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肛瘘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综合护理干预对肛瘘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评价

刘中红

(双鸭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肛瘘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28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对该28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VAS评量表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量表评价患者对护理的工作满意度,统计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分析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术前患者的VAS评分为(7.2±1.3)分,术后VAS评分为(3.1±1.1)分,患者术后疼痛感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本组患者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86%(26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7.14%(2例)。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等较为全面的护理方式降低患者术后的不适感,缓解术后疼痛,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尿潴留的发生,该护理干预方式可在肛瘘患者术后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尿潴留;肛瘘手术;护理效果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外科疾病,临床表现为:肛门外周有脓液分泌、疼痛、肛门外缘硬块、瘙痒,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存在严重影响,其发病是由于病理原因下肛管或直肠形成了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异常管道,目前,手术切除是临床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1]。但肛周皮肤较为敏感,术后疼痛感比较强烈,感染控制存在难度,加之恢复时间比较长,很多患者在术后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这不但增加了患者的治疗痛苦,同时也会对手术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护理方式的选择对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患者痛苦来说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次,我院对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28例肛瘘患者采用了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较以往护理效果来看,有所提升,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28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对该28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其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3.3±1.1)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本次护理方案。

诊断标准:肛镜检查直视下看到齿线全部,内口红肿发炎,有分泌物;患者无其他肛周疾病。

排除标准:排除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脏器功能存在损伤的患者;排除患有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严重精神与意识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

通过与患者的亲切沟通,了解患者对肛瘘和肛瘘手术的认知程度,并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实施对应的健康知识普及,增加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方式的了解,针对术后存在严重焦虑和紧张情绪的患者,应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疼痛和不适是肛瘘手术术后的正常现象,要坚持治疗,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

1.2.2疼痛护理

告知患者如何辨别术后的正常疼痛与非正常疼痛,如有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通知医生护士,可让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同时消除其对于疼痛的恐惧感;传授患者缓解疼痛的方式,比如转移注意力、深呼吸、身体放松等等,也可让患者通过倾听音乐降低对疼痛感的敏感程度和应激反应[3]。

1.2.3换药护理

换药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针对粘连比较严重部分的敷料,可用温水清洗粪便后,带有康复新液的药物坐浴,敷料自然脱落,减少换药对患者肛周皮肤的刺激,避免出现过于严重的缩肛,换药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转移其注意力,同时对其进行鼓励。

1.2.4抗感染护理

肛周皮肤是比较特殊的组织,皮肤组织紧凑、贴近,比较容易出现感染,因此,在术后护理中,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标准,同时定期更换肛周敷料,保持切口位置的干爽清洁,避免肛周皮肤长期潮湿。

1.2.5并发症护理

术后要鼓励患者自行排尿,减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对于无法自行排尿的患者,则可以通过人工方式促进排尿,例如在小腹敷热水袋,一般都在术后当日会排尿困难,肛管内有加压止血,不可以温水坐浴,听流水声等等。

1.3观察指标

采用VAS评量表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满分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烈;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量表评价患者对护理的工作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和不满意(69分及以下)三个维度,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28*100%,统计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方差表示,采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表1: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

时间VAS评分(分)

术前7.2±1.3

术后3.1±1.1

t12.7398

P<0.05

术前患者的VAS评分为(7.2±1.3)分,术后VAS评分为(3.1±1.1)分,患者术后疼痛感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

2.2本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

表2: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统计

项目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

n/%18(64.29)8(28.57)2(7.14)26(92.86)

本组患者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86%(26例),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尿潴留,发生率为7.14%。

3、讨论

肛瘘是肛肠外科一类难治性疾病,目前手术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方式,但术后的定期换药和漫长的恢复周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对于一些切除面积比较复杂的手术,手术创面更大,而术后的疼痛更是异常强烈。反复的疼痛和不良情绪可能造成患者内分泌紊乱、消化功能异常和免疫力下降,从而延长恢复期,加重术后痛苦[4]。

常规的肛肠外科护理方式其护理层面比较单一,只是对并发症、感染和用药进行护理,无法有效缓解术后的疼痛与不适,而本次所实施的综合护理干预则是一种较为全面的临床护理方式,心理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认知和治疗信心,缓解其不良情绪;疼痛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优化后的换药方式也可以进一步缓解其疼痛。

全面周到的护理方式能够给予患者更加有效的术后监护,提高其术后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人工促排尿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患者出于担心排尿引起剧烈疼痛或填塞物压迫导致麻痹排尿反射等多种原因所致尿潴留的发生率,最大限度的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在王梦怡[5]的研究中指出“综合护理干预方式下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仅为(3.5±1.4)分,患者满意度达到了98%,”,在本次研究中,患者术后VAS评分为(3.1±1.1)分,满意度为92.86%(26例),与之研究结果略有出入,不排除受到病例数和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但足以证明综合护理干预的优势所在。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等较为全面的护理方式降低患者术后的不适感,缓解术后疼痛,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尿潴留的发生,该护理干预方式可在肛瘘患者术后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尹芬.综合护理干预对肛瘘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5,(22):100-102.

[2]陈金妙.浅谈综合护理干预对肛瘘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6,(20):163-163.

[3]刘淑文.58例肛性疾病术后护理的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4020-4021.

[4]朱雯君,金蕾.综合护理干预对肛瘘手术患者术后自理能力及康复情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9):2611-2614.

[5]王梦怡.肛瘘术后护理探讨[C].2014:378-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