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龙翠燕于秋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龙翠燕于秋梅

龙翠燕于秋梅

龙翠燕于秋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果,预防严重并发症,促进孕产妇康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流产2例,自然分娩5例,剖宫产24例,无产褥感染、心力衰竭发生,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合并症,应加强监测与护理,以确保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胎婴儿的死亡率。

【关键词】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107-02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占非直接产科死因的第一位。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均可加重心脏负担,特别在孕32~34周、第二产程、产后3天内,是患心脏病孕产妇最危险的时期,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导致胎儿宫内缺氧、胎儿窘迫甚至死胎、死产。因此,加强心脏病孕产妇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2010年~2012年共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31例,治疗护理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1例均为孕前或孕期明确诊断为心脏病患者,年龄21~35岁,孕周12~40周,流产2例,自然分娩5例,剖宫产24例,初产妇23例,经产妇8例。

2护理

2.1规范管理妊娠12周、心功能维持在Ⅰ~Ⅱ级、既往无心力衰竭史、也无其他并发症等可继续妊娠者应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定期产前检查。产科建立高危孕产妇登记本,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全部纳入高危管理,按时随访。心功能达Ⅲ~Ⅳ级、心脏病变较重或病程较长、孕妇>35岁等均不宜妊娠,应在12周前行人工流产。

2.2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休息、饮食、卫生保健等知识指导,讲解妊娠合并心脏病相关知识,在孕妇学校、产前检查及住院期间反复强化,提高母婴安全意识,积极配合监护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3一般护理

2.3.1休息与活动孕产妇保证足够的休息,每日睡眠不少于10小时,避免过劳及情绪激动,根据心功能分级决定活动量,心功Ⅰ级可不受限制,但应避免过度和重体力的活动,Ⅱ级适当限制活动,Ⅲ级以上不宜活动,有心衰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休息时宜采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避免仰卧位造成下腔静脉受压。

2.3.2饮食与体重控制保证合理的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铁剂的补充,饮食应清淡,适当限制食盐量,一般食盐量不超过4~5g/d,但要限制过度营养而导致的体重过度增长,应以体重每月增长不超过0.5kg、整个孕期不超过12kg为宜[1]。

2.3.3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合理均衡的膳食,增强体质,日常加强居室通风,避免长时间的闭门关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个体体质差异适时增减衣服,积极预防感冒,以免诱发心力衰竭。

2.3.4氧气吸入病情稳定者,一般予以3~4L/min氧流量,间断或持续吸氧,如出现心力衰竭或胎儿宫内窘迫,立即高流量给氧,以提高患者血氧浓度,改善其自身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及胎儿宫内缺氧状况。

2.4心里护理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因担心妊娠结局、胎婴儿健康及自身照护能力受限,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不利于良好的妊娠结局。因此,护士应耐心疏导,详细讲解本病治疗与监护相关知识,以良好的沟通技巧,给患者予安全感和亲切感,适时与其主要陪伴人员、尤其是丈夫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共同多予患者帮助和鼓励,从而缓解精神压力、消除恐惧心理,保持情绪平稳,极配合治疗,争取良好的结局。

2.5妊娠期护理

2.5.1定期产前检查妊娠20周前,每2周1次;妊娠20周后前,每周1次。检查内容除产科常规项目外,重点判断心功能状况,有无加重心脏负担的妊娠期其他并发症及心力衰竭的早期临床表现。指导患者非住院期间出现心衰的早期征象,如轻微活动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粗,休息时心率>110次/min、呼吸>20次/min,夜间常因胸闷而座起呼吸,或需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等[2],应及时就诊观察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2.5.2胎儿监护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其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均较正常妊娠明显增高,应加强胎儿监护。

2.5.2.1严密观察胎心住院期间每班按时听取胎心音,非住院期间指导家属自行监听。妊娠≥28周后胎儿监护仪监测2次/d。观察胎心应注意其频率和节律,凡胎心率>160次/min或<120次/min,或不规律,时块时慢,均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非住院者尽快到医院复查。

2.5.2.2胎动监测妊娠>28周的孕妇每日早、中、晚各自数胎动1小时,3小时胎动数之和乘4即为12小时胎动数,正常为30~40次,如胎动频繁或减少应报告医护人员或尽快就诊进一步观察处理。

2.5.3住院时机选择发现早期心力衰竭征象,或心功能Ⅲ级以上,应立即住院;心功能Ⅰ~Ⅱ级,孕期经过顺利者,在36~38周提前住院待产。提前住院,可进行分娩前全面的母婴监测与评估,为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充足的参考资料。

