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髌骨解剖形态学的CT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正常髌骨解剖形态学的CT分析

张琳

长沙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19

【摘要】目的:探究正常髌骨解剖形态学的特点。方法:通过科学途径选取50名膝关节结构正常的成年人进行研究,随机选择左侧或者右侧膝关节伸值位,从胫骨近端1/2至股骨远端1/2位置进行CT扫描。扫描获取的图像利用mimics软件重建处理,生成的髌骨矢状面和横断面图像根据男女性别分别测量并计算髌骨高度、宽度、宽高比、模拟髌骨置换手术中髌骨切骨后的剩余骨量厚度等方面。结果:在髌骨高度、宽度、厚度以及模拟髌骨置换手术中髌骨切骨后的剩余骨量厚度等方面,男性和女性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人的髌骨相对较小且薄,女性髌骨尺寸小于男性髌骨尺寸,设计髌骨假体时应当考虑到人种的差异,也要考虑到性别的差距。

【关键词】髌骨解剖;形态学;CT研究

当前,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在进行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过程中,全膝关节置换术已被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患者健康的恢复。然而,在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与髌骨置换相关的并发症,对患者健康恢复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选取50名膝关节结构正常的成年人就正常髌骨解剖形态学的CT进行研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50名膝关节结构正常的成年人进行研究,其中男27名,女23名;年龄分布在19至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2.7)岁;体重分布在51至82.3kg之间,平均体重为(63.2±2.5)kg;身高分布在157至186cm之间,平均身高为(168.1±1.4)cm;左侧36膝,右侧34膝。排除标准:未成年以及60岁以上,膝关节部位肿胀者,膝关节有外伤史,膝关节出现退变、病变者。

1.2方法

1.2.1CT扫描

研究对象的膝关节伸直位,利用产自日本的Toshiba64排AquilionTsx-101ACT扫描仪扫描。扫描的范围为胫骨近端1/2至股骨远端1/2。通过标准算法重建容积数据,层厚0.5mm,重建距离为0.5mm。CT轴位层厚1.0mm,层距1.0mm,观察窗为1500,窗位350。

1.2测量方法

利用产自比利时Materialise的mimics11.0软件对扫描获取的CT影响进行重建处理,生成髌骨的矢状面和横断面图像。

首先,髌骨的高度,其范围是髌骨嵴处髌骨关节面最上端至最下端的距离。其次,髌骨宽度,骨宽度定义为髌骨内侧缘至髌骨外侧缘的最大距离。再有,髌骨的高宽比,髌骨宽高比定义为髌骨宽度/髌骨高度x100%。最后,髌骨切骨后的剩余髌骨量的厚度,模拟髌骨置换时于髌骨最厚处按髌骨外侧关节面进行髌骨切骨,切骨面至髌骨表面的最大距离即为切骨后剩余髌骨量的厚度。

上述几项指标由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测量,测量两次,多次得出数据,取平均值视为最终结果。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髌骨高度、宽度、厚度以及模拟髌骨置换手术中髌骨切骨后的剩余骨量厚度等方面,男性的平均值分别为32.01±2.13mm、44.95±2.86mm、23.07±1.24mm、12.96±2.03mm,女性分别为29.03±2.04mm、40.23±2.41mm、18.75±2.03mm、11.08±1.45mm。二者相比,男性要明显大于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

3.讨论

现阶段,国内常用的髌骨假体的最小厚度为7mm,根据髌骨置换前后总厚度相同的原则,国人男性和女性在髌骨切骨后的剩余骨量厚度分别为15mm和12mm[1-2]。尽管从数据上看,还能接受,但是女性的髌骨剩余量已经到了非常低的地步,手术过程中如果出现误差,将极有可能导致异常情况出现[3-4]。相关研究显示,髌骨置换后的总厚度与髌骨原厚度相差3mm的范围几乎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对于髌骨薄弱的患者而言,特别是女性患者,要尽可能地保留一些髌骨切骨后的剩余骨量,没有必要一味地追求髌骨置换前后的总厚度相同这一原则[5]。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留意过多的髌骨切骨后的剩余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则将会导致局部应力增加致使膝前区疼痛等情况出现[6]。

本文研究显示,男性同女性相比,在髌骨高度、宽度、厚度以及模拟髌骨置换手术中髌骨切骨后的剩余骨量厚度等方面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示女性的髌骨的薄弱程度更加严重,男性相对而言较为乐观。

综上所述,我国成年人的髌骨比较小,也比较薄,同时男性髌骨尺寸大于女性髌骨尺寸。因此,临床医学在设计髌骨假体时既要考虑到人种差异,也要考虑到性别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郭盛杰,周一新,邵宏翊,等.正常髌骨解剖形态学的CT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03):273-277.

[2]应洪亮,刘景鑫,高忠礼,等.多层螺旋CT对髌骨关节软骨的形态学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1(02):248-250.

[3]黄爱兵,余家阔.髌骨形态学研究现状及其在全膝置换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24):2248-2251.

[4]张博,曲铁兵,潘江,等.国人正常髌骨形态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10(01):10-14.

[5]张静,姜建威,殷允娟,等.髌骨中心层面腘静脉多层螺旋CT解剖学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25(80):669-672.

[6]徐斌,吕厚山,燕太强,等.国人正常髌骨厚度测量[J].中华骨科杂志,2014,18(09):52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