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降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

姜宇河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中医院内一科161000

【摘要】降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措施的有效分析,既能够凭借疗效特性确定后续病情治理方向,以便满足当前临川医疗方面的优势特性,同时更能够基于相应心脑血管治疗群体的病理状况,提供更加广泛的治疗平台,从而真正巩固我国医疗水平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降低病情死亡的几率。本文基于降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展开分析,在明确防治措施和治疗原理同时,基于治疗方法获得的益处,期望为后续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环境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降胆固醇;心脑血管疾病;防止措施;医疗现状

心脑血管疾病是基于当前城市生活环境和规律引起的病情体系,在当前社会中已经成为群众健康体系构建的首要威胁。所以,在落实降胆固醇防治论述过程中,应当明确其治疗效果和治疗原理,这样才能够确保在当前医疗环境中具备深入探究的意义。

一、降胆固醇措施治疗原理

动脉粥样斑块是当前心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病理基础,在实际血浆胆固醇升高状况中,主要便是粥样斑块条件所引起的病发状况。此种现象的发现主要是凭借定量冠脉造影技术展开检测,通过血浆胆固醇检测措施确定的数据条件,并通过相应胆固醇调节措施,有效明确了对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与变化参数。故而,在接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患者群体中,使用降胆固醇措施的群体发病率便远低于未使用的患者群体。通过此种特性,有效巩固了降胆固醇在当前医疗环境中的地位条件,同时更确保了整体心脑血管环境,为后续保养和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稳定的参照条件。

二、降胆固醇治疗的应用方向

在落实降胆固醇治疗措施过程中,应当首先明确当前治疗受众和和病患基本信息,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体治疗效果能够满足当前需求。其中,基于现有城市药品销售环境和国民素质调查结果表明,因为非正常饮食习惯和工作方式,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非常广泛的高危潜在群体。此种群体基于当前身体素质没能针对病情有足够的重视,导致急性病发期间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几率相对较高。而若能够基于自身状况积极服用他汀类药物,有效降低自身胆固醇含量,便能够极大降低发病的可能性,并且在并发症和死亡状况方面,相比较未使用的患者,危险性几率有效降低了34%。由此可知,在落实降胆固醇治疗工作中,基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抑制作用确有明显疗效,并且针对后续倡导作用,更有改善心肌缺血等益处,为患者自身的病情治疗条件,提供了稳定且完善的保障。其次,基于临床治疗环境中的数据对比条件,降胆固醇措施能够基于自身药性明显的条件,有效激发病人坚持降脂治疗的积极性,以便后续医疗环境内部,心脑血管病人在治疗方面具备积极健康的心态,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体治疗体系构建完善。最后,在降脂治疗过程中,基于治疗体系自身的技术便利性,能够更短的时间内落实降胆固醇治疗措施,从而真正巩固了患者病情稳定的基础条件。

三、降胆固醇治疗带来的益处

1.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受益

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强化降脂治疗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亦可获得良好疗效。许多项大规模随机化的冠心病二级预防临床试验均已表明,他汀药物减少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MI、非致命性卒中,因不稳定性冠心病住院、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并发症和冠脉血运重建的需求。治疗到新目标研究(TNT)结果证实,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积极强化降脂治疗,即将LDL-C至1.8mmol/L,低于目前指南建议的水平,能够进一步减低心脑血管事件造成残疾带来的医疗费用。

积极降脂减少终点事件研究是将八千余例MI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脂组(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d)或标准剂量组(给辛伐他汀20~40mg/d),随访平均5年。治疗后LDL-C水平强化降脂组为2.1mmol/L(81mg/dl),标准剂量组为2.7mmol/L(104mg/dl)。主要冠脉事件在强化降脂组发生率9.3%,标准组为10.4%,强化降脂组冠脉事件有进一步下降趋势,非致死性MI、主要心血管事件和任何冠脉事件在强化降脂组均明显降低。

2.缺血性卒中患者受益

缺血性脑卒中在我国占首位,并呈增加趋势。根据2016-2017年10年间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的卒中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脑出血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每年分别减少12.0%、4.4%和7.7%,而缺血性卒中呈上升趋势,北京每年增加5.0%,上海每年增加7.7%。脑卒中的变化趋势与我国危险因素的演变及控制密切相关。北京居民2002~2017年,15年间胆固醇平均增加了1mmol/L(43mg/dl),这意味着整体人群发生冠心病和卒中的危险都大大增加。

基于相关降胆固醇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阿托伐他汀治疗使再发卒中的相对风险降低16%。同时使主要冠脉事件包括MI、心血管死亡或复苏的心脏骤停的相对风险降低35%。对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研究中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的发生情况。研究中发生的卒中绝大多数都是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的发生极少。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风险降低了22%。与安慰剂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略高(2.3%比1.4%),两组出血性卒中导致的死亡数目没有差异。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提示,有关卒中防治指南可能需要修改,应将这类患者视为冠心病等危症,积极进行降胆固醇治疗。基于现有的研究结果,应用他汀治疗2年,可在1000例卒中病人中,避免20~30例再发卒中,这将是继阿司匹林后,卒中防治的一个最显著的进步。

四、降胆固醇治疗优化思考分析

目前许多专家提倡,针对冠心病及其高危人群,应采用积极强化降低LDL-C治疗措施。所以,将LDL-C降至目前能达到的低值,不大可能会造成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就目前的降脂药物疗效而言,无论应用多大的剂量或是多种降脂药物联合应用,都不可能将LDLC降至极低。服用现有降脂药物后,多在4~6周时达到最大降脂疗效,无论继续服用降脂药物多久,LDL-C都不会进一步地降低(除非合并消耗性疾病)。所以,临床医生不必担忧冠心病及其高危者长期服降脂药,会使LDL-C大幅度降至极低。

当然,要将LDL-C大幅度降低,需要应用较大剂量的药物。随着降脂药物的剂量增大,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可能也会增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每种降脂药物应用到何剂量即可发挥最大的降脂疗效,又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临床上医生应用大剂量(说明书允许范围)降脂药物时,应注意监测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然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他汀类降脂药物,在允许使用的剂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五、结语

在落实降胆固醇防治工作过程中,基于当前我国境内心脑血管患者群体的状况可知,有效落实降胆固醇类药物,在现有医疗体系环境中具备效果鲜明的治疗条件,同时更能够基于降胆固醇类药物特性,为整体高危人群提供了完善的保护条件。故而,在落实降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现状分析过程中,应当明确当前治疗优势和应用方向,并基于治疗特性提供保障理念,这样才能够基于药性条件巩固整体临床医疗环境,并在后续心脑血管治疗环境中,提供更加全面且细致的功能渗透平台。

参考文献

[1]徐琳,陶博,范福玲.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CN106421639A[P].2017.

[2]柯元南,段玉成.降低胆固醇的新药[J].中老年保健,2016(5):26-27.

[3]柯元南,刘颖.降低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一)[J].中老年保健,2016(1):8-9.

[4]李雅迪.益生菌降胆固醇机制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