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易桂莉

易桂莉(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使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及吸氧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0.9%氯化钠溶液2ml加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予ɑ糜蛋白酶4000u加0.9%氯化钠2ml雾化吸入,2次/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31%,与对照组66.67%相比,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AECOPD效果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累及气道、肺实质以及肺血管部慢性炎性反应,并可导致不可逆性的呼吸道阻塞。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因此治疗COPD急性期(AECOPD)除控制感染外,关键是祛痰,尤其是对老年体弱者,应以祛痰为主。盐酸氨溴索作为祛痰药经口服或静脉使用治疗AECOPD患者是医疗常规,而雾化吸入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利于药物吸收的特点,是呼吸内科临床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祛痰方法。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呼吸科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AECOPD取得满意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呼吸科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AECOPD患者50例,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会制定的COPD诊规范标准,并经实验室检查确诊,排除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肺性脑病、气胸等无法合作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65~85岁;对照组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60~8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50例AECOPD患者根据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和病情变化等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原则,予以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吸氧、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常规治疗。两组均使用面罩式吸氧雾化器,治疗组用0.9%氯化钠溶液2ml加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以ɑ糜蛋白酶4000u加0.9%氯化钠2ml,氧驱动雾化治疗10min。2次/d。

1.3观察方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咳嗽、咳痰、痰量及性质、呼吸困难程度、生命体征的变化,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10天)进行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进行安全性评价。

1.4疗效判断显效;咳嗽、咳痰、气促明显好转,肺部湿罗音减少或消失,痰液由稠变稀,有多变少,血气分析正常。好转:咳嗽、咳痰、气促好转,肺部啰音减少,痰液由粘绸变为稀薄,痰量仍较多。无效:咳嗽、咳痰、气促无好转或加重,肺部啰音无减少或增多,痰量多。结合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的改善进行综合判断。总有效以显效与有效之合计。

1.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效果评价以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变化的比较见表1,两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COPD患者病理变化主要是气道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管壁充血、水肿,纤毛运动差,分泌亢进,腔内分泌物潴留等病理改变。急性发作期患者痰液粘稠,量多,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严重者为化脓性炎症,感染难控制,严重危及生命。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有效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及分泌表面活性物,通过提高支气管粘膜上皮纤毛运动频率及排送能力,改善气道黏膜纤毛区痰液传送,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及黏着力,增强气道表面湿度,降低黏液的黏稠度。痰液稀释容易咳出,增加黏液清楚率,减少滞留,改善呼吸状况。另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防护过氧化物引起的肺部损伤,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提高肺部组织的抗氧化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对黏膜的伤害,减轻炎症,缩短疗程,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

综上所述,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操作简单、方便。用于治疗AECOPD症状能够明显改善,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且安全,无不良反应,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分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3]KupczykM,KunaP,Mmucolyticsinacuteandchronicrespiratorytractdisoders,Ⅱ,Usesfortreatmentandantioxidantproperties[J].PolMerkuriuszLek,2002,12(69);248-252.

[4]PfeiferS,ZisselG,KienastK,etal.Reduchonofcytokinereleaseofbloodandbronchoalveoarmononuclearcellsbyambroxol.EurJMedRes,1997,2;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