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非药物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痤疮的非药物治疗分析

巫章丽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皮肤病防治院广西玉林537600)

摘要: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主要发生于面、胸背等处,形成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损害。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正常人群的患病率很高,特别是青少年。痤疮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严重者影响身心健康。因此,痤疮的治疗尤为重要。痤疮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就痤疮的非药物疗法治疗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痤疮;非药物;治疗;分析

1前言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发病机制与性激素水平、皮脂腺毛囊口角化、毛囊内微生物及遗传有关。多数人无任何自觉症状,炎症明显或继发感染时可有疼痛、触痛。多发于青春期,也可迟发于成人期,随着年龄增加可自然痤愈或减轻。是皮肤科的常见多发病种。因其影响容貌,对患者造成心理损害。故对于痤疮的治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对激光和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包括皮肤表面细菌定植、卟啉的产生规律、皮脂腺功能研究,涌现出了各种新的激光、光源设备和射频能量来治疗痤疮。痤疮的发病有4个关键环节,包括皮脂腺增生及过度分泌、毛囊口的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的定植和炎症反应的形成。采用光学和激光治疗痤疮,就是基于对这些环节的干扰,特别是细菌的过度定植以及皮脂腺结构和功能异常,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2痤疮丙酸杆菌定植的治疗

痤疮丙酸杆菌能产生原卟啉,尿卟啉和粪卟啉Ⅲ,这些卟啉的吸收峰分别位于(400-410)nm(Soret吸收峰)和(500-700)nm(Q-带吸收峰),只要可见光的光源波段在(400-700)nm之间就可以利用光动力效应杀灭痤疮丙酸杆菌。蓝光对杀灭痤疮丙酸杆菌非常有效,采用蓝光(405-420nm)治疗痤疮,每周两次,连续4周,有效率在65%-85%。红光在卟啉的亚吸收峰,对痤疮丙酸杆菌也有杀灭效应。采用波长在(430-1100)nm的脉冲光-治疗,每两周治疗1次,共4次,非炎性皮损和炎性皮损的清除率分别可达到85%和87%。这种宽光谱的光源设备覆盖了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内源性叶嘛的全部吸收波段,并且能同时被血管中的血红蛋白吸收,因此该设备既能抗细菌也能抗炎症,并且安全性好。

532nmKTP激光常常用来治疗浅表色素性疾病或毛细血管扩张,长脉宽的KTP激光(毫秒级)也能激活细菌中的卟啉,也可用于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其脉宽越宽对皮疹的清除率和皮脂腺分泌的抑制率就越好,并且还能有效作用于皮损周围的微血管。

脉冲染料激光(PDL,585nm或595nm)能激活细菌的内源性卟啉,也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的血红蛋白,因此兼具有抗菌和抗炎症的疗效,但是一项随机的对照研究显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之间在皮损数量和皮脂产量上都并没有差别,但是这种激光能有效作用于毛囊和皮脂腺周围的微血管,对痤疮后炎性痘印的消除是有效的。

果酸主要来自水果,为天然的有机酸,体外果酸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625%-0.125%,因此临床使用的20%以上的果酸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去除异常角化的角质形成细胞,纠正毛囊上皮角化异常,使毛囊漏斗部引流通畅,皮脂顺利排出,达到治疗目的。

3皮脂腺结构及功能的治疗

皮脂在痤疮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针对皮脂腺治疗以减少皮脂分泌或者减少皮脂流出都能改善痤疮,并能达到长期缓解的目的。光动力治疗最为有效。光动力治疗主要是予以氨基酮戊酸(ALA)或氨基乙酞丙酸甲酷(MAL),被细胞摄取后转化为原卟啉IX,予以适当波长的光照射后产生单态氧,后者可以有效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破坏皮脂腺,减少皮脂分泌。不良反应包括红斑、结痴、疼痛和色素沉着。对光动力治疗的光源有红光,脉冲染料激光,脉冲强光等,临床选择上存在一定的争议。另外,可以用于局部治疗的光敏剂还有吲哚菁绿(ICG),吸收峰在805nm,可以优先聚集在皮脂腺。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激发吲哚菁绿治疗痤疮,一次治疗就可以有效破坏肥大的皮脂腺,疗效维持10个月,且没有任何不适和不良反应。短时间封包吲哚菁绿(5或15min)后进行光动力治疗,就可以观察到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皮疹变平,痤疮丙酸杆菌减少,皮脂腺分泌明显减少,作用时间可以持续到2个月左右。其作用的原理主要是产生光动力和光热效应,对痤疮丙酸杆菌和皮脂腺单位都有效。

另外一些针对抑制皮脂腺功能的设备有长波长的近红外和中红外的设备(主要为非剥脱性点阵激光),通过冷却表皮,将热传导到真皮上部以破坏皮脂腺,从而达到减少皮脂腺分泌的作用。长波长中红外的设备,如1450nm半导体激光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通过对皮脂腺发生热解效应来破坏皮脂腺的设备。另外,非剥脱性的1320nmNd:YAG激光和1540nmEr激光,也能有效的缓解痤疮70%以上。

4痤疮瘫痕的治疗

痤疮瘫痕的预防远远比治疗更重要,最有效的预防是在其活动期就积极干预,一旦瘫痕形成,治疗就需要个体化治疗。痤疮瘫痕可分为萎缩性瘫痕和肥厚性瘫痕两种。萎缩性瘫痕一般分为滚石样、车厢样和冰锥样。化学剥脱术,包括果酸,或Jessner溶液对浅表的瘫痕治疗也是非常有效的。对于一些浅表的萎缩性瘫痕,可以采用组织填充术,目前流行的填充剂有透明质酸,多聚L-乳酸和轻磷灰石。浅表的萎缩性瘫痕还可以采用皮下分离术,分离表皮和皮下瘫痕组织,让新生的胶原增生填充萎缩。此外,对于冰锥样的和深在的车厢样瘫痕还可以采用环钻术,切除瘫痕后再缝合或者是采用临近组织进行移植。手术后结合剥脱性激光能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采用剥脱性激光或剥脱性点阵激光(CO2,Er)可以有效的治疗滚石样或车厢样瘫痕,部分临床研究非剥脱性激光包括1450nm,1540nm,1550nm等这些中红外激光对表浅的萎缩性瘫痕也是有效的,但是总体来讲剥脱性点阵激光的临床疗效优于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射频是通过电磁辐射使真皮加热,造成皮脂腺受损,分泌减少,不仅能有效控制皮损,同时也能治疗痤疮后萎缩性瘫痕。双极微针射频和双极点阵射频对萎缩性瘫痕非常有效,临床报道经多次治疗后其疗效可以达到25%-75%的改善。痤疮肥厚性的瘫痕可以采用皮损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5氟尿嘧啶,博莱霉素,外用硅胶敷料等。另外冷冻、浅层X线治疗(放疗)都是有效的。

5结束语

痤疮病程长、易复发、病因较复杂,治疗方法多样,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设备和新的技术手段会相继应用到临床,治疗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和相关设备,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各型痤疮经恰当的治疗病情控制好转后,都应给予巩固治疗。非药物治疗痤疮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周展超,痤疮.激光与光.2007.8.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5.

[3]赵辨.寻常痤疮,中国临床皮肤病学,2010,19.

[4]苏芳,邓慧,钟鸣.激光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3(4).

[5]郭雯,郭建辉,赵丽.E光治疗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0(7).

[6]姚彦,阂仲生.光疗法治疗寻常痤疮新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