精神和后勤管理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后勤领导岗位。

(3)在制定工作规范时,应尽量扩大覆盖面:从设备的选型购置、抹布的使用方法、清洁工工具的摆放区域等,使其尽可能覆盖所有的岗位。

(4)加强财务审核,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核体系:建立适应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财务核算体系,医院按照所占的股权比例承担后勤服务公司经营亏损的风险,加强对后勤服务公司的会计控制,建立与后勤服务公司财务相关联的核算体系;严格预算管理,实现全成本控制,将医院自己包办的后勤服务转包给后勤服务公司,从而系统全面的实施成本控制。

(5)加强管理:医院主要领导应十分要积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订《医院后勤管理与服务监管细则》、《医院后勤管理与服务监督暂行办法》,加强基础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商业管理、服务管理、房屋管理、公共区域和设施管理、物资仓库管理、机电设备管理、餐饮管理、医疗辅助管理、安全保卫、绿化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医院后勤工作的各个方面。

(6)院方与后勤公司应重视在理念上达成的共识:院方应充分认识到与后勤公司合作是互惠互利的长久战略伙伴关系,更重要的应在文化建设和理念上达成共识,双方必须以诚相待,避免出现医院后勤社会化的竞争误区和改革误区等,在进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要明确原医院后勤部门所占用资产的国有性质,在后勤资产剥离时必须经过严格的资产评估,医院不能随便撤回或调拨,可以将这些资产作为对后勤服务公司的投资[3]。

总之,在我国医院跨越性发展的今天,现代后勤服务应遵循市场规律,要适应研究型医院业务迅速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为,陈亮.加快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现代医院,2014,14(10):112-114.

[2]常洪哲,靳艳霞.浅谈医院后勤保障中维修监督管理[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6,3(09):88-89.

[3]宋峰,李冬,陈武军,等.医院后勤网格化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6,14(07):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