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结核的X线CT的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老年肺结核的X线CT的诊断分析

赵福如

赵福如(广西武宣县人民医院放射科5459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的X线及CT表现,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5月我院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老年肺结核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老年肺结核中,X线平片正确诊断37例,占74%,不能确诊及漏诊13例,占26%。CT正确诊断46例,占92%,漏误诊4例,占8%。老年肺结核影像学表现为增殖性病变,纤维性空洞性及空洞病变,纤维病变,钙化,片状渗出性病变及钙化,结核球,淋巴结增大。结论老年肺结核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表现多样,典型征象少,病变部位两侧多见,范围较广,CT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只有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关键词】肺结核X线表现CT表现诊断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入侵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的发病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结核病发病又呈现了回升趋势,特别是老年人群的肺结核发病率较中青年人群呈明显上升趋势[1],已成为老年人的防治难点。由于老年人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其漏诊、误诊、病死率高于其他人群,同时,老年患者痰菌耐药性、阳性率高,更具有传染性。分析老年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正确诊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自2009年1月~2011年5月我院分别经手术病理、痰菌培养、抗结核治疗后病变吸收而确诊为肺结核老年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5~75岁。全部患者均有胸痛、咳嗽、咳痰、不规则发热等症状,出现咯血、消瘦、食欲不振32例,血沉加快40例,痰结核菌培养阳性35例。结核菌素(OT)试验阳性14例。初次感染者16例,既往有结核病史者34例。

1.2检查方法全部患者摄胸部正位及侧位片,并作胸部螺旋CT检查。CT检查使用日立公司的Pronto螺旋CT机,从肺尖至膈顶部,层厚和层间距均为10mm。

1.3诊断依据:(1)痰查结核菌阳性;(2)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影像表现病灶有所吸收好转,具有其中一条者即认为系肺结核;(3)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纳入上述诊断依据;(4)部分病例取组织活检证实。

2结果

2.1影像诊断结果本组50例老年肺结核中,X线平片正确诊断37例,占74%,不能确诊及漏诊13例,占26%。CT正确诊断46例,占92%,漏误诊4例,占8%。不能确诊的4例需与肺部炎症鉴别,经过抗炎治疗无效后,再多次查痰后找到结核杆菌,改为抗结核治疗半年后病灶明显吸收好转。

2.2诊断分型依据1998年8月中华结核病学会制定的结核病分类法[2],本组老年肺结核50例中,继发型肺结核40例(Ⅲ型)占80%,合并胸膜炎5例,占10%;结核性胸膜炎3例(Ⅳ型),占6%;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例(Ⅱ型),占4%。

2.3老年肺结核的影像表现⑴病灶的形态:本组X线表现大片状影18例,小片状影21例,斑点状影30例,条索状影6例,小点状影46例,CT主要表现大片状影23例,小片状影34例,团块状及钙化20例,⑵病灶的部位:双上肺野病灶16例,中下肺野24例(右下肺1例,左下肺3例,两下肺20例),双肺广泛分布31例,支气管播散6例。⑶病变的性质:影像表现为增殖性病变23例,纤维性空洞性及空洞病变39例,纤维病变8例,钙化26例。干酪样病变41例,片状渗出性病变20例,结核球9例,淋巴结增大11例。

3讨论

3.1老年肺结核的发病机制结核病的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进入老年期,由于免疫机能障碍,T细胞和B细胞功能均减退,并以T细胞的功能减退更为明显[3]。当受到结核杆菌的侵袭后不能释放足够的各种淋巴因子,又不能有效地直接杀死侵人体内的结核杆菌,致使结核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释放大量菌体蛋白,病菌毒力增强,易形成干酪样坏死进而液化,并经支气管排出而形成空洞,这也是老年肺结核病变范围广,多为双侧发病的主要原因。也是浸润型和纤维空洞型病灶多见的主要原因。

3.2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1)病程长,病情较重,复治病例多。(2)疗效较差,多数病例反复多次住院,出院转归不满意。(3)部分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易误诊。(4)肺部新旧病灶交错,以纤维空洞型病变多见。

3.3老年肺结核发病特征影像表现多样化,性质复杂多样,病变范围广,新老病灶并存。以继发型肺结核多见,影像上多见于纤维性空洞性及空洞病变,双肺病灶常见,病变范围弥漫。而且老年肺结核的合并症多见[4].本组50例中,继发型肺结核40例占80%,双上肺野病灶16例,中下肺野24例中两下肺占83.3%,双肺广泛分布31例占62%。纤维性空洞性及空洞病变39例占78%。

总之,CT检查可发现胸部平片上不能显示的病灶,减少避免错诊、漏诊。虽然x线摄片具有方便、经济、快捷的优点,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一些部位的病变,如肺尖部、纵隔旁、肺门及心影周缘等不易被发现。CT能提供多的有关病灶边缘和内部结构方面的细节,CT断层扫描的弥补了x线平片的不足,使病灶不容易遗漏,能发现x线平片所不能发现的病灶,二者相辅相成,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当临床高度怀疑肺结核而X线平片未发现阳性病变时,不能轻易排除肺结核的可能,建议患者进一步做CT扫描及其他相关检查,以免漏诊。

参考文献

[1]路晓东,杨学东,王振光,等.成人活动性肺结核的CT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2(2):114-117.

[2]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71-277.

[3]王永齐,李静伟.老年肺结核的CT表现及cT在其诊断中的作用[J].上海医学影像杂志.2000,9(1):61-62.

[4]DitiatkovAE,RadzevichAE,SitnikovaNA.etspecificturosofheartdiseaseinwith-tubercuoronarypatientspulmonaryTuberkBoleznIosislJl.Problkgl[J]2006,(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