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控制分析

李东文

身份证号码:15040419821007xxxx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目前,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且近年来情况有严重的趋势,是建筑施工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现就这问题主要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这两个方面探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分析;控制

1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常见原因

混凝土的使用过程是很严格的,由于它的抗拉能力非常低,因此,一旦出现升温或者是温度突变,另外还有湿度发生变化、地基沉降过程不均匀等情况出现时,就很容易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随着现在科技水平的提升,对于建筑的技术和材料以及施工的工艺等方面开始有了更新的要求,对于混凝土的检测方法也开始不断的创新。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都列入混凝土的检测范畴。

1.1地基问题

造成混凝土裂缝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基出现不均匀的沉降。这样引起的裂缝无论是裂缝的大小还是裂缝的形状都直接受到地基变形的作用,并且由此造成的裂缝多数是贯穿性质的。

1.2材料问题

建筑中使用的材料质量是引起裂缝的直接原因。如果水泥、砂石等材料的质量不达标就使得混凝土基本材料不合格,不仅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而且还直接对建筑的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只有保证材料的质量高标准,才能使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

1.3结构有关的荷载量问题

因为结构的受荷而引起的裂缝是很常见的,这种问题中又有很多种类。如果过早进行拆模操作或者是早期进行受震、施工超载等都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其中又以钢筋混凝土的梁和板弯曲而造成负载在不同地位承载能力不同引起裂缝为代表。如果出现的裂缝超过规定的要求宽度,那么这种情况下造成的构件裂缝很有危害,因此,需要认真的分析处理。

1.4构造的设计问题

如果结构的断面出现突变,那么混凝土就很容易出现开裂。另外构造不当,浇注的方法不当同样也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而由设计引起的裂缝原因还有留槽不当、结构缝的设计不恰当等。

1.5施工方面的工艺问题

(1)混凝土的干缩和水分的蒸发会造成混凝土的裂缝。(2)早期的混凝土养护质量跟裂缝与否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早期混凝土的表面干燥就会造成其内外温差变大,从而产生裂缝。(3)混凝土在成型以后,它的均匀程度和密实性是评价混凝土质量好坏的标志。所以说,在进行混凝土的运输和各种搅拌等工作中如果出现任何一道工序的失误都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4)模板的结构不合理,支撑的强度不够以及地基下沉或任何漏水漏浆等问题都会使混凝土出现大小不一的裂缝;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钢筋的污染问题或者其保护层的大小问题等都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

1.6湿度引起的裂缝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会在硬结过程中发生体积变形收缩,而形成一定强度的应拉力,如果构件在养护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受到保护,就会产生收缩性裂缝。

1.7施工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常见的施工原因有:水灰比不合理,养护工作不到位或者养护的时间不充足,混凝土搅拌不完全等。当然,如果构件的内外温差比较大或者是没有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温差也极易发生裂缝。另外,在不良的气候环境中进行不应该的施工,需要采取一定的防冻等措施,以免发生裂缝。

2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

2.1施工前预控措施

施工前应该编制混凝土的浇筑方案,混凝土浇筑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的浇筑方式。应对施工阶段混凝土浇筑块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力进行验算,确定控制指标,制订温控施工的技术措施。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可用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2.2原材料的控制措施

2.2.1对混凝土的配合比精心设计。要在保证混凝土有良好工作性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少每单位混凝土的用水量,采用“一高(高粉煤灰掺量)、二掺(掺高性能引气剂和高效能减水剂)三低(低水胶比、低坍落度、低砂率)”的设计准则,产出“高韧性、高强、高亢拉直、低热和中弹”的抗裂混凝土。

2.2.2优先采用525R普通水泥,425R普通水泥等高标号水泥,以减少水泥用量。选用低热水泥,减少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并尽量选用后期强度(90或120天),降低水泥量,并延缓峰值。

2.2.3适当掺加粉煤灰。在混凝土中掺加上粉煤灰之后,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持久性和抗渗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从而降低胶凝材料的水化热,增强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少混凝土的泌水等等。

2.2.4选择级配较好的骨料。骨料选那些岩石弹模低、膨胀系数小、表面清洁没有弱包裹层的级配较好的骨料。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并不得混有有机质等杂物,杜绝使用海砂。

2.3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措施

加强早期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养护常采用保湿法和内部降混法。保温法是在结构物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如草袋、锯木、湿砂等),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使混凝土获得必要的强度,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内部降温法是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

加强混凝土的温度控制,通过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进行人为的控制。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对混凝土温度进行监测,砼浇筑时应测量其入模温度和气温,砼养护时应测量其内部、表面温度和气温。通过降下混凝土内部的混凝土初始温度和水化热温度,来避免和减少裂缝的风险。

2.4混凝土季节性养护措施

夏季浇筑温控混凝土,为防止仓面混凝土温度回升过快,必须在浇筑过程中,对新浇混凝土及浇筑台阶进行覆盖保温。浇筑非温控混凝土的部位及时段不要求使用保温被在寒潮(气温骤降)和越冬期间,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不同气候地区、不同坝型和不同工程部位应采取相应保温材料和措施,以确保保温效果。低温季节如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可能超过6~9℃以及气温骤降期,应推迟拆模时间,否则须在拆模后立即采取其他表面保护措施,当气温降到冰点以下,龄期短于7天的混凝土应覆盖合格的保温材料作为临时保温层。

参考文献:

[1]王德仁.混凝土施工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3).

[2]赵爱书,赵浩.探讨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