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护士语言交流技巧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助产护士语言交流技巧的探讨

孙建红

孙建红(金州区第三人民医院116103)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助产护士语言交流技巧,提高服务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100例分娩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专业温和的语言交流,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交流,对比两组产后抑郁阳性率及EP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阳性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产科护士特别是助产士进行培训,并加强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掌握其语言技巧。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助产护士;孕妇;头痛;语言【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90-01

孕妇处于特殊的生理期,其生理和心理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对于待产妇而言,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针对患者的情况给予合适的护理,助产士与孕妇接触的时间较多,故其言行变得更为重要[1]。与患者进行合适的沟通交流已经成为护士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职能之一,美好、真诚的语言能帮助患者改变自身心理状态,改善抑郁和焦虑情绪。为探讨语言交流技巧的作用,现取我院2011年-2012年100例分娩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100例产妇进行分析,年龄为22-33岁,平均年龄为(22.6±5.2)岁。纳入标准:所有患儿为正常单胎头位,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排除有精神病史、人格障碍、智力障碍、脑部疾病等患者。本研究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使用礼貌性语言进行沟通礼貌语言容易让孕妇接受,消除孕妇的陌生和恐惧感,让沟通能更好地进行下去。为了能改善孕妇的不良心理状态,助产士的语言语气应避免生硬,多使用关怀的语言,如“没事吧、要小心、不要紧吧”等,多使用文明语言,如多使用“请”、“麻烦”等,适时地表达“对不起”、“麻烦了”等词语。对孕妇的倾诉,应该认真地倾听,并及时给予合适的反馈,表示理解和肯定,鼓励孕妇说下去,达到尊重孕妇的效果,从而为下一步的安全教育奠定基础。

1.2.2使用解释性语言由于待产妇对环境存在陌生感,故助产士必须及时向孕妇解释周围环境,并对孕妇产程进展,对必须进行的相关检查进行讲解,并解释分娩过程中应该注意事项,如讲解第一产程的时间、宫口大小、宫缩变化以及必须进行的阴查、肛查等,并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解答解答患者的疑问。从关心待产妇的角度出发,从而能让产程顺利进展。

1.2.3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对产妇进行适时地鼓励,有助于提高产妇依从性,达到促进产程进展的效果。由于第一产程至第二产程的一段时间里,产妇会出现阵痛,且疼痛程度会增加,很多产妇的忍耐到达极限,容易失去信心,不听从助产士的指导,包括在床上大喊、翻身,以减少疼痛感。此时,助产士应稳定产妇的心理,对其进行鼓励,利用鼓励性的语言提高产妇分娩的信心,让其能继续与助产士合作,顺利完成分娩。

1.2.4使用暗示性语言暗示性语言主要能有效消除产妇的顾虑,增强分娩的信心。如,本研究中有超过30岁以上的产妇,其中一些产妇认为自身年龄较大,导致顺产较为困难。针对此现象,助产士必须对孕妇进行暗示性沟通,例如,向孕妇举相应例子,增强孕妇分娩的自信心,积极配合医生工作。此外,还应该避免消极暗示语言,以减少患者焦虑情感。

1.3产后检查所有患者在产前和产后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调查,该评分量表共10项内容,满分共30分,总分≥10分则表示患者抑郁阳性,进行HAMD、HAMA评分,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抑郁阳性率比较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抑郁阳性率为2.0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0%(6/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抑郁水平比较本研究分娩后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水平进行比较,观察组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如表1所显示。

表1两组分娩后EPDS评分比较(分)

3讨论语言沟通为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沟通,能让呼唤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交流思想和情感。由于妇产科护理工作繁多,护士和孕妇都存在较大的压力和风险,孕妇经常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为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取得患者的信任,促进护患之间的互动,从而减少孕妇的痛苦,促进顺产[2]。

助产士主要完成特殊的护理工作,因此在护理工作和沟通方面与一般护士有较大差异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生护士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巧妙地应用语言,给予孕妇鼓励和安慰,稳定孕妇情绪,提高其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本研究对100例孕妇进行护理分析,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配合专业的语言交流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孕妇分娩后进行EPDS评分,观察组为(4.37±1.36)分,对照组为(8.89±2.03)分,观察组抑郁阳性率为2.0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0%(6/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助产士通过温和、专业的语言交流技巧,有效消除孕妇心里恐惧感,做好产妇的沟通工作,提高依从性,促进顺利生产,降低医疗纠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陈少蓉.沟通技巧在孕妇分娩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116-117.[2]胡水娟.浅谈妇产科护士的语言沟通技巧[J].健康必读:2010,8(10):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