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妊娠梅毒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钦州市妊娠梅毒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苏艳梅兰枝(通讯作者)

苏艳梅兰枝(通讯作者)

(广西钦州市妇幼保健院535000)

【摘要】目的了解钦州市启动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后妊娠期梅毒母婴传播的发生情况。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钦州市共有230336例孕妇进行梅毒检测,检出梅毒阳性740例,并进行母婴阻断,对梅毒母婴传播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钦州市孕妇的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三年间分别是3.9‰,、3.1‰、2.7‰;母婴传播率明显下降,分别是3.2‰、2.4‰、1.5‰。梅毒感染与孕妇及其配偶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等有关。母婴传播率与是否经过规范驱梅治疗有关。结论加大力度对特殊人群进行梅毒母婴传播知识的宣传,提高育龄妇女及其配偶筛查的意识、规范地治疗,能有效地控制梅毒的母婴传播,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关键词】妊娠期梅毒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022-02

近年来,广西梅毒感染率在国内是排在前列,妊娠梅毒呈迅速上升趋势,2011年钦州市政府实施了梅毒防控措施,妊娠期妇女全部免费检测梅毒、艾滋病,以最大限度地发现感染者,并进行母婴阻断。本人收集了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钦州市各家医疗机构孕产妇资料,共检测了230336例孕产妇,阳性740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钦州市各医疗单位产检和分娩的孕产妇。

1.2方法

抽取孕产妇静脉血,按常规37℃水浴30min后,3000r/min离心10rain,取血清进行梅毒抗体的检测,检测方法为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结果两项均阳性视为梅毒感染者。

1.3诊断与治疗

1.3.1妊娠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对孕产妇的血清先进行TRUST初筛试验,阳性者再进行TPPA确认试验,诊断标准、分期及治疗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2000年)。对确诊为梅毒感染的孕产妇建立母婴档案(内容包括身份证复印件、梅毒感染孕产妇基本情况登记卡、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登记卡—记录产时情况、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随访卡、相关化验单),进行母婴阻断--规范的治疗,并随访。

1.3.2先天梅毒的诊断

先天梅毒及疑似先天梅毒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CDC性病控制中心《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指南》(2006年),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诊断为先天梅毒:(1)、患儿非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滴度持续上升;(2)、患儿非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滴度大于母亲的4倍(≤4倍并不排除胎传梅毒);(3)、患儿检出19S-IgM-TPPA抗体;(4)、暗视野检查梅毒螺旋体阳性;

1.3.3治疗与随访

妊娠期梅毒的治疗,一旦确诊,立即治疗,采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1周1次,3周为一个疗程。妊娠末3个月再用一个疗程。每个月随访滴度变化情况,如滴度上升1倍,可再加用一个疗程。如果确诊梅毒时已经是孕晚期,则2个疗程之间至少相隔2周。先天性梅毒及疑似先天性梅毒的患儿常规给予苄星青霉素或青霉素治疗。随访时间:出生后1、3、6、9、12、18个月分别检测TRUST和TPPA均为阴性,排除梅毒感染。

1.4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

2.1钦州市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做产前检查或分娩的230336例妊娠期妇女检测梅毒,阳性740例,治疗558例,感染情况见表1。

表1妊娠期妇女梅毒感染情况n(‰)

年份例数阳性阳性率(‰)治疗例数治疗率(﹪)

2011743012883.916055.6

2012743242313.119584.4

2013817112212.720391.9

合计2303367403.255875.4

从表1可以看出,钦州市妊娠期妇女的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从2011年的3.9‰下降到2013年的2.7‰,年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2.2先天梅毒发生情况

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活产数230931例,确诊先天梅毒533例。533例梅毒患儿中,210例早产,5例死亡,有症状的291例,主要表现为皮疹﹙脓疱疹、脱皮、斑丘疹﹚、肝脾肿大、骨炎、骨膜炎、肺炎、早产低体重儿等,有242例没有症状,仅表现TRUST和TPPA阳性,通过随访确认。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见表2。

表2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

年份出生婴儿总例数确诊先天梅毒例数先天梅毒发生率﹙‰﹚治疗

例数治疗率

﹙﹪﹚

2011744892353.221089.4

2012745211782.416793.8

2013819211201.511696.7

合计2309315332.349392.5

3讨论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STD,有研究表明,孕妇在任何时期可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梅毒,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先天梅毒儿占死胎30%左右[1]。因此,如何降低妊娠期梅毒的发生率和防治先天梅毒的发生,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内不同地区妊娠期梅毒检出率和母婴传播率各不一样,钦州市于2011年启动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从统计结果可以发现,钦州市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共免费检测孕产妇230336例,检出率由2011年的3.9‰下降到2013年的2.7‰,略低于深圳市报道的2009年孕产妇梅毒检出率4.9‰[2-3],由表1可以看出,钦州市实施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后,妊娠期妇女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与梅毒防治知识的大力宣传和人们防护意识的增强密切相关。

从研究结果来看,检出阳性的孕妇绝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少数孕妇及其家属对检测结果持怀疑态度,不配合治疗,还有一些孕妇不按常规产检,所以发现阳性时已处于孕晚期或临近分娩了,治疗太迟或者没有得到治疗,对母婴阻断的效果是有很大影响的。根据多项研究表明,妊娠期梅毒治疗越早,围产儿不良结局及先天梅毒的发生率越低[4]。没有规范治疗或每延迟治疗一周,胎儿感染梅毒的风险会增加10%[5]。从本研究结果来看,钦州市实施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后,先天梅毒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些成果的取得与我们大力宣传,社会不断进步、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着很大关系。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逐年增加,国内一些地区的妊娠期梅毒发生率呈上升趋势[6],除了对梅毒这个病的了解不足外,不及时治疗也是很大原因,因此,要加强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让她们可以从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获得这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认识到通过垂直传染的危险性大,严重影响胎儿健康,从而理解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在婚前、孕期大力开展梅毒免费检测工作,发现阳性要早期、规范、足量驱梅治疗,才是阻断梅毒母婴传播的关键。同时要给每一位梅毒患者建立档案,定期追踪随访干预,减少先天梅毒患儿发生。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主编.妇产科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2-103.

[2]陈国菊,张杏平,马黎,等.妊娠梅毒母婴传播干预后先天梅毒发病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1):36-38.

[3]陈国菊,刘跃,刘江波,等.妊娠梅毒母婴传播干预后不良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4):321-323.

[4]焦婷,徐香,韩长元,等.不同阶段驱梅治疗的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0):934-936.

[5]LiuJB,HongFC,PanP,etal.Ariskmodelforcongenitalsyphilisininfantsborntomotherswithsyphilistreatedingestation:aprospectivecohortstudy[J].SexTransInfect,2010,86(4):292-296.

[6]蒋武,张志勇.妊娠期梅毒的流行特征与妊娠结局[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474-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