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李黎廖怀章

(新邵县中医院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实验组加用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VAS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优良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2.14±0.89)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对肱骨干骨折患者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中药;肱骨干骨折

肱骨干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手法复位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1]。随着骨折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肱骨干骨折采用了手术治疗[2],但肱骨干血运丰富,属于非负重骨,骨折复位要求低,超过95%肱骨干骨折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愈合良好[3]。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肱骨干骨折选取非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住院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19岁至81岁,平均年龄为(39.74±4.26)岁,病程30min~7d,平均病程(2.51±0.24)d;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18岁至79岁,平均年龄为(40.21±5.01)岁,病程20min~6d,平均病程(2.37±0.28)d。纳入标准:患者均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临床诊断符合肱骨干骨折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4]。排除标准:具有精神系统疾病、妊娠期、哺乳期、依从性差、多发骨折、病理性骨折或伴有神经血管损伤的患者等。两组患者的上述条件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布袋经腋窝上行,在上臂纵轴实施对抗牵引,完全矫正重叠移位,并运用孙氏正骨手法整复骨折的侧方或成角移位。然后在前后、内外放置4块夹板及相应的压垫,夹板长度根据骨折部位确定,上1/3处骨折应超过肩关节,中1/3骨折不超上下关节,下1/3骨折应超过肘关节,注意前侧夹板不能压迫肘窝,压垫不可放置于桡神经沟处,固定后即可逐渐行患肢功能锻炼,固定时间6周~8周,经X线检查足够骨痂生长,将固定解除。实验组加用中药治疗,桃仁、当归、赤芍、川芎、延胡索、防风、泽兰各10g,红花7g,生地、桑枝各15g,白茅根30g,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分早晚2次服用。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判断标准[5]:1.优:肩肘关节活动恢复症状,无疼痛,经X线检查骨折完全愈合,肱骨干内外成角0°~5°;2.良:检测肩关节上举、外展等<20°,局部偶有疼痛,肘关节屈伸差<10°,经X现检查骨折愈合;3.中:偶有疼痛,劳累加剧,患侧肩关节上举、外展差21°~40°肘关节伸屈差11°~20°,骨折基本愈合;4.差:持续疼痛,肩肘出现严重功能障碍,X线检查不愈合。治疗前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19.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n(%),计数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差异

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肱骨干骨折应用非手术治疗治愈率超过90%。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可保护局部血供,轻度畸形也可促进功能恢复,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痛苦小,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理,可有效保护断端部位的血液供应,适当的功能锻炼也可促进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恢复。

中医认为骨折早期患处筋脉受损,气机凝滞,血溢脉外,瘀阻脉道,不通则痛、肿,以气滞血瘀为主证,应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本研究中药组方中:桃仁、红花具有活血止痛,通络化瘀的功效,当归可补气活血,赤芍、生地具有活血补气之功,川芎可行气活血,桑枝通关节、利水气,泽兰可通络止痛,延胡索具有理气止痛之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优良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可有效治疗肱骨干骨折,显著缓解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金东,马莉,苏凤娟,等.分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9):109-110.

[2]LIEBERJ,SCHMITTENBECHERP.Developmentsinthetreatmentofpediatriclongboneshaftfractures[J].EurJPediatrSurg,2013,23(6):427-433.

[3]李永志,董博,欧国峰,等.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三味骨伤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9,41(2):186-190.

[4]蔡国雄,肖智青,谢延华,等.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6):130-131.

[5]朱梦龙,赵小英.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