2.6产时护理

2.6.1分娩方式

心功能I~Ⅱ级、胎儿不大、胎位正常、宫颈条件良好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经阴道分娩,严密观察产程进展与胎心变化,宫口开全手术助产,尽量缩短第二产程。凡胎儿较大、产道不佳、心功能Ⅲ~Ⅳ级均应以剖宫产终止妊娠,本组病例除2例为人工流产外,自然分娩5例,剖宫产24例。

2.6.2阴道分娩护理

①第一产程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情况,动态观察胎心,发现产程进展缓慢或停滞,或胎心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与半座卧位交替,避免长时间单一的平卧位。提供合理膳食与舒适、安静的待产环境,鼓励丈夫陪伴,保证营养与休息,给予生理和情感支持,降低产妇焦虑,以保持良好的体力,促进产程进展。②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心电监护仪,第一产程每15min测BP、R、Bp1次,第二产程每10min测P、R、Bp1次,正确识别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及体征。③开放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以备急用,但应严格控制液体速度。④若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应取半坐卧位,吸氧,并遵医嘱给予西地兰0.2~0.4mg缓慢静脉推注。⑤宫口开全,指导产妇不可用力屏气,宫缩时张口哈欠,间歇期放松,减少体力消耗,行会阴切开术助产,以缩短第二产程,防止心力衰竭发生[3]。⑥预防产后出血:第二产程胎儿娩出后,立即在产妇腹部放置1kg沙袋,持续24小时,并常规肌内或静脉注射催产素10~20u及子宫按摩。产后在产房严密观察子宫收缩、阴道流血,膀胱充盈、面色、紫绀及生命体征情况,留观2小时无异常方可送回母婴同室。⑦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直至产后1周。

2.6.3剖宫产护理

2.6.3.1术前护理

①择期手术者,术前日遵医嘱配血及药物过敏试验,晚餐进食半流饮食,12MN后禁饮水。②观察胎心音、宫缩、血压及体温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③术前30min皮肤消毒液备皮及留置尿管。④准备麻醉床并备齐复苏用物、氧气、心电监护仪、沙袋等物品。

2.6.3.2术后护理

①按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②实施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记录P、R、Bp,1次/30min,6小时平稳后1次/1h,持续12~24h,24h后1次/4h。③保持输液管道通畅,严格控制输液输血速度,以20gtt/min、24h总液体量1000ml左右为宜,防止输液过快过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④加强床边巡视,严密观察产妇胸闷、心悸和呼吸困难等不适自觉症状,及时识别心衰的早期先兆,防止病情恶化。⑤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宫底高度情况,准确评估阴道流血量,记录1次/30min,2h无异常1次/4h,并遵医嘱及时肌内或静脉注射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发生。⑥遵医嘱使用敏感足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2.7产褥期护理

①72h内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或半座卧位,减少探视,加强母婴照护,保证产妇充足的睡眠。②产后72h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测T、P、R、BpQ6h,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③供给清淡、易消化饮食,防止便秘,不过多摄入汤汁。④鼓励并帮助心功能I~Ⅱ级的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心功能Ⅲ~Ⅳ级的产妇不宜喂奶,应指导其及时回乳。⑤做好卫生保健及计划生育宣教,指导适宜的避孕方法,不宜再妊娠者在产后1周内可行绝育手术,避免不必要的受孕。

3效果

本组病例经规范的治疗、护理及严密监护,除2例分别因心功能Ⅲ级和患风湿性心脏病病程较长而人工终止妊娠外,其余29例均顺利渡过了妊娠与分娩,产后母婴情况良好,无孕产期心力衰竭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为0。

4讨论

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均可使心脏病患者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力衰竭,严重影响孕产妇健康,而因其血氧含量不足,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或诱发子宫收缩引起早产,严重危及胎婴儿安全。因此,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必须纳入高危管理,完善信息资料,加强监护与随访,督促孕妇定期产前检查,实施非住院期间的自我监护,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及妊娠情况,积极预防、纠正各种加重心功能负担的因素,适时终止妊娠,有效预防心力衰竭发生及不良的妊娠结局。

妊娠32~34周、分娩的第二产程及产后3天内是发生心力衰竭的三个危险期,应特别加强患者心悸、气促、胸闷、呼吸困难、水肿、咳嗽等症状的观察,重视心衰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时预防和控制心衰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9-144.

[2]黄人健,李秀华.妇产科护理高级教程[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33-236.

[3]逢秀云,毛军.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8):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