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语教学实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1

培养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语教学实效

王执安李荣娟

王执安(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2200);

李荣娟(诸城市龙城中学山东潍坊262200)

摘要:为提高英语教学实效,教师不仅要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进而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

关键词:动机兴趣信心意志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智力与学习效果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其高效作用。”所以要想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就要培养非智力因素。

一、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激疑问难,以疑促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设置问题,以疑促思,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从存疑、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到求知乐趣,进而提高思维能力。问题必须有一定难度,提问时要层层推进,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步步深入,使问答之间充满妙趣。

2.建立语言信息差,形成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所谓信息差,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掌握信息方面所存在的差距。缺乏信息差距,交际双方就会失去传递信息和获取信息并达到信息平衡需要的动力,就会失去交际的意义。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提供建立在信息差基础上的言语交际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表现出相当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生动性。使他们在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活动中,通过缩小或填补信息差,不断学到新知识,提高语言技能,不断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3.创设竞争情境,形成竞争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成就动机的驱使下,学生总是努力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想得到最优秀的成绩和荣誉,并赢得别人的赞扬和喜欢。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胜心和表现欲,有意识地在同学之间创造竞争气氛,让每位同学都有参与竞争的意识和热情,在竞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可通过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轮流发言,分组比赛以及默写单词比赛、演讲竞赛等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其学习效率。教师可组织适当的竞赛、课外阅读、英语角、英语板报等活动形式。这样既练习巩固了课内所学知识,发展了运用能力,又能有效地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的成功。

二、教会学法,培养习惯

1.教给学生如何预习和听课。教师在讲新课前必须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将疑难问题记下,以便在听课时能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他不但要讲清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还要使学生理解英语知识。同时教师又是演员,他要不断积极创设条件和环境,使学生们在这种氛围中产生想用英语去思维、表达的愿望和乐趣。在听课时,教师不仅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而且还应要求学生调动一切感觉器官进行活动,养成眼、耳、口、手一起动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发言,敢于质疑。质疑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可有助于学生挖掘潜能,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2.教给学生如何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方法。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且还要通过大量反复的实践练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达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目的。

3.教给学生如何复习和记忆。科学的复习方法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材料尚未出现大规模遗忘之前及时进行复习。复习时最好能按照遗忘曲线图来安排识记的时间间隔,还可采用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的方法。为了提高记忆效率,教师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超时学习,即在学习达到刚好就能背诵时附加学习。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不仅能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促进英语各项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我们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习惯:(1)勤于读写的习惯。(2)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3)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的习惯。(4)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三、树立信心,培养意志

1.为学生创造各种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我们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还可布置一些英译汉、汉译英、编写小对话、总结课文大意等作业,让他们在课后或者独立完成,或者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完成。

2.引导学生对学习失败进行正确归因,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失败,发展积极的归因倾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中所犯错误要客观评价,鼓励学生只要勤奋刻苦,就能取得好成绩,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失败原因,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

3.因人而异,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那些学习粗心大意、不求甚解的学生,主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坚持不懈的毅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对意志软弱、易受暗示和固执的学生,应加强自觉性、目的性和原则性的教育;对好动、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要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对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要从精神上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加强肯定学习效率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