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容易接受的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糖尿病患者容易接受的健康教育

蔡球飞

蔡球飞(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226001)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0-0074-01

糖尿病现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流行病,是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一旦确诊,患者需要改变一些生活习惯,终生接受并配合治疗,故接受良好的糖尿病教育将影响病人的一生。由于患者年龄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实行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教育方法尤为重要。本人结合自己进行糖尿病教育体会,将饮食、运动、用药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易懂易行方法介绍如下:

1饮食指导

合理膳食对良好控制血糖非常重要,所以必须让患者知道不同的饮食结构对血糖影响不同。

1.1选择食物的种类

让患者选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低糖、低脂饮食。

1.2控制总热量

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学习能力,教会一部分患者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工作强度计算出每天所需的热卡、食物的交换份数,再按主食、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所占的比例计算出每类食物的交换份数,每天可将食物的量进行同类的交换,变换菜的品种。对于年老的学习能力差的患者每天主食量不超过250g。副食品:鸡蛋1个,烹调油20g,瘦肉100g,豆制品100g,牛奶250g,盐〈6g,新鲜蔬菜〉500g,控制坚果类的摄入。

1.3少量多餐

把每日进食分为少量多餐,使每餐热量明显减少,以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

1.4选择合适的烹调方法

主食烹调时间不要太长,烹调方法选择拌、炖、煲、清蒸、水煮等,减少红烧、油煎、烧烤等。这样既能使用油量得到控制,又能得菜的营养在烹饪过程中不易被破坏。

2运动指导

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亦非常重要,它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减低血糖。运动还可以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2.1选择合适的运动种类

选择方便易行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及球类等。

2.2选择适当的运动量

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运动时以身体微汗、稍感气急、微有腿酸、不疲劳为度。从小运动量、短时间开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若心率超过170—年龄,有心慌、劳累感时应减速停止。

2.3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

将运动安排在餐后1—1.5小时,这是降低血糖的最佳时间,并有利于减轻体重。每次运动半小时以上才能达到运动的效果。

另外运动应注意安全,可携伴而行,并随身携带糖尿病身份卡、糖果、水、毛巾等。

3用药指导

糖尿病用药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药物其用药时间及方法各不相同。

3.1简述药物作用原理及其副作用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简述促泌剂、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糖酐酶抑制剂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适当的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如用“病牛抽鞭”来解释促泌剂在控制血糖方面的原理。讲胰岛素作用机理时用画图法:用圆圈来表示细胞,用钥匙和锁来解释胰岛素是糖进入细胞的钥匙,让患者能更好的理解药物在治疗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便能更好的执行。

3.2正确掌握服药的方法

将所要服的药放在餐桌上,以免遗忘。用红笔在药瓶上注明“餐前”“餐时”“餐后”以及每顿的服药量、次数等,如服用阿卡波糖时反复叮嘱患者要餐时嚼服。

3.3指导胰岛素注射笔的应用

耐心地教会患者自己注射胰岛素,首先训练患者安装笔芯、针尖,调节剂量,其次教其摇匀药液的,最后使用试用笔在脉枕上示范注射,并强调注射后要停留15s,反复多次练习,直至患者能自行注射为止,生活不能自理者,教会其家属。

4监测血糖指导

良好的监测血糖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环节。

4.1监测血糖的意义

首先让患者了解监测血糖的重要性、不同点监测血糖意义及其正常范围值,以便让患者提高对血糖监测的依从性。通过监测血糖、尿糖,加强对自身病情的掌握情况。

4.2记好糖尿病日记

让患者每次所测的血糖、尿糖记录到记录本上,分析血糖高的原因及与饮食、运动、服药、睡眠、情绪等的关系。就诊时携带日记本,让医生了解患者平时对血糖控制情况,以便对其进行饮食指导,用药调整。

5预防并发症的指导

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当,可引起多方面的损害,如对脑、眼睛、心脏、肾脏、末梢神经和血管都有很大的影响。

5.1向患者宣传并发症的危害

用画册或幻灯来展示糖尿病的并发症;患者参加俱乐部活动时,留出一部分时间让他们交流各自的病情、病程及治疗、饮食情况。特别是已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让他们讲述因出现并发症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及生活上的不便和经济上的负担,让其他患者能积极控制好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5.2预防的措施

告诉患者及家属严格执行饮食和运动方案;一切治疗遵从医嘱,不要轻信保健品的神奇疗效;讲明糖尿病易发生低血糖,并说明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随身携带糖尿病身份卡,以便出现意外时人们可根据卡上的提示让患者及时得到帮助;定期查眼底、眼压等,防止视网膜病变;保持身体清洁,皮肤瘙痒时少抓,以免抓破,穿宽松柔软的透气的衣服合脚舒适的鞋袜,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超过50℃,以免烫伤;常测血压、血脂、血糖,并控制好。

通过简便易行的糖尿病教育,患者及家属易懂,并能很好地执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