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铁大跨连续梁施工关键技术的研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基于高铁大跨连续梁施工关键技术的研讨

黄彪

身份证号码:43012219880422XXXX4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发展,交通等基础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高铁作为我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从高铁大跨连续梁施工关键技术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铁;大跨连续梁;施工关键技术

1、施工前准备工作

1.1工程测量

首先应对施工地区的气候和地质条件做全面调查,了解当地环境特点,根据所得信息做综合评估,再交由设计组制订合适的计划,选定适宜的材料,为工程施工打下基础。一般的桥梁不像高铁桥梁有较多的要求,高铁桥梁要求超高的安全指数和科学构造,且造价也比一般桥梁高很多。所以仅掌握一般的桥梁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调查工地的实际情况,使施工顺利进行。

1.2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时要慎重考虑建设大跨度的桥梁,尽可能避开居民区、国家森林保护区,不仅可减少资金的投入,也可减少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还要避开断层带,以免发生自然灾害,损坏高铁轨道,科学设计轨道,延长高铁寿命。

1.3材料把关

科学的设计能让工程事半功倍,因此,在用材上要小心谨慎,更不能偷工减料,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材料。

2、高铁大跨度联系桥梁施工技术特点

2.1基础工程

2.1.1深水承台

在深水下面,水压能够让孔桩间距减小,从而使承台尺寸相对孔桩而言变大,无疑会增加施工难度。因此木桩在水下施工是不行的,需要使用能够承受水压的工具,如套钢箱,使受水压的影响变小,减小施工难度。

2.1.2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内容主要是大跨径桥梁建设的基础,包括清理底部、钻孔成槽、接头工程、钢筋施工和混凝土浇筑等步骤,为后续工作做好基础准备,所以这个环节的工作也很重要,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进程。

2.1.3大型沉井

沉井是基础工作中要求最为严格的一项任务,沉井对施工工具及下落的物件有很大的要求,须遵从规定的尺寸大小。在大型沉井的施工过程中主要有钢壳沉井加工,基础处理,接高与下沉,安装与浇筑及清基封顶等环节,并会运用相应的助沉措施进行定位及导向,从而制订合理的着床高度与时机。

2.2索塔

2.2.1钢索塔

钢索塔在施工前会在工厂被分为几个批次运送到施工现场,再由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吊装、分节衔接及固定等工作。吊装过程中要选择负载能力适宜的塔式起重机,达到投入最少,负载能力适宜的效果。

2.2.2混凝土

混凝土索塔的施工设施应包括电梯与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将塔柱模型板吊到指定高度,在空中进行位置调整,再对主动支承进行设置,避免塔柱受力变形,同时还应保证索塔的安全性。

2.3上部结构

2.3.1梁段

桥梁的浇筑方式有多种,根据工地的各种因素可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案,主要有悬臂施工法、就地浇筑法、顶推施工法及逐孔施工法等。大跨径桥梁梁段结构的施工主要运用混凝土箱梁加以钢管支架法辅助,对于PK断面的箱梁需运用分块浇筑的方式避免裂纹产生,而整体式箱梁可采用整体箱梁浇筑的方式。

2.3.2斜拉桥斜拉索

在施工桥梁中,斜拉桥、斜拉锁承受的牵引力较大,在负荷很大的情况下就相对较易发生事故。因此,需采用梁端牵引的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桥面吊机与梁端牵引导向装置一体化的设计减少悬臂前端的荷载,进而保证斜拉索弯曲半径。尽管运用此施工工艺能减轻负荷,但并不代表能将斜拉桥斜拉索的材料质量减弱,反之须保证斜拉索的使用性和稳定性,从而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

3、高铁大跨连续梁施工关键技术

3.1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在连续梁施工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它的完成时间能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在高铁大跨度连续梁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一次性浇筑技术,其能够为工程节省时间,如某铁路标段因为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较长,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时间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总结出如下几点:

①混凝土配合比,如果配合比不良可能会使混凝土凝固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阻碍工程进行下一步的安排。

②提升混凝土的生产力和运输能力,在施工期间适当增加机器,提高效率和产量。

③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负责每项工作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尽全力,加快工作效率。如果能达到这些要求,可以使整个工程的工作效率有很大提高,缩短工作时间,提高经济效益,且保证桥梁质量,使其变得更加坚固稳当。

3.2线性控制技术

线形控制是根据每个施工阶段所测量出来的结果进行分析,然后与之前建设模型的预估值进行对比,比较哪些地方有较大的偏差,然后进行重点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下一阶段的施工进行合理的预估和策划。当完成每一个阶段时,都需要重新进行模型的计算、修正,这样对下一阶段的施工起对照作用。在修正过程中,主要是对混凝土、施工周期、混凝土的容量进行修正,然后再与实际测试中的数据,如混凝土浇筑前后的高度变化,梁顶的标高变化等进行对比。为保证梁体的顺利合龙,而且达到无砟轨道铺设精度的要求,就必须采用线性控制技术来完成。

3.3CRTSⅡ板梁面控制技术

此项技术是箱梁浇筑的难点之一,其难点在于要找平需要精准的数据让机器去判断,但测量精准的数据又是一大难题,无疑又加大了该工程的难度。测量了相应的数据,根据与标准数据的对比结果进行粗平,最后再进行人工收面的整平。粗平能够为整平降低难度,为整平做好基础准备,两者相辅相成,但整平更为重要。在找平过程中,人力找平比机器找平要更加精准,机器在工作中常会出现一些系统问题,导致在找平过程中出现误找的现象。最后的工作就是用一把4m的靠尺进行刮面检测,直到最后的检测测量结果和标准数据能够相符为止。

3.4连续梁转体施工技术

桥梁能否正式运转还要经过关键性环节,即桥梁的试转。这是为了检测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全面检查转体组织系统、牵引动力系统、防倾保险系统是否状态良好。对转体系统进行各项初始投资的采集,测试启动、正常转动均需经过测量和监控人员之手,包括停转重新启动及点动状态的牵引力、转速等施工控制数据,建立转动角速度、梁端、梁端转动线速的关系度也离不开这些专业人员。这些过程都是为了在桥梁正式转体前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只有提供转体速度的依据,才能保证转体顺利运转。线轴偏差主要根据试转结果和点动千斤顶调整,需要循环反复测量数据直到转体轴线精确。

3.5钢梁调整与合龙

在调整钢梁时,可在悬臂安装到前方桥墩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如前支点在横向方面的偏移量较大,则可在未开始起顶时进行调整,使其复位;如果是纵向方面的偏移量较大,则可利用温度差或高温进行调整到位。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调整过程中要保证整个螺栓紧密,否则可能在平移调整过程中出现因受力问题导致主轴曲折的现象。钢梁合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悬臂的长度,合龙端挠度,转角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高铁大跨度连续梁施工过程中,合龙点较多,因位置不一,受温度影响大,安装荷载、索力偏差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使钢梁合龙更加困难,需要掌握其精准位置,对整个工程质量有保证。

结束语:

未来高铁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高铁大跨度桥梁技术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进步,电子化、机械自动化的日益成熟会促进高铁大跨度桥梁技术的成长。需要严格遵守规定,认真负责完成工作中的每一步,对建设工程的质量有保证,能够为人民群众安全提供保障,提供更快、更舒适、更安全的交通方式。

参考文献:

[1]杨阳.大跨度钢箱梁悬索桥加工制造精度控制[J].建筑技术,2017.

[2]刘芳平.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孔道摩阻系数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2015.

[3]王华.大跨度钢桁架不同复杂工况下双机抬吊施工方法[J].建筑技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