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孔丽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2
/ 2

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孔丽君

孔丽君

山东永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000

摘要:混凝土现浇筑工作作为房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提升房屋质量安全,增强房屋适用性和耐久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裂缝的控制也成为混凝土现施工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性难题之一。现场施工人员和工程负责单位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对裂缝产生的机理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从优化配比设计、选用合适的水泥材料、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和配合比等方面防止裂缝的产生,从而为房屋建设提供更加完备的技术支持。另外,工程施工单位更应该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针对性地在现浇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控制技术减少或规避裂缝的产生和出现。本文探讨了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

关键词: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原因;技术控制策略

随着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普及使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难度有所增大,对现浇混凝土加以分析,主要裂缝由应力裂缝、塑性裂缝、结构裂缝等几种。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主要原因则分别为设计不合理、配料质量与配比因素、施工操作不规范、环境因素影响等。基于此,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平面布置应科学合理,构件厚度应严格控制,强度等级的选择要适宜,并加强配筋设计。

1房屋建筑现浇筑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

1.1荷载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混凝土会因受到结构上的次应力及荷载而产生荷载裂缝,也可以将其称作是由于次应力及直接应力的影响而产生的裂缝。其中的次应力及直接应力主要包括重力及其他外作用力。通常是由于这些力作用于某一个部位时导致部位开裂现象,并且进一步产生裂缝。

1.2自身收缩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还未参与施工的混凝土是一个由固、液、气三种状态共同组成的假固体,里面会包含一些没有水化过的水泥,因此,这些水泥颗粒在施工前会吸收周围的水分,从而导致混凝土中部分结构的水分散失,使得体积变小,从而导致收缩裂缝的产生。正是这个原因,混凝土裂缝中的收缩裂缝主要呈现出内部收缩小、表面收缩大的现象,表面的收缩也会因内部混凝土的影响而受到一定的拉力,一旦这种表面拉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力极限,就会产生收缩裂缝。

1.3温度变化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自然界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混凝土也不例外,当外界环境或混凝土结构自身发生温度变化时,混凝土会随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形状的变化,但由于混凝土自身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因此会产生抗力阻碍形变的发生,一旦这种变化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力强度时,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主要会因冬季施工、水化热、施工环境温度较高、蒸汽养护不当,混凝土新旧接缝处理不当等因素造成裂缝的产生。

1.4方向位移或基础不均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会因为方向位移或基础不均等原因使得自身产生一定的附加应力,这种附加应力一旦超过混凝土自身的抗应力强度,地基就会产生不均沉降,使得结构的负载差异变大、新旧建筑间的不均沉降以及地基冻胀等现象发生,这些现象发生的最终结果便是混凝土出现裂缝。

1.5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混凝土自身具有碳化作用,这种碳化作用会破坏周围钢筋表面的氧化膜,从而引起周围钢筋的锈蚀,锈蚀的钢筋会反作用于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引起混凝土保护层的开裂及脱落,从而引起其他形式的混凝土裂缝现象。

2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技术控制策略

2.1设计方面的控制

设计过程中应遵循混凝土荷载方面与对应的要求相符合的原则,若出现设计荷载超出了规定范围就应相应的根据楼板相关要求进行合理计算后确定准确数据。在进行底模支撑回填土的时候,保证对应的回填密度,以此防止现浇混凝土的楼板在支撑方面出现的沉陷问题。在现浇混凝土方面要保证上下楼层模板的支撑位置一致,不能出现较大的偏差,保证对应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减少施工荷载对楼层相关方面的影响。

2.2原材料和材料配比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裂缝就是由于原材料以及材料配比上面的不合格所引起的。所以施工人员在准备阶段,对原材料进行选取的时候,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原材料的质量加以保证。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购买之前要对工程的大概情况有所了解,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标准的原材料,在这其中要着重考率水和水泥的比例,此外在选择沙石作为原材料的时候,还需充分考虑各种材料都达到了规定要求。其次,能够根据建筑的具体需求,选择适合建筑工程具体情况的建筑用添加剂,以及建筑施工人员要对补偿收缩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保证该技术可以在工程需要的时候得到及时的应用。

2.3施工过程的控制

在正式动工开始现浇混凝土的时候,对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技术应该从运输、浇筑和拆模这三个方面入手。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的运输工作要注意避免坍落度变化、水泥浆流失、分层离析和产生初凝等情况的出现。振捣混凝土的时候,现浇混凝土垂直卸料的自由落差不能超过2m,既不能漏振也不能过振。浇筑的高度一般不能大于3m,一旦超过3m,就要采用成组串筒的方式来完成现场浇筑。一直振动至基本石子不再沉降和掉落,浇筑面上也不再冒气泡的时候,浇筑工作就完成了。最后一步的拆模工作也应该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按照模板和支架的拆除顺序和相关的安全措施来依次进行。拆除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混凝土表面和棱角的保护。底模和支架必须要在现浇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时候才能进行拆模处理。

2.4环境方面的控制

在外界环境与现浇楼板相接触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后续阶段,对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技术也要从温度和湿度这两个方面入手。温度和湿度的有效控制是解决现浇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关键。由气候温度的大幅变化引起的混凝土施工裂缝,在面积相对较大且温度变化比较剧烈的房屋建筑上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因此,不仅施工时就要把现浇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相应的范围之内,投入使用前还要时刻关注气候的转变,尽量减少或避免在极端天气下施工,防止温度的变化对现浇混凝土产生影响。现浇楼板时的温度很高,所以就要定时地往混凝土中浇水,保持混凝土内部适度的湿度。浇筑完后的12h内还要注意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覆盖保湿的养护工作,防止现浇混凝土的结构表面因失水而硬化膨胀,因流水而冻结收缩,最终造成裂缝的出现。

2.5混凝土的定期养护

一项工程建造完成的标志不仅仅限于工程作业的完成,还要体现在工程期间对于工程建造的定期护理。养护工作是在工程建造时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很多工程因为忽视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导致房屋建筑在还没有使用一定时间,就出现质量的各种问题。因此,我们要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其工作的内容就是,对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差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混凝土在施工期间其湿度与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针对天气等不可控制的因素,施工人员要将计划方案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避免混凝土在施工后出现裂缝等情况的发生。

总之,现浇混凝土不仅施工方便,浇筑灵活,还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提升了工程建设质量。对现浇混凝土施工的裂缝问题予以解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在现浇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控制技术减少或规避裂缝的产生和出现。

参考文献:

[1]刘建.基于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技术[J].山西建筑.2015(32)

[2]刘剑利.关于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技术控制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15)

[3]王腾.关于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技术控制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7(02)

[4]尹向洲.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产生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J].居舍.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