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取临床检验标本注意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留取临床检验标本注意问题分析

沈继林

沈继林(江苏如皋市勇敢医院江苏如皋226500)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0-0023-02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紧随其后的科技与医疗水平更是突飞猛进的在前进。通过大量的事实可以得知,在医疗方面,临床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是无法取代的,而临床检验工作的发展不仅在其准确性,还在精密度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上得到了稳步的进步。正是因为临床检验工作的发展,致使临床检验标本的留取在整个临床工作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临床检验标本留取注意问题

目前,临床检验标本的留取大多数还是有临床医师以及患者来进行,这就给标本的留取合格性打了一个折扣,导致对以后的临床试验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合理的分块分析与总结,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尿液标本的留取

1.1留取时间的要求

一般情况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的尿液是最理想的实验尿液,该次尿液的浓度大,细胞的成分多,渗透压相对较高,对细胞成分的形态进行观察是十分有利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饭后的两个小时内以及剧烈运动后葡萄糖以及蛋白质的含量会相对增加,所以此时的尿液应避免留取[1]。对于妇女,要尽量不留取被月经血污染的尿液。

1.2送检时间的要求

在留取尿液完毕后要立即送往检查,不应长时间停留,切不可延迟1个小时的时间。若延迟时间过长,PH值以及渗透压等影响因素会导致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快速的败坏,糖分也会被细菌分解,存在于酮体中的挥发性物质如乙酰乙酸、丙酮会发生会发现像致使假阴性结果的出现,尿液的PH值增加,形成亚硝酸盐。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送往检查,要进行妥善的冷藏保存或是使用防腐剂进行保存,一般情况,甲醛可用于一些有形成分的保存;甲苯可用于一些化学成分、本周氏蛋白等的保存;盐酸可用于一些激素终产物的保存;而麝香草酚则可用于结核菌的保存。

1.3干扰物质的影响

一些干扰物质可对尿液的检测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如不进行避免会对临床检验工作带来不良的后果。例如:青霉素、右旋糖酐、碘造影剂会造成尿蛋白磺柳酸法出现假阴性的现象;链霉素、Vc、异烟肼、先锋Ⅰ等物质会造成用还原法进行尿糖检验时出现假阴性的结果。而且大量的Vc会抑制隐血实验的正常进行。所以,在检验工作中,如需用到以上物质,要特别注意对尿液的检测结果做出正确的分析与总结,切忌盲目下结论。

2粪便标本的留取

2.1留取时间的要求

大多检验对标本留取前的饮食没有太大的要求,但在进行便潜血检验时必须要求患者三天之内不得使用新鲜的动物食品,并且在留取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去避免铜与铁对标本的污染,若被铜于铁污染后进行检测会引起假阴性结果的出现,干扰检验的进行。而且,在服用大量K1以及Vc以后也会引起假阴性结果的出现[2]。

2.2送检时间的要求

粪便标本与尿液标本一样,在留取后应立即送往接受检验,切不可污染有尿液或是一些其他的污水杂质,若标本被污染,则病原性原虫的滋养体就会迅速的死亡,自然界中非致病性原虫就会混入到标本之中,对结果产生影响。此外,许多细胞成分会在PH值以及肠蛋白酶的影响下迅速的溶解,造成细胞的提前衰亡,致使再利用触酶法进行潜血试验时实验的灵敏度会有所下降。

2.3脑脊髓液(CSF)的留取

在对脑脊髓标本进行留取时要有检验医师进行留取操作,一般情况下,整个留取过程应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在最开始因为一管中大多存在有血液的成分混在其中,所以该部分一般不用于一些常规项目的检查,第二管和第三管分别可以用于一些细胞成分和化学成分的检测,而等到第四管则可以用来做手术医生观测网膜形成情况的重要依据[3]。因为脑脊髓液的采取十分的困难,采取的量又很少,所以脑髓也的标本对中枢疾病的诊断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所以,脑髓液标本在采取后应该立即送往进行检测,并且,检验操作要迅速,尽可能防止各种有效成分由于时间的延长而发生不可逆的改变,从而对检验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2.4脑膜腔液的留取

脑膜腔液与脑脊髓液相同,留取操作要由检验医师进行,但有一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就是渗出液标本经常会因为含有大量的纤维蛋白而导致在送往检测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凝固现象,从而对细胞成分的检测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我们建议在用EDTA的钠盐进行抗凝以后再迅速地送往检验。

3结果

4讨论

通过对以上一些标本的留取操作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进行临床检验工作时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准确且及时的提供给检验的结果,供后续工作的有序正常进行,而标本的留取工作又是整个过程的首要环节,所以就要求我们对该项工作且不可马虎对待,一定要谨慎处理,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把一些不良的影响因素减少到最低,尽可能地提高检验标本的质量,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梅,黄丽云,谢文锋,丁鹤林.检验标本采集对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12(04):382-383.

[2]张和平,林国跃.检验标本的采集及其质量控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03):187-188.

[3]孙晓心,陈晓玉,刘立峰.临床检验标本的留取和应注意的问题[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5(0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