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尿管拔除法对减轻停留尿管患者尿道损伤的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改良尿管拔除法对减轻停留尿管患者尿道损伤的护理研究

王青梅王绍莉桂敏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贵州兴义56240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尿管拔除法对减轻停留尿管患者尿道损伤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停留尿管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拔尿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尿管拔除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尿道损伤、尿潴留的发生、患者的不适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发生尿潴留的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停留尿管患者,采用改良尿管拔除法,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尿道损伤程度、尿潴留的发生及不适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关键词:改良尿管拔除法;减轻;停留尿管;尿道损伤

双腔气囊尿管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规护理拔管均采用传统尿管拔出法,抽尽气囊内液体或空气,拔出尿管,但气囊表面会产生皱褶、凹凸不平,拔除尿管时对尿道粘膜易产生损伤,引起尿道水肿、出血、疼痛、膀胱刺激征、尿潴留等并发症。根据2012年全年统计,拔尿管时及拔管后患者出现不适及并发症的约占60%左右。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留置尿管的患者中,选取120例停留尿管患者,采用常规及改良版尿管拔除法对停留尿管患者尿道损伤进行护理研究,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停留尿管患者,采用不同的拔尿管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本次实验研究已经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患者家属都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40例,患者的年龄为32岁-75岁,平均年龄为48.2±3.2岁。患者的留置尿管时间为7天-14天,平均为7.92±1.1天。对照组女性患者36例,男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为31岁-76岁,平均年龄为49.5±3.4岁。患者的留置尿管时间为7-14天,平均病程为8.02±1.4天。两组患者年龄和病程以及病理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对比性。

1.2入选标准

排除拔管时意识不清楚患者、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漏、尿道损伤及尿道下裂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拔尿管方法,拔管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尿道损伤、尿潴留、及不适症状。将拔出的尿管,在体外进行实验,注入一定量的水量,使气囊充盈与尿管直径一致,找到一个安全、有效的注水量,将60例拔出的尿管在体外进行试验,记录注入的液体量,结论:平均注入0.5ml的液体能使瘪陷的气囊充盈与尿管直径一致,保证乳胶的平滑,为留置尿管患者的拔管操作方法提供一个可靠依据,以减轻患者不适症状。观察组采用改良尿管拔除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尿道损伤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在拔管前都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进行拔除尿管,对患者讲解拔管前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的解释工作。两组患者都使用Foley双腔气囊导尿管,常规操作留置导尿管。患者置管成功后,注入10ml-15ml的无菌注射用水来对导管进行固定,每天两次采用0.5%碘伏棉球擦拭患者的尿道口以及外阴,日间进行间歇性夹闭尿管,定时排空和充盈膀胱。

对照组患者,患者膀胱空虚时,将气囊液体全部抽尽,拔出导尿管。观察组患者,在患者膀胱充盈时,将球囊里的液体抽干净,再向完全瘪陷的气囊注入0.5ml的液体,使气囊充盈与尿管直径一致,保持了气囊乳胶平整光滑及柔软,将尿管拔出。

1.4疗效判定及评价标准

采用国际疼痛分级标准记录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将疼痛采用同一线段进行表示,线段分为10段。没有疼痛为0,轻度疼痛为1-3,中度疼痛为4-6,重度疼痛为7-9,极度疼痛为10。患者的尿路刺激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拔管时没有任何不适和疼痛,判定为非常满意。拔管时有轻微不适和疼痛,判定为满意。患者拔管时有中度不适和疼痛,下腹憋胀感,判定为一般。患者拔管时有明显尿急、尿痛、尿道口水肿,严重不适,判定为差。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120例停留尿管患者的所有数据以及研究所得资料均采用SPSS12.0数据统计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数据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数据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记录方式为(±s)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在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各科危重、手术患者尿管留置率为80%。病人因为病情、手术等各种因素需要留置尿管,拔管时患者出现的不适及拔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盲点,人体尿道有非常丰富的神经支配,尿道中布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些感觉交感神经纤维传递温觉和触觉以及疼痛。气囊导尿管操作方便、固定可靠、刺激性小、和尿道密合程度高、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安全可靠。但是患者长时间的置管,尿管气囊长时间处于扩张状态,弹性回缩力降低,气囊的顺应性变差,将生理盐水全部抽出后,气囊瘪陷,气囊壁凹凸不平,有褶皱,加上尿晶体和壳垢附着,气囊表面尿垢产生锐角,增加尿道摩擦,在牵拉过程中,造成疼痛[1]。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将改良式拔尿管的方法应用到临床中,在患者膀胱充盈时,将球囊里的液体抽干净,再向瘪陷导尿管气囊内注入一定量的液体,气囊充盈与尿管直径一致,保持了气囊乳胶平整光滑及柔软,有效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从而提高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拔管时对尿道粘膜的损伤,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2]。

综上所述,对于停留尿管患者,采用改良尿管拔除法,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尿道损伤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卫伶,许翠娴.留置尿管拔除时机对减少尿潴留的临床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2:126-128.

[2]李橱梅,陆波.尿道表面麻醉减轻术后留置尿臂致刺激症状的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19(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