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全程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蒋珊荣

安化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南安化413522

【摘要】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共计选择80例产妇实施分组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对产妇抑郁情况进行调查评价。结果:针对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抑郁情况分别实施评价后,可见其在干预前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发现,其相比常规的护理而言,能够改善产妇临床情况,帮助其顺利度过产褥期,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因此值得临床优先选择使用。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在临床中较为多见,主要是因为分娩为较为特殊的生理过程中,同时产妇的心理状态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最终导致其焦虑、抑郁等情况的出现。而不良心理发生后对于产妇的恢复不利,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对其实施相关护理,改善产妇临床情况。本次我们则着重分析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目的在于总结临床经验,本次研究的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计入选80例产妇实施分组护理,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均分后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范畴,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介于19.5岁和35.5岁之间,患者的年龄均值为26.35岁,患者的平均孕周为35.26±1.35周;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介于19.0岁和35.5岁之间,患者的年龄均值为26.42岁,患者的平均孕周为35.68±1.43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P>0.05,故可比。

纳入标注:产妇均为我院接受产检和分娩的患者,产妇或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充分知情且同意参加本次研究,产妇孕周均超过30周。排除标准: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的患者,排除合并其他脏器疾病和躯体疾病者,排除对于本次研究依从性较差者。保证本次研究的安全性和客观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在分娩前对患者进行分娩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分娩时对患者做好产科护理,并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关用药和干预直至患者出院则停止护理。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即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展开干预,(1)产前健康教育:首先在分娩前定时对患者实施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产妇对于分娩的正确认知,并评价其心理健康状态,以期按照产妇实际情况对其展开干预。(2)环境护理:产妇所处的环境应该尽可能保持安静、同时为其营造干净、整洁的氛围,使得产妇在舒适的环境中留有个人隐私保留的权利,得到良好的休息;分娩过程则注意和助产士进行配合,帮助产妇顺利分娩,并适时给予产妇鼓励。(3)产后护理:多数产妇对于婴儿喂养的相关知识和护理知识均较为缺乏,因此医护人员应该耐心向产妇讲解新生儿喂养、换尿布、沐浴等知识,使其能够顺利度过围产期。(4)心理护理:多数产妇分娩后家属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婴儿身上,因此产妇认为自己被冷落,同时个人心理容易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我们则应该及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让产妇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并不断调整自我状态[1]。(5)出院随访:产妇出院后可通过电话、网络、上门拜访等方式对其进行追踪,并观察其适应情况,同时适时给予育婴健康知识的教育,并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同时给予其相应干预。此后观察两组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情况,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评价量表(SDS)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情况,评分越低表示患者情况越好,按照组别记录患者评分并进行比较。此外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患者干预前后情况进行评价,评分越低表示患者情况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用t检验其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检验后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

2、结果

针对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抑郁情况分别实施评价后,可见其在干预前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组间比较详细情况见下表1。

表1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3、讨论

产后抑郁在临床较为多见,抑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分娩本身会导致产妇体内的性激素水平产生变化,加之分娩后产妇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容易出现抑郁现象。

抑郁发生对于产妇产生的影响为,产妇通常会伴随严重的心理负担,精神表现为焦虑、紧张,不仅使得自身健康难以得到改善,同时会给新生儿的喂养带来一定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对其实施有效的干预[2]。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就是对产妇实施相应分娩护理和健康教育等,但是由于护理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最终很难在临床中取到良好的效果[3]。全程护理干预则是将分娩不同时期的要点进行整合,以相对系统化的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护理的内容涉及到环境、心理、健康知识、婴儿喂养和护理等方面,以客观和科学的知识使得产妇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进而在分娩后更好的适应新角色,减少环境、精神等方面带来的刺激[4]。而产妇在出院后其情况往往尚未得到完全的改善,因此我们应该对其延续进行产褥期护理,利用相应的方式对产妇实施随访,观察和分析其恢复情况,同时积极对产妇的现状作为评估,并给予其护理建议,通过全面的干预,缓解产妇的心理负担,同时对其给予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鼓励家属进行关怀和交流,最终减少抑郁情况[5]。基于相关护理的临床优势,我们积极对产妇进行分组并实施护理,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抑郁情况存在差异,差异表现在干预前两组情况相当,经过分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同时说明观察组所用方法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发现,其相比常规的护理而言,能够改善产妇临床情况,帮助其顺利度过产褥期,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因此值得临床优先选择使用,意义在于通过护理改善产妇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1]严邱英,李倩.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产妇的影响及抑郁与焦虑量表评价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2):14-15.

[2]冯小琼.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10):909.

[3]管亮.围产期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5,2(4):63.

[4]牟进梅.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8):172-173.

[5]林婷婷.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优先出版[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1388-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