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运用胡景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清水混凝土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运用胡景森

胡景森

身份证号:13092519880403XXXX

摘要:清水混凝土为一次浇筑定型,并且不做任何的修饰,直接采用清水混凝土的浇筑面或者用透明保护剂处理后的混凝土为外表,因为是一次性浇筑而成,所以不会出现普通混凝土所具有的质量通病,其观感质量好,施工工艺较高。以下介绍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些问题以及施工工艺,以期为桥梁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一、清水混凝土概述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在桥梁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结构中应用比较多的一种类型,而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多采用的是一次性浇筑成型的模式,这也避免了在浇筑的过程中进行二次振捣的环节,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振捣的质量,也有助于提高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应用清水混凝土技术,可以加快工程进度,也可以提高桥梁工程施工的效益,随着交通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越来越完善。

二、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1、做好原料控制

(1)调整水灰比:过高的水灰比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因为水灰比会影响混凝土的孔隙率、混凝土钢筋的锈蚀程度和混凝土碳化速率、空气内腐蚀性物质在孔隙内的扩散程度等。控制恰当的水灰比还可保证成型后的混凝土渗透性较低,冻融破坏程度较小,避免结构发生破坏。所以建筑工程中单方混凝土胶结材料的总量应控制在550kg/m3以内。(2)选用恰当骨料:清水混凝土配制使用的骨料,应确保具有较低的碱活性、稳定的化学性质,级配优良,质量坚硬,且满足色泽要求。(3)不同种类的减水剂可对清水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萘系减水剂,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具有更优良的作用效果。(4)添加矿渣、粉煤灰等矿物掺和料可深度增强清水混凝土的耐久性。实际配制过程中可依据相应使用环境条件选用恰当的矿物掺和料。(5)清水混凝土的配制应依照添加活性掺和料、选用高效减水剂、优化配合比参数等设计原则。利用水泥水化产物的改善、水灰比与孔隙率的降低、水泥石与集料界面的增强和密实度的提高来实现高耐久性与高性能。(6)种类不同的水泥可不同程度影响混凝土结构强度、抗渗性、耐冻性与耐腐蚀性。实际配制中应尽量选用含碱量较低和水化热低的水泥,如火山灰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或选用具有掺和料的硅酸盐水泥。

2、模板施工技术

(1)模板设计

清水混凝土模板体系设计时要尽量考虑安装前后的使用,尽量地使体系设计简单并且符合要求,拆卸安装方便快捷,尺寸应该符合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拼装接缝。在吊重允许的范围内,模板的分块要遵循定型、整块、模数、通用、大块的原则。面板接缝、模板拼缝、施工缝应横平竖直。对拉螺栓在满足结构物受力要求的前提下,孔眼的排布应整齐、有序,并且要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美观性。

(2)模板加工制作

在模板制作中,模板支撑系统及拼缝、平整度、平直度等指标的控制必须及时到位。面板使用钢模板时,需要经过抛光处理,为了防止锈蚀,要涂刷一层防水涂料。在模板面板的拼缝处应当做防漏浆处理,不能使混凝土表层着色。选用上乘脱模剂,保证混凝土的光滑光洁。

(3)模板的拼装

模板拼装前,必须保证模板清洁干净,并涂擦脱模剂。脱模剂应采用吸水率适中的无色轻机油,严禁采用废机油。

模板拼接时,要求接缝有规律、感观效果好,而且接缝要严密,保证不漏浆、缝隙小。在拼缝间,还可以加设海绵条或橡胶条,以增加严密性。在梁柱交接处、墙体转角处的模板,应有专门的加固措施,以防在浇筑混凝土后造成变形。需要留施工缝时,应认真处理前后模板接缝与新、旧混凝土接茬的施工缝,并采取专门措施,使混凝土接缝美观,接头不变形、不流浆。

对于采用满堂脚手架形式支撑的底模拼装,应进行预压。测量脚手架弹性变形值和地基沉降,在施工中作为预留拱度的依据。对于变形较大的位置,应适当调整顶托,确保底模平整。底模铺设时,要在合适位置预留小孔,以便清理焊渣等杂物,防止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杂物清理完后,应及时采用相应的模板进行封堵。

所有预留洞口均要粘贴海绵条,粘贴要整齐、牢固,距洞口边5mm不允许吃进结构。穿墙螺栓与模板间宜设橡胶套,以防混凝土浇筑时从穿墙孔漏出水泥浆。螺栓的螺母设置防灰套管,避免螺栓污染。穿墙螺栓宜采用铸钢、镀锌的部件,防止拆除螺栓时造成外墙面破损和缺损。

3、混凝土工程

清水混凝土对色泽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应该一次成形,所以比较适合采用掺加粉煤灰的商品混凝土,从而提高桥梁工程清水混凝土的增强效应。清水混凝土坍落度要控制在(11.5+/-1.5)cm范围内,初凝时间再6.5小时到8.5小时之间。掌握好清水混凝土的振捣方法,震捣器插入时应该快插慢拔,不得漏振和过振,振捣时间以清水混凝土表面无浮浆、无气泡为止。桥梁工程浇筑清水混凝土时,要合理分段分层,严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

清水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为了保证桥梁工程强度,防止清清水混凝土收缩,应保持桥梁工程清水混凝土湿润,并在12h之内对桥梁工程清水混凝土覆盖保湿养护,桥梁工程清水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尤其是在高温季节,一定要增加桥梁工程清水混凝土保湿和养护的次数,避免由于温差导致桥梁工程清水混凝土出现裂缝。

4、清水混凝土的瑕疵修复与养护施工

(1)混凝土表面瑕疵的修复。如果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出现瑕疵,则要及时执行修复。通常修复的准则是:普通的观感瑕疵可以不修复,需要修复的瑕疵则要依据其瑕疵的部位与具体的瑕疵来选用合适的修复方法,修复时使用的腻子的色泽要和清水饰面混凝土的色泽大体一致。

(2)混凝土的养护。开展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时,首先要保证拆除模板前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养护时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阻燃草帘配合洒水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定期、不定期洒水的方式,只要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就行。通常的养护期定为一周以上。如果是在北方的冬天,养护时就不能用洒水的方法,而是用涂刷养护剂与遮盖塑料薄膜、阻燃草帘等保温材料的方式来养护。

三、结束语

清水混凝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市政桥梁中,但是清水混凝土的施工难度系数相对较大,对施工的工艺精度要求高。那么在施工中就需要对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做到明确细致,严格控制各施工工序,精心组织施工,才能控制达到满意的清水混凝土成品质量控制,保证混凝土外观,建设出一流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