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白改黑”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市政道路“白改黑”施工技术探究

李强

身份证号码:45092419840925XXXX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伴随而来的人口与车辆剧增,市政道路路况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出行与生活质量。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质量管理经验,对市政道路“白改黑”施工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就其含义、施工要求,准备工作以及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白改黑”;市政道路;施工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伴随而来的人口与车辆剧增,市政道路路况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出行与生活质量。目前城市中许多损坏程度不一的混凝土路面,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和人们出行的快速与舒适性。“白改黑”技术是改造水泥混凝土路面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不但可以大大改善原有路面的整体性能,还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在路面病害处理中已普遍采用。

1.市政道路“白改黑”的相关内容概述

1.1市政道路“白改黑”的含义

所谓市政道路“白改黑”指的是在已经建好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设沥青进行罩面工作,由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通常是白色,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颜色一般是黑色,所以这一铺设工作又被称之为“白改黑”。市政道路“白改黑”在近些年城市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常见,传统的水泥混凝土市政道路不再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通过“白改黑”,能够使得市政道路的交通运输更加顺畅,不仅可以保证行车的安全,还能够降低噪音,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被绝大多数的市政道路管理部门所推广认可[1]。

1.2市政道路“白改黑”的优点

(1)维护起来速度更快。通常情况下,沥青混凝土道路维护起来的时间不长,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护时间短则几天,长则十几天。

(2)产生的噪音比较小。“白改黑”后,沥青混凝土路面要比原先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的噪音更小,在城市降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车辆行驶更加安全。与原先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与轮胎之间的附着力更强,车辆在处理紧急事件中制动性能大大提高,抓地力增强,车辆行驶起来更加平稳和安全。

(4)吸附性能更好。“白改黑”之后,黑色的沥青路面吸附性能更好,能够有效地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扬尘,减少扬尘给道路两边的店铺、住宅造成污染,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

2.市政道路“白改黑”施工技术要求及问题

2.1施工技术要求

(1)施工之前,测量被改造的路段的混凝土板块的弯沉情况。弯沉值>45,裂缝板块必须挖除,重新浇筑板块。对所有混凝土板块予以注浆处理,注浆后混凝土板块的弯沉值要≤20,并对水泥路面进行补强加铺作业[2]。

(2)橡胶沥青碎石应力吸收层的要求。橡胶沥青,其基质沥青必须是高质量的石油沥青,集料使用到的石灰石必须质地坚硬,表面必须保持干净,不得含有风化颗粒。基层表面不得有灰尘、垃圾以及其他杂物等。

2.2存在的问题

市政道路“白改黑”过程中,大部分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现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相互之间无论是结构还是性能都有很大的不同,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常见的如气温的变化、雨水的冲刷等,特别是对气温的反应能力不同,导致反射裂缝的情况大量出现。通过研究分析,反射裂缝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温度造成的反射裂缝,另一种是荷载造成的反射裂缝。

不同的反射裂缝其原因也不相同,所以在处理反射裂缝问题的时候,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研究显示,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反射裂缝问题:①对沥青罩面的厚度进行合理设计;②科学设置反射裂缝吸收层;③采用性能良好的沥青进行罩面处理;④添加玻璃纤维格栅层;⑤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

3.市政道路“白改黑”准备工作

在施工之前,应当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为“白改黑”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大量“白改黑”实践证明,做好路面的调查工作以及制定路面损毁的处理方案非常关键[3]。

3.1做好路面调查工作

市政道路“白改黑”时,必须要做好旧水泥混凝土板损坏情况的调查工作。具体调查工作涉及到道路排水情况、道路两侧路缘石的标高、各人行道路口的衔接等。调查工作的进行,其实带有评估性质,也就是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情况进行全面掌控,无论是地面的沉降,还是断板破碎情况,或是原来路面的弯沉值,又或者是地面的承载力,都需要做好调查,并记录下来,方便后续评估工作的开展。

