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降低血液病漏诊和误诊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降低血液病漏诊和误诊价值研究

张燕

(巴中市中心医院四川巴中636000)

【摘要】目的:研究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在降低血液病漏诊和误诊价值。方法:选取480名患者,复查外周血细胞形态。结果:血液分析仪对血细胞进行分类时存在很大的误诊和漏诊率,需要采用显微镜检查血片进行复查。经检测确诊为68例缺铁性贫血,11例为巨幼红细胞贫血,1例属于溶血性贫血,2例为急性失血性贫血。有2例确诊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结论:对于外周血红细胞的形态学检验,为临床血液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信息。

【关键词】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血液病;漏诊和误诊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5-0239-02

本研究选取我院门诊自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48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在降低血液病漏诊和误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门诊自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48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72例,女性患者208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3.5±7.8)岁,病程4~23个月,平均病程(15.2±1.8)个月,其中45例患者出现贫血增重现象,经诊断确诊为双相性贫血,48例患者出现皮肤黄染、贫血症状,经诊断确诊为黄疽,22例患者出现发热、呕吐、恶心等,经诊断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6例患者出头晕、发热、呼吸急促,经诊断确诊为白血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集外周血,制作血涂片,首先去除第一滴血,采集绿豆大小的血滴,将其推成宽度为18~20mm、长度为25~35mm的血片。检验员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SOP操作程序,观察血液细胞形态学,记录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小细胞性贫血阳性例数、大细胞性贫血阳性例数、附红细胞体阳性例数、疟原虫异常细胞阳性例数、感染阳性例数、异性淋巴细胞阳性例数、形态正常例数等。

1.3仪器血常规的检测方法:采用SysmexXT-20001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Olympus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完成,使用EDTA-K2抗凝管进行标本采集。

1.4诊断标准至少进行2次监护,白细胞计数<4.0×109/L,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计数<100×109/L。

1.5统计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480例外周血细胞的形态学检查统计结果外周血细胞的形态学检查统计,具体结果见表1。

2.2红细胞大小异常480例患者经检查发现红细胞大小异常患者82例,其中小细胞性贫血68例,全血细胞明显减少,经检测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小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大细胞性贫血14例,经验证11例患者均为巨幼红细胞贫血,1例患者属于溶血性贫血,另外2例患者确诊为急性失血性贫血。

2.3红细胞形态异常18例异常红细胞形态中,有2例患者经检查发现球形红细胞增多,确诊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4红细胞形态学误诊、漏诊患者2例2名误诊、漏诊患者均由于黄疸入院,2名均为男性,一名年龄21岁,一名年龄32岁,经仪器检测、体检、血细胞形态学、白细胞形态检查未显示出异常结果提示,经抗肝炎治疗效果不佳,但点彩红细胞明显升高,经检验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增加,并结对其母亲进行检查,最终将其诊断为遗传性的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3.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的细胞分析仪器在临床检验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1]。但是分析仪器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对于幼稚细胞和有核红细胞不能够进行准确的分类以及计数等。在临床工作中过分过分依赖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器,必会引起一些血液病的漏诊及误诊,从而影响对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2]。对一些贫血诊断具有价值的异常形态需要依靠血涂片来进行检验,因此血涂片在贫血的诊断当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液病基础诊断以及常规性血液学检验,较为基础性检查方法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其方法既简便又实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主要分为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以及骨髓检查。很多疾病均需通过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而且其质量是否良好具有较为关键性作用,在血液病效果预防和诊断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检验质量实施有效控制的前提条件是确保检验方法及条件具有统一性及标准性,当前由于实验室检验人员所具有的素质存在差异性,人为因素可能会导致结果不准确,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带来误差[3]。

为减少或避免临床出现误诊漏诊现象,在诊断鉴别细胞形态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大力宣传细胞形态学检验的重要性,提高并培养检验细胞形态学人员素质与技能;增强相关人员有关细胞形态学知识水平。诊断细胞形态学会涉及较多学科,要求对血液病相关知识要充分掌握效果临床知识是否掌握具有较为重要意。贫血性疾病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根据形态学及疾病床表现要求达到完全掌握水平,通过相关实验方可以进行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对于外周血红细胞的形态学检验,为临床血液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信息,因此重视外周血红细胞的形态学检验,有助于降低血液病的漏诊和误诊,提高血液病的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兴福.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J].临床检验杂志,2010,28(5)396.

[2]刘立峰.血细胞分析仪形态学复检的思考[J].临床检验杂志,2010,28(5)394.

[3]顾光煜.临床实验室自动化的若干问题[J].备床检验杂志,2011,29(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