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钢琴伴奏的应用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4
/ 2

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钢琴伴奏的应用价值探讨

魏立彬

乌什县第二中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843400

摘要: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应用钢琴伴奏,可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发声方式,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音乐作品。鉴于此,本课题重点分析探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钢琴伴奏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初中音乐歌唱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关键词:初中;音乐歌唱教学;钢琴伴奏;应用价值

音乐具有艺术性特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审美、认知、教育三大功能,代表着人们高雅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门科目。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为主要内容,但是部分学生受到心理因素及生理因素的影响,羞于开口,影响到课堂气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新课改要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钢琴伴奏,为音乐教学改革指明了一条道路,钢琴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乐器,钢琴伴奏营造出沉浸式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演唱兴趣及情绪得以充分调动,参与积极性明显提升,而且,在钢琴伴奏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逐步掌握音乐知识与歌唱技巧,渐渐爱上音乐,从被动演唱变为主动歌唱[1]。

1.充分激发学生音乐歌唱兴趣

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歌唱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初中音乐教材上收录的都是比较经典的歌曲,与学生们所喜欢的流行音乐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普遍缺乏歌唱的兴趣。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以教材为范本,机械化讲解声乐知识,内容枯燥无味,形式单调陈旧,进一步浇灭了学生仅剩的音乐学习兴趣。钢琴伴奏丰富了初中音乐教学的形式,充分发挥了音乐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在优美、欢快的旋律下,学生会忍不住轻声哼唱,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歌唱兴趣可得到进一步激发。

例如:在学习到《友谊地久天长》这首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先弹奏一小段,让学生猜测接下来要学习的是哪首歌。这是一首广为流传、公众耳熟能详的歌曲,大部分学生在钢琴声响起后,都能够跟着哼唱,并且猜测出曲目,学习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这时候,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歌词,边弹钢琴边演唱,让学生熟悉一下旋律和曲调,然后由教师钢琴演奏,学生演唱,直至大家都能够掌握曲调。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握住好朋友的手,一起演唱,并且以“很好”、“真棒”等词汇,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强化学生歌唱的自信心。

2.有效活跃音乐课堂教学氛围

初中阶段音乐教学的难度远高于小学阶段,学生心智逐步健全,心理敏感,害怕唱歌跑调,遭到同学的嘲笑,再加上,初中正好是变声期,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嗓音独特,为了避免被嘲笑,会尽量少说话,更不要说唱歌了。钢琴伴奏一则激发了学生的歌唱兴趣,二则营造了一个相对轻松的有声环境,避免了学生们清唱的尴尬,而且,钢琴伴奏很好地展现了歌曲的旋律,营造了良好的歌唱分为,能够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歌曲的风格、节奏及旋律,把握音乐作品的主旨情感,从而达到理想的歌唱效果[2]。

例如:在学习到《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时,这是一首性新疆民歌,短小精悍,曲风轻快,节奏感明朗,虽然歌曲简短,且“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这句歌词多次重复,但是演唱难度并不小,如果教师让学生在没有前奏的情况下直接歌唱,学生难以把握歌曲速度及演唱情绪。而在钢把握的也比较好,这样能够给学生良好的歌唱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补充一些歌曲相关的知识,讲述这首歌的改编创作故事,讲解其中的乐理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此外,初中学生情感体验较少,在歌唱时很难代入自身情感,在演唱一些抒情作品比如说《鲁冰花》等,情绪渲染不足,歌唱效果不佳。在《鲁冰花》这首歌中,歌词饱含深情,例如“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妈妈的心啊鲁冰花”、“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教师如若满怀情感地去演唱,缺乏情境烘托,学生有可能会觉得教师过于夸张,但是如若在钢琴伴奏搭配演唱,能够更好地渲染情感氛围,营造出沉浸式的歌唱情境,让学生在歌唱声中体会到对母亲的那种思念,并带着这种情感,在钢琴伴奏中自主演唱,在歌曲中释放自己对于母亲的感恩和思念之情。

3.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发声方式

初中音乐歌唱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训练学生的歌唱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帮助学生控制好自己的音准,掌握歌唱的速度与力度。在发声练习中,可以采取母音加上音乐旋律短句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发声方式,提升学生的歌唱水平,完整演绎音乐作品。钢琴演奏去把握在扮演教学原则的引导之下开展,并着重提高学生发声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进而确保音乐演唱的质量以及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把握[3]。在音乐歌唱的发声练习当中,钢琴伴奏在发声练习中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反馈,自主弹奏,引导学生展开发声练习,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以《雪绒花》这部音乐作品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播放作品相关的图片、音频以及视频,播放电影《TheSoundofMusic》中,上校一家在为德国军官举办的音乐会上,唱起这首奥地利民歌的视频片段,营造相关教学情境,将学生代入到作品的剧情背景中,领悟作品的内涵与情感,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作品声乐知识的兴趣。然后再以钢琴伴奏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掌握歌曲演唱的方法和技巧,在特定教学情境,以及钢琴伴奏的辅助与支持下,枯燥机械的发声练习,变得更为丰富有趣,学生们的演唱也更为深情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音乐作品

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将教学重心放在演唱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指导学生演唱音乐作品,训练学生的发声技巧,以及传导乐理知识上,这样学生的演唱水平、乐理知识水平虽然有效提升。但是,却忽略了音乐传达作者情感,传递人类精神的本质,使得学生无法很好地领悟作品的情感,在歌唱中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而这样的演唱,是没有灵魂的。

所以,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音乐作品,也是很关键的一部。比如说,在学习到《一二三四》这首音乐作品时,学生的吐字总是不够清晰利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指出学生的问题,通过钢琴演奏,辅以多媒体情境模拟,让学生感受到,这铿锵有力的曲调,代表的是部队战士鉴定、果敢的性格,这逐层递进的旋律,展示的是战士以苦为乐、积极向上的形态,让学生感悟到这首高亢奋进的歌曲,所表达的欢快、豪迈、乐观的军人群像感,在钢琴伴奏的引领下,铿锵有力地唱出这首歌,用自己的歌声展现出火热的军营生活景象[4]。

5.结语

钢琴是初中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对于教师而言,钢琴伴奏能够给嗓子一定的休息时间,调整气息,更好地展开下一阶段的教学,而且钢琴伴奏是一种自然的引导学生歌唱的方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大胆放声歌唱,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助其学习到更多的声乐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钢琴伴奏有助于其把握歌曲的旋律,掌握正确的发声方式,控制好音准、力度与速度,避免跑调的尴尬境地,同时,能够让自己更好地把握歌唱的情绪,体会歌曲的内涵,深化自身的音乐感悟[5]。综上所述,要想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成效,钢琴伴奏是一个很好的教学选择。

参考文献:

[1]郑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64-65.

[2]谭玉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歌唱能力的有效策略和方法[J].艺术评鉴,2018(10):101-102.

[3]李欣.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北方音乐,2018,38(09):157.

[4]何慧婷.谈歌唱教学在初中音乐中的实践策略——以歌曲《雪花飞》为例[J].音乐生活,2017(12):81-82.

[5]蒋沛钘.音乐教育新体系运用于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实践体会[J].黄河之声,2016(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