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公益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27
/ 1

浅谈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公益性

王宇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社会受益的公益事业,其公益性是必须巩固和发展的。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曾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他还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这些论断从宏观的理论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和重要性。那么,在社会实践中,文化事业的公益性从哪些方面可以显现和证明呢?

一、从哲学的角度去认识,文化、经济、政治互为前提、相互作用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方面,文化以人的智力表达方式制约着经济制度的选择、经济制度的形成,并给予物质生产、流通、消费以思想理论、舆论的指导,规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规模。另一方面,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的动力,同时又受经济的制约,但是文化与政治又同属于上层建筑。也就是说文化、政治、经济互相作用互为前提,是互相联系的,不是孤立的。人类社会要进步,文化、政治、经济必须协调发展。也可以说,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可充分显现,而且是必要的。对此,江泽民同志说:“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我们说:文化事业的公益性是绝对的,没有文化的政治是野蛮的和短命的政治,放弃文化建设而只抓经济建设,人类就会变成经济动物,而阻碍人类文明进程。

二、从社会实际生活去认识,文化事业对公众教育的公益性十分明显

在县区,文化馆辅导群众排演一个优秀剧目,图书馆借出一本好书,影院放映一部优秀影片,剧院公演一个优秀剧目,对所有观众、读者都能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形式净化人们的心灵,升华人们的理想,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培养健康、积极进取的民族性格。同时还可以使人们振奋精神,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现代化建设。运用艺术形象对公众教育的效果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是无法取代的。比如解决农村尊老爱幼这种社会公德问题,用法律手段只能解决那些触犯法律的行为,不敬老爱幼而又未达到犯法的程度,法律就无能为力了。通过文学艺术形象开展教育,就会起到法律所起不到的有效作用。因为通过优秀艺术作品的形象教育,就可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无形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一部优秀故事片《喜盈门》、一个优秀传统戏曲《墙头记》,教育了多少人,多少人在这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教育下较正了自己的道德行为?通过文化活动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人的高尚品德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无法用尺子来衡量,无法用金钱去等值的。

三、文化事业的公益性还在于以它的特殊性显示综合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我们知道文化是国民经济、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经济发达、政治强盛的国家,不仅其经济、政治实力在国际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它的文化也必然以其繁荣发达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以及我们祖国的古文化,就曾凭它们的活力传播于全世界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交通日益发达、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国际社会中,经济发达、政治强盛、军事强大的国家,不仅将其经济、政治、军事向外扩张,而且文化也无孔不入地向外渗透来显示一个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和民族自信力。同时,优秀的民族文化还是一种强力的粘合剂,以其强大的凝聚力来团结全国人民。它不仅能将具有同一地域,一样的经济生活,同样社会心理和共同语言的人联结在一个民族大家庭中,而且能将不同经济生活,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语言,不同地域的各民族联结成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以共同的华夏文化所凝聚成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正是这一脉相承的优秀华夏文化才成了联系炎黄子孙的纽带。这种共同的华夏文化没有因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而泯灭,而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日益繁荣,始终成为凝聚各民族人民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