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评价唐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评价唐莉

唐莉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冠心病的64例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64例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下的心肌缺血阳性率以及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均远远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提升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具有推广应用的实效性。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此次样本研究对象都是收录于来我医院治疗冠心病的64例患者,对比分析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诊断效果。现进行具体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参与此次样本分析对象都是收录于来我医院治疗冠心病的64例患者,收入时间范围控制在2016年12月-2018年1月,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0例;最高年龄74岁,最低年龄46岁,中位年龄(61.7±3.9)岁;最高病程8年,最低病程1年,中位病程(4.7±1.4)年。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②有造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64例患者各项检验资料都都满足此项样本研究需要。

1.2方法

64例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并放松心情,使用北京麦迪克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常规心电图机进行检查,型号为DigitalECG-12LEAD,增益为每毫伏10毫米,纸速为每秒25毫米,并对ECG基线的平稳状况进行准确的记录[1]i。动态心电图检查时使用北京麦迪克斯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动态心电记录分析系统,型号为MEDEXMAECG-200,进行心电变化的24小时连续监测,使用模拟导联进行十二通道的全时段记录,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在分析后进行核验[2]。

1.3观察指标

监测64例冠心病患者经不同检测方法下的心肌缺血诊断阳性率,同时监测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包括:a.房室传导阻滞;b.房性心律失常;c.室性心律失常;d.短阵室上速。

1.4统计学方法

将64例冠心病患者的样本数据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此次样本分析,选择χ2检验,以%形式表示出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情况、心律失常的诊断情况,P呈现出小于0.05的最终结论,拥有讨论价值?

2.结果

2.164例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情况

64例冠心病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率远远优于经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二者相比动态心电图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论,探讨分析有效,见下表(1)?

表(1)64例患者心肌缺血诊断情况的比较[n(%)]

3.讨论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类型,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属于慢性疾病中的一种,严重影响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加以治疗干预,以此防止病情的蔓延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冠心病的早期治疗愈发彰显出重要性[3]。现阶段,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是采取病情控制的形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影响病症的确诊,也为后期治疗活动的开展争取更多的时间。冠心病诊断最为有效的方式即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但是由于此种诊断方法的成本较高,一些医院难以负担,因此广泛采取心电图诊断的形式。常规心电图诊断不仅操作简单,同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患者心电活动的监测,充分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运行情况,但是此种监测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弊端,难以掌握患者动态心电情况[4]。因此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能够弥补常规心电图诊断中存在的不足,对患者的心电变化情况进行24小时的监测,能够掌握患者心肌缺血的具体情况以及心律失常的表现形式。经过临床诊断结果证实,动态心电图诊断相比较常规心电图诊断更具有优势,诊断准确率更高,同时在心率失常的诊断中,诊断结果更加细致具体,有利于在根本上提升诊断效果,为冠心病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5]。

此次样本分析中,64例冠心病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阳性率93.75%(60/64),房室传导阻滞59(92.19%)、房性心律失常61(95.31%)、室性心律失常58(90.63%)、短阵室上速60(93.75%)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阳性率79.69%(51/64),房室传导阻滞50(78.13%)、房性心律失常49(76.56%)、室性心律失常46(71.88%)、短阵室上速45(70.31%),二者相比,动态心电图诊断形成明显的诊断优势,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与赵小瑞,桂丹等人[6]的研究成果大体一致。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提升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具有推广应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夏国宏,郑争达,杨海燕.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2):354-356.

[2]隋鑫,赵东旭,金慧鹏,等.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医学信息,2016,29(17):364-364.

[3]杨法,苏明兰,李小珠,等.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1):172-174.

[4]时莉,郭玫.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外医疗,2017,36(6):187-189.

[5]韩会来,秘嘉伟,段丽丽,等.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90).

[6]赵小瑞,桂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J].人人健康,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