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大学德育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以人为本的大学德育教育研究

王艳

王艳

[摘要]当今是以人为本的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是大学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更好地为大学教育服务。

[关键词]以人为本德育教育素质教育

人是社会的主人,社会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人的推动才能实现。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工本来导致交往依存度的提高,结果却因为过度的竞争使人类交往变得无序,以至人与人之间互信度不高,阶层之间认同度下降,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公平受到挑战,在这一转型时期,人与社会之间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现象。

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建设的好坏,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民众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芒盛衰。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呈现出新的特点,同时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四有”新人任务艰巨。

以人为本德育观价值取向

首先,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基本”。其基本价值取向是建构“生命化”德育——面对人的有机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和规律,全方位关注个体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努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命取向,全面提升生命的质量和品位,为人的需要生成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其次,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资本”。视人为社会的第一资源,致力于以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其基本价值取向是建构“收益化”德育—面对多种教育资源,既承认德育与其他诸育的差别性,尊重不同阶段、阶层的人的选择性,又凸现德育的价值,使受教育者从德育中获得他们希望获得也应该获得的收益,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

再次,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把人本身作为社会设计和社会实践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人及其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发展,张扬个性,提升人格。其基本价值取向是建构“人性化”德育——面对人生的现实发展和未来要求,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判断性,发挥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格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他律和自律的统一,知识传授和人格完善的统一,促进理性认知和非理性情感陶冶、意志磨练以及行为养成的有机整合。

以人为本的德育内涵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第二,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第三,以人为本要体现在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上。德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感情决定着思考的方向,理性决定着思考的结果。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德育要重视情感因素。从思想认识到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都应当融入情感。强调情感作用,即沟通、传递、感染、分享作用,强化、放大、动力作用,激励长效的支撑作用,这使得情感不仅成为生命需要最重要的标志,而且只有当情感本身得到发展提升,人的思想品质、精神成长才有最基本的保证。

以人为本的德育目标

一是在德育的价值上,要实现德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实现两者统一,关注人的生命世界,是教育本质和时代特征对教育的追求。德育的社会价值一定要包括个体价值,但它不能代替个体价值。所谓个体价值,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尊重;自主;自处;自我发展。在利益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强调德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重视德育在青年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在德育的定位上,要实现德育的政治定位和德育的教育定位的统一。德育的政治定位就是把德育放在首位,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德育的教育定位就是要把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灵魂,德育要为其它各育提供动力、导向、保障作用。

三是在德育的职能上,实现德育的教育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统一。教育是核心,管理是保证,服务是拓展,当前更应当强调服务。学生思想问题有三类。第一类,属于是非不够清楚的思想认识问题,主要靠思想教育;第二类,属于行为养成问题,主要靠以管理为主的行为养成教育;第三类,属于具体利益、具体问题引起的思想情绪问题,主要靠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前提

素质就是品格,素质就是做人。素质一定要包括知识和能力,但是更强调做人的根本,强调人的内在素养。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全过程。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由无数的行为所构成的,行为优秀不是优秀,习惯优秀才是真正优秀。行为优秀是暂时的、偶然的、孤立的,缺乏后继性,只有习惯优秀才会为行为优秀提供制度性的保证。素质优秀是优秀习惯的教育,管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生终身享用的教育。

二、德才兼备是全面发展的标准

一个面向21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德才兼备。德才兼备是成才立业、奋发有为的前提。一个人即使志向远大并有实际行动,但如果没有优秀的思想品德,也难以成就事业。成小事,靠业务本领;成大事,靠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一个人只有德才兼备,才会使理想、信念、道德、责任升华。

三、非智力因素是全面发展的主导

美国哈佛大学情商教育理论认为,人生成就最多20%归诸于智商,80%归诸于情商。谁的情商开发得好,谁的优势就大,成功的机会就多。人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的形成发展,不仅取决于知识要素,更重要的是受到健康情绪的激励,高尚人格的引导,意志力量的支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驱动。当代社会,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很多领域,特别是在管理层,情商比智商重要得多。情商就是有自信,有自知之明,有自律,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好,有同情心,工作主动投入,有热情。情商的培养是对人性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情商教育目标就是具有充实的精神世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合适的情趣动机,完善的情感生活和健全的心理环境。情商实际就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做人处事的道理。

四、道德价值是全面发展的内涵

我们要重新审视、选择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只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的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的学习是工具性的。如果重智轻德,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塑造,必然导致片面发展,即有智商但没有智慧,有知识但没有文化,有文化但没有教养,有欲望但没有理想,有目标但没有信仰,有青春但没有热血。道德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功利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的主导倾向是:重视现实,轻视理想;热衷功利,漠视义理;珍视个人,忽视社会;关注物质,鄙视精神;趋附感性,拒斥理性。用人单位一致反映,大学生首先要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有位企业老总讲,人都做不了,还做什么事,只能做坏事,只能害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概念首先是道德教育的概念,教育事业首先是道德养成的事业。道德人格、道德品质的培养比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难,更根本、更重要。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情,一个工具化的人只能机械地完成一件事情。人品第一,学问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道德、人品、文章只有成一体了,才能产生一种真实的内在力量。

五、人文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底蕴

21世纪要求创新人才必须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科学知识是客观世界的知识,人文知识是精神世界的知识。古今中外的大家,皆两者皆备。人文学科是研究人本身的科学,包括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文学是幻想,历史是记忆,哲学是思维结果。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主要依靠文化的积淀。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培育人。从起源说,文化是“人化”,人的主体的对象化;从功能说,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文化、文化,根本在化。这个化,就是内化、融合、升华和超越,把正确的做人做事之道渗透到灵魂里。文化是一种精神富有,文化素质欠缺,文化根底肤浅,是当代青年学生素质缺陷的最本质原因。没有坚实的文化积累,开阔的文化视野,深厚的文化素养,即使有足够的聪明,也不是大智慧,也永远成不了大器。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眼睛不容易看到的,不是现在时,而是将来时。如果只有高技能,没有文化底蕴,最多是人手,不是人才,生存尚可,发展乏力。需要强调的是,人文教育要体现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人文精神,对于思考和消解当今世界个人至上、物欲至上、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以及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与幸福,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

六、国际人才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借鉴

我国加入WTO以后,人才国际化进程加快,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国际人才的基本素质。国际人才素质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的阶段后,已向品行取向阶段发展。现在国外对优秀人才的评价主要参考六个标准,即品行、动机、潜能、理解力、知识和经验。21世纪更加注重人才的基本素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人们对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理解,大力推行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一定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实现每个学生自身价值同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服务。希望我们德育工作者不断开拓创新思路,为大学德育教育开创新的局面。

注:

[1]江应中,简谈以人为本的德育,2005.7,光明网

[2]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教育,2003.1,中国教育学刊

作者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社科系

邮编:110122

(责任编辑刘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