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周世然陈凯陈志刚李立东

海安市人民医院江苏海安226600

摘要: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6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5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6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对比内同包括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参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针对于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缩短,同时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提高,值得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骨科;创伤感染;临床效果

骨科创伤感染属于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病症,长时间的疼痛感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感染后易引发多种恶性疾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有鉴于此,本文特选取于2016年6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6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5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6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中存在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1例,其年龄在25~71岁之间,其平均年龄在(47.9±21.5)岁。参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4例,女性患者为12例,其年龄在28~69岁之间,其平均年龄在(46.9.8±20.4)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均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经成功取得患者的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所示。

1.2.1参照组:参照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彻底清洗后,依据患者的个人情况不同,对患者的敷料进行更换。同时,对患者的感染创面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针对于感染面积较大的创面使进行引流条处理。定期对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待到患者的肉芽生长后,对患者的创面进行缝合[2]。

1.2.2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在创面清洗后,采用透明薄膜对创面进行覆盖,使用负压进行吸引,一周后,取出敷料以及负压引流材料,对患者信息病原学检测,观察肉芽生长程度,生长程度较好的患者进行缝合,生长程度不足进行第二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3]。

1.3观察指标

依据两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对比其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将创面愈合时间分为三个等级:小于20天,小于30天,30天以上。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等级。显效为创面愈合未发生感染,无需敷料覆盖,有效为:创面面积显著缩小,需要进行敷料覆盖。无效为:创面为愈合,且加重皮肤出现坏死。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统计学意义分析

针对两组患者采用治疗方法,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分析,使用卡方值分析计数资料,P<0.05时,临床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对比

依据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对比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参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数据对比

3.讨论

骨科创伤感染在临床医学中属于常见疾病,为患者的正常生理活动带来一定的阻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主要应用症状为创伤愈合、烧伤治疗以及骨髓炎等[4],其治愈时间相比于常规治疗方法相对较短,同时通过减少换药的方式为患者节约了经济成本,抑制大量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患者的个人免疫能力[5]。本文主要研究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于2016年6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6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敷料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对比其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为: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参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中的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宏亮,李士春,云才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6):21.

[2]张莉莉,彭晓容,张文凤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98-100.

[3]陈少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9):1386-1387.

[4]高伟,高堪达,李夏等.水刀病灶清除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19(5):399-403.

[5]方艳君,张雪.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6):1167-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