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一枝蒿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复方一枝蒿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彦军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哈密8392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复方一枝蒿颗粒联合炎琥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80例手术口病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利巴韦林和复方一枝蒿颗粒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手足口疱疹平均消退时间以及用药后平均退热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手足口病患儿时,应将复方一枝蒿颗粒联合炎琥宁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足口病;复方一枝蒿颗粒;炎琥宁;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096-02

手足口病是指因肠道病毒引发的丙类传染疾病,患儿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会由手足口等部位的疱疹逐步发展为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心肌炎等疾病,严重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本次研究主要选取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复方一枝蒿颗粒联合炎琥宁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提供参考,结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共收治了8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儿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年龄(3.38±1.14)岁。观察组40例患儿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年龄(3.52±1.49)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不明显,P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下一步比较。所有患儿均在手足口等部位具有不同程度的疱疹,伴有体温升高,符合《实用儿科学》关于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患有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等疾病的患儿;排除治疗前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的患儿。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在5%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8~15毫克每千克体重,的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每天一次。

观察组患儿给予复方一枝蒿颗粒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复方一枝蒿颗粒每次0.5袋,每天三次。在5%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0毫克炎琥宁静脉滴注每天一次。治疗五天为一疗程,两组患儿共需治疗一疗程。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1.4疗效评价

显效:48h内体温正常,一般状况好转,开始进食、玩耍;有效:72h内体温正常,一般状况好转,开始进食、玩耍;无效:治疗72h以上仍发热、流涎、进食受限,口腔粘膜充血明显。并观察两组患儿退热天数、恢复进食时间(即咽痛消失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患儿拒食是因为口腔疱疹及溃疡导致进食时疼痛影响吞咽,咽痛消失后,才会恢复进食,因此患儿愿意进食可认为患儿咽痛消失,也是患儿口腔病变明显好转的表现。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和资料均采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处理,用均数标准差(x-±s)或者百分数%来表示,经过t或者χ2检验。P小于0.05,则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手足口疱疹平均消退时间以及用药后平均退热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比较比较(x-±s)

3.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常见出疹性传染病,1957年首先在新西兰发现,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呈逐渐增多趋势,大多由柯萨奇A16病毒所致,也可由柯萨奇A5、A10及EV71引起流行,以夏秋季多见,本组发病季节与报道一致。患儿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患儿感染肠道病毒之后,先会出现一些发热症状,一般体温会上升到38摄氏度左右。患儿口腔黏膜会逐渐出现一些散状的疱疹,米粒般大小,触摸时有疼痛感。疱疹内部有较少的液体,附近有炎性的红晕。病情不严重的患儿,在发病早期会出现流口水、流鼻涕、咳嗽等症状,部分患儿会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发热两天以后,会出现臀部、手部、足部皮疹,部分患儿会出现口腔黏膜疱疹。大多数的患儿在发病后一周内体温都会下降,病情也会逐渐恢复。但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患儿,则会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等疾病,严重时甚至会死亡。

目前,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病情较轻的患儿可以给予常规抗感染、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病情比较严重的患儿要进行针对性治疗。利巴韦林是目前治疗手足口病的一种广谱抗病毒类药物,对多种病毒都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但是临床实践表明,患儿用药之后,会出现骨髓抑制、食欲不振、贫血等不良反应,所以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复方一枝蒿作为新疆地产药材,作为民族药,在新疆民间用药已久,广泛的临床应用及大量的药理实验表明其具有抗过敏、抗氧化、抗病毒、保肝降酶、调节免疫、健胃促消化等作用。其中抗病毒作用已是一枝蒿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天然植物中寻求高效低毒的抗乙肝活性成分一直都是研究者关注的课题。鉴于复方一枝蒿的广泛药理作用,我们选用复方一枝蒿颗粒进行探索研究治疗手足口病,从现有的资料分析看,复方一枝蒿颗粒对治疗柯萨奇病毒CAV16感染手足口病有一定的作用。对肠道病毒EV71型手足口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炎琥宁具有较好的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镇痛、清热、抗感染、抗炎等作用,有助于提高患儿的免疫力。本次研究选取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巴韦林和复方一枝蒿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结果:复方一枝蒿联合炎琥宁治疗的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手足口疱疹平均消退时间以及用药后平均退热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治疗的对照组患儿,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复方一枝蒿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具有较好的效果,临床治疗手足口病患儿时,应将复方一枝蒿联合炎琥宁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对于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勇民.新疆一枝蒿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医院杂志,2008,7:61-66.

[2]李素娥,唐骏,吴乐天.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180例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415+417.

[3]季静,高军,吴春梅.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36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4: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