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落实党员先锋服务就业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互联网时代下落实党员先锋服务就业实践研究

孔祥鹏王超

大连工业大学

摘要:就业服务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其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实施“党员先锋工程”,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对传统的就业服务模式提出了挑战,充分发挥高校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时期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一项创新举措。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党员先锋工程;就业服务;实践研究

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提高就业质量”、“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对传统的就业服务模式提出了挑战,以高校党员先锋工程建设为抓手,坚持全员参与、坚持经常、务求实效,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围绕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为毕业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提供帮助,教育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对破解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一方面,大学生毕业人数增长迅速,就业群体日益庞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对传统行业用人需要产生结构性调整,多样化的就业观已经深入人心。总体而言,当前高校就业服务面临三大挑战:

(一)高校就业服务模式落后,毕业生参与度不高

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服务活动仍采用课程讲解或就业讲座等形式,只是注重于形式和教育意义,对学生的客观体验并没有考虑。这种被动式的就业指导是无法有效促进高校就业效率,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从而学生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积极性也无法提高。

(二)高校就业工作面临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

近年来,每到就业季,一边是企业需求信息没能在大学生中高效的利用,导致人才需求计划、人才储备计划不能及时很好完成,而另一边毕业生的签约率,区域就业率成为高校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高校面临巨大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在“双向选择”的模式下,双方需求的多样化无疑加大了匹配的难度,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三)传统招聘信息的发布平台无法吸引学生主动点击

我国高校普遍都有建立相应的就业信息网站,学校也会通过该网站向学生及时发布相关企业的招聘信息,同时也会利用这个平台向相关用人单位及时发送学生的电子简历。但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们已经不再将多余的时间运用于网页浏览方面了,而是将更多的时间运用于智能手机上各种应用软件中。这种以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的传统模式与当前大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轨,学生也无法及时获取相应的就业信息,从而便导致高校就业服务的效率偏低。

二、高校党员践行校园先锋工程实施挑战

高校党员先锋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需要创新载体,怎样让更多的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围绕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能立足本职岗位,亮身份、亮职责和亮承诺成为基层党组织创新工作模式,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的重要挑战。

将高校党员先锋工程工作和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有机统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推进党建工作的创新,是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为推进落实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创建了有效的工作载体。

三、基于“党员促学生就业服务企业”党员先锋工程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探索

(一)做好顶层设计,全面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将党员先锋工程建设作为新时期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重要载体来抓,尝试搭建载体,寻求更好的工作切入点,制定了党员促学生就业服务企业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学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以总支委员、支部书记为主要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保障活动的顺利实施。同时,成立了教工党员先锋队、企业导师先锋队、学生党员先锋队三支队伍。学院总支科学设定三个先锋岗位的岗位职责,切实提高各支队伍的服务管理水平;引导教职工党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敢于亮身份、树形象为学院就业工作做贡献,做学生的职业选择、岗位推荐的先锋;借助企业导师力量,将企业人才储备需求和学院的人才培养结合,鼓励他们成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先锋;引导大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将学生服务意识提升和自我管理、自我成长成才相结合,争做学生职业规划、就业创业的表率和先锋。

(二)以问题为导向,精心制定先锋岗位职责

以问题为导向,精心制定先锋岗位职责是确保“党员促学生就业服务企业”活动能顺利开展、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1.领导小组:统筹活动方案落实及工作评价;负责学院教工党员对接家庭困难毕业生方案的制定和监督落实;负责学生党员就业先锋队的工作指导;负责建立活动方案实施评价体系;负责党员先锋工程建设中典型的树立和宣传。

2.教师党员先锋队:带头参与学院党员先锋工程建设和实施;负责搜集企业招聘信息,重点搜集省内就业信息,及时通过平台向学生发布,并给予学生提供指导和规划建议;负责联络企业,重点联系省内校企联盟企业和校友企业,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为企业储备人才计划提供建议,推荐合适毕业生;加强校友联络服务学院教学和就业工作。

3.企业导师先锋队: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实施和决策提供帮助。

4.学生党员就业先锋队:积极投身年级同学的就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在同学中起到先锋示范作用;在教工党员先锋队的带领下,为来校招聘企业做好专场招聘的宣传和现场组织等工作;多渠道积极搜集,整理针对学院毕业生的招聘信息,并通过多种方式向毕业生宣传发布,同时做好就业信息落实的跟踪调查服务工作;建立供需信息平台发布系统,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建立用人需求信息数据库,做好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工作,为学院就业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三)建立良好的考核激励体系,宣传树立先进典型

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验收评定标准、程序和步骤,坚持以量化为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组织考核和群众测评相结合,对能够通过数字反映的成果实施定量验收评定,对难以用数字衡量的成果实施定性验收评定。以党员的参与度和毕业生就业率为考核目标对党支部进行评价。对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组织得力和成效显著的党支部和工作团队,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并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现场交流会和研究立项等媒介,广泛宣传先进经验和实践成果,突出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持续推动党员先锋工程建设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四)建立企业招聘-学生求职数据库,创建“党员促学生就业服务企业APP”

多渠道积极搜集,整理学院毕业生的招聘信息,建立数据库,有针对性的将具体的就业信息发送给同学,同时做好就业信息落实的跟踪调查服务工作,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建立大数据的回访联系沟通制度,和毕业生保持联系并确立信访追踪体系,以便数据能够真实有效的反馈出准确的信息,为学院就业工作决策提供依据。逐步建设专项党建服务企业促学生就业APP,借助新技术,调动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协同性,帮助学生实现精准就业。

参考文献

[1]孙文博颜吾佴.基于国外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启示—我国高校就业服务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9).

[2]张金霞.大连高校就业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国市场,2015(5).

[3]刘智斌.基于社交网络的高校就业服务优化研究与实践—以易班为例[J].思想政治教育,2015(6).

本论文系辽宁省2018年社科规划基金《移动互联思维视阈下加强党的基层支部建设研究》(项目号:L18CDZ0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