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甲等医院实习带教现状分析及对策

/ 1

二级甲等医院实习带教现状分析及对策

李雪岩

李雪岩(辽宁省普兰店市中心医院呼吸消化科辽宁普兰店116200)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420-01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一所教学医院,我们对自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159例进行调查,分析了当前形势下我院实习带教现状,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现介绍如下:

1实习带教现状

1.1实习护生现状

1.1.1护生专业态度不明确实习护生对护士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护士素质要求和现状,护理工作特点,护理学科性质和发展等方面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不是充分了解,所以使她们在实习过程中进入角色较慢。

1.1.2缺乏沟通能力在159例实习护生中有140例为中专护生。由于她们所掌握的基础水平较低特别是对沟通技巧掌握偏少,当面对不同病人时,出现拘谨、语言生硬或寡言少语、自信心不足、语言单一或过多的应用医学术语,使病人不解或误解。

1.1.3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护生在学校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加上有的院校示教设施不健全,缺少见习程序,致使护生到临床后理论与实践脱节。

1.1.4适应能力欠佳目前毕业护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受家人的呵护,进入临床后,看到自己得为病人服务,“白衣天使”梦破灭,再加上临床护理工作不但需要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还需要良好体力,使护生感到工作强度大,身心疲惫。

1.1.5被动服从带教老师安排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不论是初期还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她们仍然处于被动服从状态,再加上护生在家也处于被动服从状态。所以不主动去发现问题,不主动去学习。

1.1.6对护理工作认识不足护生满怀远大的抱负走入实习阶段,而护理专业的实际工作琐碎,重复体力劳动,社会偏见,病人的刁难,使她们感到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

1.2带教老师现状

1.2.1护士梯队建设不健全我院护士多数在40岁以上,30-40岁就有140人,占全院护士总数的47%,这个年龄护士不论在业务、能力、精力、进取心等方面都优于其他年龄组护士。40-45岁护士虽有一定临床经验,但由于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只习惯按部就班地完成本职工作,30岁以下护士临床经验相对缺乏,不能很好胜任带教。所以带教水平不同对护生临床实习也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1.2.2护士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护士缺乏教学的知识和经验,有的护士虽大专毕业或本科毕业,但面对实习护生的提问不能恰当地解决问题,有的护士只有中专毕业,在当今知识更新这么快的时代,根本指导不了护生的临床实习,只传授一些“过时”的知识,使护生无所适从。

1.2.3责任心不强护士由于本身的履历、年龄、文化层次等不同,导致她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也不尽相同,若工作态度不端正,她对待实习护生也是听之任之,不闻不问。

1.2.4护士精力有限由于护士在带实习护生的同时,还担任着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身体素质下降,夜间睡眠差,护患比例严重失调,导致护士在勉强完成本职工作情况下再无精力带教实习护生,使护生只做一些常规简单的临床工作。

2对策

2.1对护生实行岗前教育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先对其进行院里一些规章制度教育,通过看录像对护生进行礼仪素质培训,再由带教护士对其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训练,使她们不但能够看清楚,还能够亲自动手进行练习,这样使护生对院规及技术操作有了更深层了解,增强了学生走入临床的信心。

2.2根据护生实习大纲安排轮转科室护生在实习的10个月内,将她们分成10个实习小组,分别到内、外、妇、儿、传染等科室进行实习,每科实习时间从10天到1个月不等。

2.3定期考核护生对护生定期进行理论与技术考核,每次出科前由科室考核操作及相关知识,各科考核内容由护理部统一规划,考试成绩及表现上交护理部,每季度护理部对护生进行一次理论与操作考核,并对护生进行总结,不断激励护生学习积极性,对考试不及格者给予补考。

2.4带教老师选拔及岗前教育护理部制定带教老师的标准:具备护师以上资格、在本科从事护理工作3年以上、大专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沟通能力良好、事业心强、技术理论扎实、工作中无差错事故。由各护士长报名,护理部审核。在护生入科前对被选拔为带教老师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请优秀带教老师介绍经验,使带教老师能有的放矢地对护生进行带教。

2.5鼓励老师以问题为基础去带教护生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中给护生多提问题,让护生在临床工作中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是目的,它是一个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必要的知识,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和推理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有利于护生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增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6培养护士长的授课能力通过培训护士长对全院护士的授课能力,提高护士长对护生带教老师的授课能力,培养护士长理论水平及表达能力,从而使带教老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很大程度提高,同时也不定期派护士长进行短期培训,不断充实带教老师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