3.2制定路面损毁方案

“白改黑”后,加铺的沥青混凝土要想发挥出应用的功能作用,在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的时候,混凝土板的稳定性必须要有保证。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如果损坏的非常严重,比如板块严重断裂、弯沉度在40以上、板块沉陷等,则要求将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损毁处理,清理出路床,然后使用水泥或碎石对路板进行加强处理,重新对路基进行修筑。具体的操作步骤为:旧水泥混凝土板清除→新水泥混凝土板浇筑→注浆加固处理。

4.补强压密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工程施工中,补强压密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关键。结合当前市政道路“白改黑”的实际情况,在应用补强压密注浆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填缝料施工工作,二是做好防水卷材的施工工作,三是做好路面裂缝的处理工工作,四是做好混凝土板下注浆技术。只有做好上述几方面的施工作业,补强压密注浆技术在市政道路“白改黑”中才能充分发挥出功能价值,保证“白改黑”工程的顺利进行。接下来,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工作实践,就市政道路“白改黑”中补强压密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4]。

4.1填缝料施工

补强压密注浆施工技术应用在市政道路“白改黑”时,填缝料的施工环节非常关键。关于填缝料施工,主要指的是利用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如切缝机、清缝机等,清理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夹缝中存在的砂石、泥浆等。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裂缝存在新的刨面,施工人员应当用压力水、压缩空气来清洗缝隙中的污染物,并且压力水及压缩空气的压力必须保持在0.5MPa上,否则清洗后的干净程度将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清洗工作完成之后,还要进行必要的检验工作,检验工作的标准以擦不出灰尘为标准。

在灌缝深度方面,深度一定要在设计深度的数值之上。需要注意的是,灌缝的饱满度硬顶以夏天的板面为标准,而不应以冬季板面为标准。如果以冬季板面为标准的话,则凹液面中心应该要比板面低1.5mm左右。与此同时,填缝时,填缝的饱满度和均匀性必须要有所保证,填缝的厚度还需保持统一,更重要的是在填缝的过程中,一定要防止缺失、渗水以及开裂的现象出现,以防出现质量问题。

4.2防水卷材施工

纵观目前市政道路“白改黑”的施工情况,在应用补强压密注浆技术的时候,防水卷材的施工环节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补强压密注浆施工过程中,对于防水卷材的施工,必须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①处理好基层:处理后的基层要平整、密实、干净以及干燥,含水量必须在90%以下,起砂、掉灰问题不得出现。②涂刷基层冷底油:冷底油的搅拌必须均匀,之后在路面纵横缝需贴防水卷材位置将冷底油进行均匀地涂刷,要求涂刷宽度大于卷材宽度。③防水卷材的作业时间:冷底油溶剂全部挥发完成之后,放水卷材施工开始。④铺贴起始端卷材:控制好卷材的长度,放置在起始处,对掀开已展开的部分,采用喷枪的方式施工,喷枪头与卷材保持一定距离,与基层形成一定的角度,在卷材与基层的交接处,用火焰对准加热卷材地面热熔胶面与基层,热熔胶产生黑色光泽之后,并且产生泡,才能将卷材放下,平铺于基层,并采用排气锟予以压实处理,保证卷材与基层之间具有强劲的粘合力。⑤搭接缝的施工时间:烧掉下层卷材表面的隔离纸,才能进行搭接缝的施工,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搭接缝施工的严密性和牢固性。⑥防水卷材施工喷枪时的注意事项: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手持烫板柄,将烫板沿搭接粉线进行后退作业;喷枪的火焰随着烫板不断移动,移动速度控制好,同时喷枪与卷材保持距离。

4.3路面裂缝处理

路面裂缝的程度不同区域有所不同,在处理路面裂缝的时候,要以具体的裂缝程度为标准进行处理。首先,板内存在裂缝,板内不存在错台,不需要换板;其次,板内存在裂缝且板内存在错台,实施换板作业;再次,裂缝宽度在1cm以下,清理裂缝之后,使用环氧砂浆灌缝,清缝作业时,缝壁保持垂直再灌浆;最后,裂缝宽度在1cm以上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裂缝位置翻浆,另一种是裂缝位置不翻浆。裂缝位置不翻浆说明基层受到影响几乎忽略不计,清洗裂缝后,直接采用环氧砂浆进行裂缝的灌浆作业。裂缝位置翻浆则说明基层的影响非常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基层进行护理。上述环节完成之后,混凝土板块可以满足弯沉值,“白改黑”后的市政道路质量得以提升。

