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卓永

卓永(西藏昌都地区藏医院检验科854000)

【摘要】目的: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体检的120例人员的临床资料,比较溶血前后数据差异。结果:溶血标本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与之前相比,含量变化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尿素氨、血清葡萄糖前后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较多的生化检验项目有明显的干扰和影响,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

【关键词】溶血;生化检验;结果;影响

目前临床中很多疾病的检查与确诊都需要借助血液标本的检查结果来作为辅助参考,血液标准本的采集和管理作为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和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实践中,血液标本的采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溶血现象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种[1]。引发溶血现象的因素有多种,为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4月—2012年7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120名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7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12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5名,女性55名,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4.2±4.1)岁。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10ml为检测样本,将其分别注入两支洁净试管,其中一支放入零下40℃的冰箱中30min静置,之后取出、融化,对其进行五分钟离心,转速为每分钟4000转,分清溶血血清;另一支试管置于室温下常规放置,一小时后采取同样速度进行离心,分离溶血血清,未出现肉眼可见的脂浊和黄疸。

2.方法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检测对象的血清进行分析,检测内容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酸、尿素氨、血清葡萄糖等,并对溶血前后数据进行对比,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3.统计分析

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微软excel表格进行记录,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均数标准差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溶血对受检对象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见表1。从受检对象溶血前后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动情况来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与之前相比,含量变化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尿素氨、血清葡萄糖前后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溶血对受检对象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x±s)

三.讨论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和溶血标本采集和检验具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临床生化检验和溶血标本采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3.1.正确、规范采血的步骤

在采血时,要选择弹性好、粗的经脉血管,避免在留有伤痕的位置采血。而且在采血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严格的遵守,要保证采血的医疗器械的完整无损,将血标本向试管内注入[2]。如果有抗凝剂,就要立刻摇匀,防止出现过分震荡,完成采血后,要马上将其血标本送往检验科。

3.2.对医务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进行加强

发生溶血现象的原因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医务工作人员不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不熟练的操作技术引起的。所以,对医务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予以加强非常重要。对医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医务人员的操作技术进行不断提升,树立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形象。在对每一个标本进行处理时,工作态度要高度认真,对正确处理标本的方法进行熟练的掌握,而且还要充分认识到对质量进行控制的重要性[3]。经过相关的业务培训,规范采血步骤,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加强医务工作人员的职责意识,保证溶血发生率的降低。

3.3.对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现阶段,市场上的医疗器械一般都较为复杂,很多不合格的医疗器械也在这个行列。所以,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必须要与相关的质检部门进行工作上的积极协调,对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此外,在选购医疗器械时,必须选择那些比较正规的生产商,杜绝使用不合格的医疗器械[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溶血对于受检对象生化指标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这意味着临床生化检验中,要积极规避而各种影响因素,确保样本的纯净,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结合实际操作情况来看,造成检验结果受影响的主要有多种因素,比如红细胞内物质进入血清、血清浓度异常、细胞内酶释放入血清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溶血前后差异的变化会造成检测结果失真,严重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因此,在明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要从多方面做起,积极进行规避。

综上所述,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较大,临床生化检验中要积极规避各种影响因素,尽量降低其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提升可靠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刘亚普.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16):46-47.

[2]王辉莉.血液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6):102-103.

[3]黄琛.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8):79-80.

[4]龙跃兵,朱伟斌,章美燕.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的探讨[J].广东医学,2011(12):224-225.

作者简介:卓永、女、1973年3月出生、藏族、西藏昌都丁青县、西藏昌都地区藏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医学临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