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课达标教学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1

中职体育课达标教学法

董自忠

白银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白银730900

【摘要】目前的体育教学改革是以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主的教学大纲改革,对教学内容不再作具体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根据学习目标的达成进行设计的,是为学习目标达成作为主线进行教学安排,把教学内容理解为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手段,以此将教学目标变成了主线,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进行。就目标而言,有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所有目标都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

【关键词】中职;体育课;达标

我们都知道学生身体素质之间,特别是某些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们现代教学是以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个性突出为理念,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个性的培养,如何才能做到全面发展、个性培养,我认为关键是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一、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研究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特点,掌握学生心理动态。1.应特别考虑到中职学生生源渠道的不同。中职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代谢功能都已日趋完善,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地趋向成熟,他们具有蓬勃的朝气、旺盛的精力,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中职学生和普通中学生不同,学生群体来自不同地区,所受教育程度也不同,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来自城市的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广、反应快,协调性、运动技能、柔韧性等方面表现较好,但又有怕吃苦、懒惰等缺点;来自农村的学生能吃苦、有耐力,而协调性、柔韧性较差,反应慢。2.应特别考虑到中职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不能单纯以身体训练为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加注重结合学生的所学专业特点,保证其性格和身体素质朝着快乐型、健康型、多元型方向全面发展。各中职学校所设专业不同,而专业是根据社会需求设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根据不同专业来设计教学内容。例如幼师专业的学生和焊接专业的学生,性别不同,今后服务社会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对身体的要求也不同,而体育本身来源于社会劳动,服务于社会劳动,所以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予考虑。3.应特别考虑到中职学生普遍的性格特征。中职学生普遍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学、认真、模仿能力较强但往往带有育目性是他们的一个共性特征。一次,我教篮球双手胸前传球,示范一次后进行讲解,有些学生嫌啰嗦,建议老师让学生自己练习,结果教学效果差。后来我将动作要领编成口诀教给学生:“持球置于胸腹间,两脚蹬地体前移,两臂前伸腕上翻,抖腕快速指拨弹。”由于学生领会了要领,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由此,我体会到:要使学生克服盲目性,尽快掌握动作,就要做到精讲和多练相结合。因此,制定数学目标时,要坚持运用形象比喻、教学口诀,体育术语、教学挂图、直观教学等方法进行,同时,考虑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练习。坚持做到:新教材加强辅导,复习教材增加难度,这样才能基本上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望。

二、制定教学目标应以建立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原则

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信心对实现目标至关重要。我们的中职学生本来就自制力差,对学习兴趣不浓,对学习容易失去信心,针对这一类学生,如果把目标制定得太高太远,那么他们会有信心吗?能有兴趣吗?所以针对这些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要让学生有信心、有兴趣,而后逐步提高要求,制定较高的教学目标。例如:学生学习排球的垫球技术时,在第一节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两个目标,第一目标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轻易达到,第二目标要使80%的学生或者更多的人达到,从而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收获的,有成功感,建立起学生的信心,并且在课堂小结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提前宣布下节课的两个目标,以便学生在课余时间去练习,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不会觉得体育课枯燥乏味,而是能从中找自我,对体育产生兴趣,而此时老师再利用现代学生的挑战心理,相应提高教学目标。

三、在进行达标教学时,应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实践中,应注重职业特征,关注女生身心特点,加强德育渗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激发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素质数育。与普通高中相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职业技术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付出劳动,但有时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例如:在高拍腿和后蹬跑的练习中,有些同学很努力,但协调性差,动作不优美,而此时老师的目标是动作的协调性,与学生产生了矛盾,这时老师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说服工作。再如:排球垫球练习中,老师的目标是以小组为单位,而且每个队员都要参加,全组达标,此时的问题是有个别同学的原因面使全组未能达标,进而影响到全组的士气与团结,此时老师应该加强团队意识教育。

总之,中职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针对中职学生所学专业,兼顾全面发展和个性突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就会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圆满达成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