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祝雄

祝雄(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手术室主管护师202150)

【摘要】目的:系统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4年2月间诊治的2720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20例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例29例,感染率1.07%。其中:胸部手术感染13例,感染率为0.48%;腹部手术感染16例,感染率为0.59%。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部位、年龄、抗生素使用种类、住院时间均为术手切口感染的直接影响因素。讨论: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部位、年龄、抗生素使用种类、住院时间均为术手切口感染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通过保障手术室无菌操作、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来进一步避免或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术后切口感染;手术室;因素分析;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33-02

术后切口感染是外科最常发生的院内感染之一,不仅影响手术的效果,延长住院治疗时间,更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另外,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也是衡量外科手术临床效果的重要指标[1]。

患者在手术室停留时间虽然短暂,却是疾病治疗过程中最易发生感染的一个环节。本文就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我院选择2012年7月~2014年2间接受手术治疗的2720例患者,其中男性为1455例,女性为1265例;年龄在6~79岁之间,平均年龄(53.6±3.5)岁;患者手术时间均在1h以上,术前未发现任何感染病灶。

1.2原因分析(1)手术时间因手术切口暴露时间越久,组织出血量越大,创伤会导致身体局部的抵抗力降低,并且,血液还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更易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手术时间持续越久,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越大。

(2)手术环境手术室的温度、湿度、清洁度及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也是造成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如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来回走动,导致病原微生物借助室内空气进行传播,诱发交叉感染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3)无菌操作手术室消毒灭菌是否规范、合格,手术器械、仪器等手术设备的灭菌消毒是否符合标准,也是造成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因素。

1.3方法(1)保障无菌操作的具体措施,手术室内无菌操作是避免或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环节;手术开始时,由于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进入,使手术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密度增加并随着空气的流动降落到暴露的无菌器械台上,因此,手术过程中,对暂不使用的手术器械进行常规覆盖,如手术时间超过4个小时应及时对无菌区的手术器械加盖无菌巾等;严禁手术器械与手术台下的边缘布单产生接触;护理人员不允许将任何与手术无关的物品带入手术室内,避免交叉感染;传递手术器械时做到快速、准确并及时清理手术器械上的血迹;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对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器械进行消毒及高水平灭菌,检查手术中需要用到的全部消毒物品及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确定是否均在使用有效期内;术后,立刻将手术过程中所用到的全部器械送交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统一消毒灭菌处理;对于具有污染性手术中使用的器械及物品,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及时进行浸泡消毒或焚烧处理,以上措施均能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2]。

(2)手术室环境的保障措施,洁净的空气是减少术中及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条件,因此应严格控制手术间内的进入人数及出入次数,尽量避免在手术过程中来回走动,而导致空气中细菌的流动;护理人员应于手术前对手术室的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灭菌消毒处理,以确保环境的洁净度;在具污染可能性的手术之后,应及时对手术室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借助室内空气进行传播,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3)强化护理管理,护理人员须加强专业技能,每月进行一次消毒隔离业务知识学习;对手术器械及设备一用一灭菌,耐高压、高温等物品尽量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等;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拟定有效的查访计划,并结合患者生理与心理变化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及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促进身体康复[3]。

1.4统计学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文中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时,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手术后切口感染分析2720例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例29例,感染率1.07%。其中:胸部手术感染13例,感染率为0.48%;腹部手术感染16例,感染率为0.59%。男性手术后感染15例,感染率为0.55%;女性手术感染14例,感染率为0.52%。

2.2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部位、年龄、抗生素使用种类、住院时间均为术手切口感染的直接影响因素。详见表1。

表1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3讨论本研究结果提示,2720例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例29例,感染率1.07%。经对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后发现,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部位、年龄、抗生素使用种类、住院时间均为术手切口感染的直接影响因素。这是由于手术时间过长时,会增加创面的病原菌数量,也会因患者年龄的增加其机体免疫能力呈下降趋势,这也是导致老年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另外,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因素也会进一步增加细菌耐药,进而导致术切口感发生率增高。

因此,我们在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管理工作应立足于严格实行手术室无菌操作、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以及手术室环境管理来进一步避免或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1]陈晓晴,汤婷.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对策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1):22—24.[2]涂国霞,郑凤环,吴艳媛.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4):410—411.[3]王桂林.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2,38(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