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干扰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效果观察

赵波涛

山东省海阳市人民医院山东海阳265100

摘要:目的:评价干扰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小儿科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44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联合组采用干扰素以及氨溴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采用干扰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较快,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干扰素;氨溴索;雾化吸入;小儿;病毒性肺炎果

病毒性肺炎是由于感染多种病毒所引起的,多发生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可以导致间质性炎症的发生,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患儿的生命造成威胁,近年来,病毒性肺炎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1]。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导致病毒变异比较频繁,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临床上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2]。我院小儿科2013年4月-2015年3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干扰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了72例小儿病毒性肺炎,取得的临床疗效十分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小儿科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44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所有患儿均依据《实用儿科学》中有关小儿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标准[3]。其中联合组男37例,女35例;年龄7个月-6岁,平均年龄(4.4±1.1)岁;病程1-6d,平均病程(3.3±0.8)d。对照组男40例,女32例;年龄9个月-7岁,平均年龄(4.6±1.3)岁;病程1-8d,平均病程(3.5±1.2)d。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治疗,包括退热、吸氧、祛痰、抗感染等。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干扰素1-2μg/kg以及氨溴索7.5mg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每日2次,连续治疗3-5d。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1.4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①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肺部X线结果恢复正常为治愈;②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的改善,肺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肺部阴影有所消失为显效;③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X线检查结果均未见好转甚至加重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联合组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病毒性肺炎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于冬、春季发病,多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病毒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主,病情重、进展快,容易合并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比如病毒性心肌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具有较高的病死率[4]。婴幼儿由于机体发育尚不十分完善,支气管、气管缺乏弹力组织,管腔比较狭窄,粘液分泌较少,纤毛运动能力较差,肺泡表明活性物质较少,容易造成管腔阻塞,导致肺不张或肺气肿。

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治疗病毒性肺炎难以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导致患儿病情迁延不愈。干扰素是一种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可溶性糖蛋白,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作用比较强,可以结合细胞表面的受体从而产生较强的抗病毒作用。氨溴索是一种粘液调节剂,可以使得呼吸道分泌物溶解,促进黏液的排除;另外,该药物可以刺激肺泡细胞,使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及分泌明显的增加,肺泡表面的张力降低,有效的缓解患儿的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症状[5]。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

因此,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采用干扰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较快,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薇.喜炎平在病毒性肺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54.

[2]叶素芬,苏国法.利巴韦林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815-2816.

[3]王慕逖.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2-283.

[4]王建明.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50例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4):364-365.

[5]黄治华,余贵周.干扰素和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