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化装置的生产运行与技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煤气化装置的生产运行与技改分析

周志强

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中间继电器是工艺连锁保护回路设计中不可缺少电气元件,继电器运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高压电机工艺连锁保护跳闸的可靠性。对中间继电器在电机工艺保护连锁跳闸的两种设计思路进行对比,以选择出最为合理的设计方式。文章从煤气化装置中对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针对煤气化装置中长周期运行其生产优化管理的主要方法及具体的实施措施。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气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生产优化管理

煤气化装置是煤化工行业的关键装置,因其工艺复杂,高温高压,有毒有害介质多,操作难度大,正常生产运行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其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状况将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造成巨大影响,煤气化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生产运行,才能促进后系统正常生产运行,才能保证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节能、降耗、高效、达产。

1、影响煤气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因素

在粉煤气化装置中会对长周期连续运行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五点:

(1)煤粉质量的不稳定、粉煤分配不均、气化炉被煤渣堵塞等是首要的突出影响因素;(2)相关放料系统在对粉煤进行输送时能力存在缺陷,仪表阀门或其它的关键设备比较容易损坏;(3)在高温条件下煤烧嘴隔焰罩出现了泄漏,由于煤灰积累散热不畅导致合成气冷却器超温;(4)关键机组设备频繁出现故障,进口管道内出现大量的沉积结垢、磨损泄露等;(5)陶瓷过滤器内的滤芯出现断裂,磨煤机、特阀等设备中的内件比较容易损坏。

2、在煤气化装置中针对长周期运行的主要生产优化管理方法

2.1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定其优化目标

以主要领导作为组长成立一个“煤气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研究领导小组”,并在该小组下设煤气化、空分、煤种优化、净化以及整体优化这五个专业的研究组,并制定出合理的研究小组具体工作规划,定期举行研究会议[2]。研究小组要及时地制定各个单位工作目标,划定其工作职责范围,建立健全工作规章制度以及对应的考核细则。

2.2具体工作思路

(1)通过本企业局域网中的网页管理论坛作为交流平台,构建更适用的信息反馈体系,完善工作任务的具体督办程序,合理创新并针对“机电仪管操”强化所谓的五位一体化管理模式。(2)大力加强煤质优选的研究力度,将粉煤质量稳定下来,并使粉煤的配置能够更加均匀。(3)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检修手段,需要检修的一定要及时检修,只要检修就必定能检修好。(4)建立更加稳定的煤粉入炉的相关操作窗口,针对气化炉坚持采取并创新低温操作模式。(5)坚持每日都优化生产管理,每10天进行适当调整,并在月末展开总结会议,并建立健全《煤气化装置运行中的异常工况分析》管理规章制度[3]。(6)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攻关,确保保运措施能够得到落实,并合理改造科学技术,及时更新生产设备。(7)制定科学的煤气化装置的开工条件确认表,针对开停工工作加强管理力度。(8)对企业职工开展有效而又扎实的培训活动,避免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而引发的非计划停工现象。

3、生产优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

3.1强化五位一体化(机电仪管操)管理模式,特别做好关键设备的防护工作使之不出现故障

(1)企业每周都要开展定期的综合例会、设备例会、技术分析例会,并针对长周期运行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开展相应的专题会,以此对把煤气化装置中影响到长周期安稳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建立“五定”巡检并结合具体的检查制度,使巡检范围得到合理扩大,从而提高巡检工作质量和效率,对于生产运行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及时地进行会诊,并在现场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案。(2)强化现场管理手段,提高企业保运及抢修的能力,成立一支可靠的检修队伍,从而使机、电、仪、生产单位以及检修部门能够真正地在其工作中合为一体。对于煤气化装置在长周期运行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必须及时地分析其原因,从而让保运措施落实下来并特别防护好关键设备,避免由于保运工作不到位或特护能力不足而出现的非计划停工现象[4]。(3)利用网络工具在公司内针对相关隐患搭建相应的排查处理平台,并加大对违章操作的查处力度,找出煤气化装置中的各种隐患,大力整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关部门或机构要针对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并把生产隐患的排查及整改工作纳入到当月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内容中来,坚持“奖勤罚懒”原则。对于发现了生产隐患的员工或部门,相关作业部需要设立并严格执行相应的安全专项激励机制,从而对其予以重奖,这能够极大地调动一线员工在“查隐患、促整改”活动中的积极性。(4)从生产实际现场出发,开展全员保全活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从部门领导到专业技术人员再到班组的三级巡回检查操作制度,强化生产过程中对安全风险的识别能力,针对现场隐患的综合排查治理工作实现闭环管理,从而进一步使现场安全监督工作的检查力度得到加强;在生产工艺中强化直接操作环节中的管理能力,做好关键工艺的相关指标监控工作,严格执行纪律操作,真正地落实生产指令;推动设备管理工作达标并及时创新,提高关键设备和机组的保护能力,增加巡检次数,主动进行预防性检修工作。(5)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对各个专业组进行严格的督促,使日检、周检以及月检制度得到落实,并完善在节假日时的“保运值班”制度。相关负责领导人必须以身作则,深入生产现场,做好检查考核工作。

3.2大力加强煤质优选的研究力度,将粉煤质量稳定下来,并使粉煤的配置能够更加均匀;(1)建立健全原料煤炭的质量保障体系;(2)制定合理的原料煤碳相关采购质量监控工作流程;(3)建立台账制度并完善相关检查制度;(4)各单位分工负责,让选煤制度落实下来;(5)进行煤质优选科研工作。

3.3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检修手段,需要检修的一定要及时检修,只要检修就必定能检修好;(1)根据煤气化装置的具体状况确定合理的设备维修周期;(2)针对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的煤气化装置设备开展预防性检修活动;(3)对装置中的关键设备和重点部位搞好储备工作,使其长周期运行更加可靠;(4)建立合理的检查制度,增加煤气化装置检查频次,从而防患于未然。

3.4建立更加稳定的煤粉入炉的相关操作窗口,针对气化炉坚持采取并创新低温操作模式想要有效地在气化炉渣屏中避免出现挂大渣现象,防止合成气冷却器的出口温度超标,并让煤烧嘴的隔焰罩以及热裙等相关煤气化炉的主要设备内件不会由于高温而出现烧蚀损坏等异常现象,切实提高粉煤气化效率和碳转化率,减少滤饼的产量,降低灰、渣碳所占比重,煤气化装置的相关操作就需要采取有效的低温模式,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再适量提高炉温进行操作,之后再交替进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粉煤质量的稳定性、分配的的均匀程度、预防性检修的开展状况以及入炉煤的具体操作窗口是否合理等是决定煤气化装置能否实现长周期运行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必须从此入手来优化生产管理模式,延长煤气化装置的运行周期,并采取有效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毛造利,李开福.煤气化给煤机给煤量控制系统改造[J].大氮肥,2014(8)

[2]庞集华,汪明华.试论粉煤气化装置高层框架建筑的消防设计特点[J].化肥设计,2013(10)

[3]韩喜民.非熔渣-熔渣分级气化技术在煤气化装置的应用[J].化肥设计,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