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干预与儿童肥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营养干预与儿童肥胖

刘彩凤刘浩然

刘彩凤刘浩然(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医院儿科024200)

【中图分类号】R1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6-0138-02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儿童肥胖不仅对其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也是成年后肥胖和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儿童肥胖的发生与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营养干预,将对控制和预防儿童期肥胖,乃至成年期肥胖及慢性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儿童肥胖临床表现干预与控制措施

肥胖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中国的肥胖问题尤其是儿童肥胖也日趋严重,肥胖的预防和控制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儿童肥胖不仅对其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也是成年后肥胖和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儿童肥胖的发生与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缺少体力活动和行为偏差为特征,从饮食习惯来看,高热量、高脂肪的西式速食逐渐成为儿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儿童中,尤其在一些省会城市,近三成的学龄儿童几乎每周都会吃一次西式快餐。此外,孩子对食物的自主权增加也是导致他们营养不均衡的原因之一。缺少运动是儿童肥胖的另一重要原因[1]。

学龄前期是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乃至全人群肥胖的关键时期,在人的一生中,学龄前期是发展认知、形成各种习惯和行为的重要阶段,也是建立和培养正确营养意识、良好饮食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营养干预,将对控制和预防儿童期肥胖,乃至成年期肥胖及慢性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2]。

1肥胖的主要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肥胖,但常见于婴幼儿,学龄前期和青春期。主要表现为体重超标,食欲亢进,进食量大,喜欢吃甜食和高脂类食物,懒于运动。明显肥胖儿童常有疲劳感,有时活动时有气促,肥胖严重者由于脂肪的堆积限制了膈肌运动,造成缺氧、气急,紫绀等症状。皮下脂肪丰满,但分部均匀,腹部膨隆下垂,严重者皮肤可出现花纹,走路时可有膝外翻和扁平足。由于怕别人讥笑不愿与其他人交往,常有心理障碍。

2儿童肥胖预防和控制的意义

随着世界各国儿童肥胖的患病率日益增高,如何预防和控制肥胖己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的热点,儿童肥胖除了对儿童期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外,多项研究提示它还与许多成年期慢性病关系密切,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等,如果对儿童肥胖的增长不及时加以干预,必然将导致成人肥胖率的持续增高,增加成人发生心血管疾患以及其它肥胖相关的疾病的危险,进而加重社会的疾病负担。因此,加强儿童肥胖的预防和控制,降低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是从根本上解决肥胖问题、降低总人群肥胖率的关键。

3学龄前儿童是肥胖控制的关键人群

儿童肥胖对健康影响大,针对儿童肥胖应采取积极的预防对策,许多研究显示,肥胖发生率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生活环境转变所致,人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等习惯和行为,其一旦形成很难再调整或改变。因此,改变生活方式和环境应该是预防肥胖的关键,要在人群中控制肥胖发生,重点应置于人群预防的高度。学龄前期是儿童认知、语言、感官、社会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儿童饮食习惯、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群体肥胖预防可能是控制整个人群肥胖的一个更为有效的途径。

4开展儿童群体肥胖综合干预

儿童肥胖与饮食和运动等行为方式密切相关,而儿童肥胖的高危行为不仅仅受到自身认识的影响,还受到家长、教师、同伴以及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尤其是学龄前儿童[3]。因此,必须考虑一种综合的干预对策,在幼儿园开展针对学龄前儿童、家长以及幼教人员的肥胖综合群体干预,对预防儿童肥胖、降低人群肥胖患病率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学习营养知识,培养正确的营养健康意识,减少儿童肥胖相关的危险行为,有助于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4]。

5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工作

儿童家长也很少接受过专门营养卫生知识教育,造成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比较低下,很难正确指导和培养孩子良好的营养习惯[5]。但在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下,绝大多数幼儿园缺乏儿童营养教育的意识,尚未开展系统的营养健康教育课程:同时缺少相关的专业教师,因此,在幼儿园建立正规系统的营养教育体系,开展适合于学龄前儿童的各种营养教育活动,包括对家长、教师在内的综合营养教育项目,这对于培养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意识和良好饮食习惯、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

6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措施

(1)肥胖儿童的饮食调整。饮食调整不仅指对摄入热量进行严格的计算和控制,有选择的进食或避免进某些食物,还包括对摄食行为,食物烹调方式进行调整。要求多食含纤维素的或非精细加工的食物。少食或者不食高热量,高脂,小体积的食物,食,油炸食品,西式快餐,奶油制品等.进食速度要慢,吃饭时间不要太长,可以适当时候分散儿童对食物的注意力。教会孩子学会如何选择适宜食物。对孩子的摄入量可给予适当的限制,具体食谱可根据经济条件,口味,习惯而定。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要充分供应,以满足机体需要,严格禁食容易造成脂肪堆积的食物。饮食中应以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低热量为原则,如豆类、瘦肉、鱼、虾、肝等,均能保证儿童的充足营养。每次进餐时先吃些水果,饭前养成喝汤的习惯,多食蔬菜以便产生一定的饱腹感[6]。

(2)多做有氧运动。选择运动的项目和强度要适合儿童,同时又要注意儿童对疲劳程度的承受度,若运动量过大反而会增加儿童的食欲,如骑车、跑步、游泳、爬楼梯、跳绳等,运动可以使脂肪细胞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脂肪细胞体积变小,还能消耗多余的糖,使其不转为脂肪,同时家长要给予配合。

(3)纠正不良的生活行为。养成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以减少食入量,纠正儿童经常吃甜食、干果、奶油等高热量食品,特别是晚餐后禁止吃零食,限制和控制儿童看电视的时间以达到预防儿童肥胖的目的。

除上述外,在肥胖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把扫除,叠铺被褥,刷洗餐具等作为身体活动的意向内容,也是较为合适的方法。

总之,只要合理控制饮食,行使运动疗法,并纠正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是能收到较好疗效的。

7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学龄前儿童肥胖问题不容忽视,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在不同层次上的综合干预。必须考虑有一种综合的干预对策,将各种策略和方法整合在一起,多管齐下,形成控制学龄前儿童肥胖的有效策略。虽然说肥胖的干预和控制有很多措施,但是尚未有关于治疗效果好的理想治疗方案。学龄前儿童肥胖控制的研究值得深入进行,干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评估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季成叶.中国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及趋势和干预建议.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1-4.

[2]胡惠珍,饶世萍.韶关市区1-6岁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6,21(12):1661.

[3]王令仪.儿童保健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60-165.

[4]刘湘云.儿童保健学[M].第2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494-501.

[5]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项目工作办公室.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工作手册,2002年6月:100-101.

[6]杨勤.中国儿童营养状况及对其改善的建议.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