4.4混凝土板下注浆技术

在应用混凝土板下注浆技术的时候,如果板块不需要更换,在满足以下两方面的情况后,可以进行逐渐作业:第一,主点弯沉大于0.2mm(包括0.2mm)并且差异完成大于0.06mm(包括0.06mm);第二,错台大于6mm(包括6mm)。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起拱明显,通过测量之后弯沉值在1.4mm(包括1.4mm)以上的,应当在路基注浆处理完成之后,再检测混凝土板块,获取弯沉值,实现钻心取样,这样可以保证原有水泥混凝土板块的地基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注浆后技术指标要达到:弯沉检测率为注浆板块的100%,一次性注浆合格率在90%以上,如果无法达到,则要进行二次注浆,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复检合格率保证在95%以上。

5.工程实例分析

5.1工程基本概况

某行政中心路路线总长约8.66km,更换为10厘米厚的花岗岩人行道约50000㎡,更换花岗岩侧平石约15000m,更换压条(含树穴)约35000m,新增人行护栏15000m,完善自行车道15000㎡,更换电力、通信、交通等井盖500个,新增指路系统若干套,以及绿化升级约10万㎡等。该项目“白改黑”工程长度为2.41km,路面宽10m,老路机动车道主要为混凝土路面,除局部混凝土板块发生角裂、断板等病害外,路面整体情况良好。

5.2施工技术要求

(1)测量弯沉值,弯沉值在45以上的板块挖除,重新浇筑24cmC30混凝土板。混凝土板块注浆处理,再次测量弯沉值在20以下,施工水泥路面补强加铺结构。

(2)橡胶沥青所用的基质沥青采用A级70号石油沥青,石料规格16~19mm,纵向衔接与已洒布部分重叠10cm左右,横向不超过10cm。

5.3压密注浆施工

绝对弯沉值0.36mm以上,相对弯沉值0.07mm以下,都进行注浆补强。每板块布设5个注浆孔,板边4个为压浆孔。孔距板边角距离1.0~1.1m布置,中间设置一个观测孔,孔深分25cm(以正好穿透原混凝土板块为原则)、35cm和60cm档。注浆方式为压力阀注浆,压力为0.6MPa。注浆孔深度未0.25m压力为0.6MPa,表示进浆顺利,压力增大进浆受阻时,加深孔深,加深幅度为0.10m,压力同样控制在0.6MPa左右。在将压力提升至0.80MPa之后,仍不能进浆作业,则可以再次加大孔深,直到0.6m为止,同样压力稳定在0.6MPa,以便保证顺利进浆。该工程施工过程中,最终孔深为0.6m,压力在0.6MPa情况下才完成注浆,施工期间存在很大难度。

注浆控制以板块间缝隙及冒浆孔冒浆并压力达到0.4MPa稳定30s为准;路面抬高控制在2mm左右,施工时用仪器进行跟踪测量。遇到哑孔等特殊情况采用加深孔深穿透三渣层等方法进行处理。注浆浆液中加入颜色,以便现场检测和今后观察用。注浆5d后进行注浆观察。

5.4施工效果评价

经竣工验收,该项目符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达到2008年版《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及行业相关规范技术标准等要求。补强压密注浆施工技术应用之后,一次注浆合格率为92.3%,二次注浆合格率为97.8%,“白改黑”工程路面完好无损。

6.结语

综上所述,“白改黑”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提升市政道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经济性和实用性必将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接受。然而,在市政道路“白改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保证施工能够顺利实施,并进一步完善施工的流程和施工的步骤,确保施工在完工之后不会出现问题,进而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新峰,刘立萍.浅谈市政道路白改黑的施工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7).

[2]林玉泉.浅谈市政道路白改黑工程的建设质量管理[J].江西建材,2017(6):136-136.

[3]朱武强.浅谈市政道路白改黑施工技术[J].新材料新装饰,2014(10).

[4]桑赛赛,卫海朝.浅谈市政道路“白改黑”改造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5(2):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