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徐久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徐久坤

徐久坤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中医院外科黑龙江富裕161200

摘要:一般手术后切口感染是手术患者中最常见的院内感染和并发症之一。一旦感染,就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而更严重的患者可伴发败血症,病死率极高,临床分析后,有多种原因可导致切口感染。

关键词:普外科;切口感染;对策

引言:手术切口感染是手术患者中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占外科医院感染的8.00%至40.00%。患者长期住院,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给患者带来了许多直接和长期的并发症。为了解我院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了给予相应的关注并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本研究分析了一般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预测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客观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提供客观证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至2011年,共有7,000名外科手术患者接受了普外科手术,其中包括0.96%的切口感染,67例,男性45例,女性22例。他们都符合卫生部卫生部的要求,并编写了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验的诊断标准是手术切口变红,肿胀和发热,疼痛持续加重,并且有压痛,手术切口具有浅脓性混浊液和培养的病原体。

1.2切口感染标准。在术后切口中观察到发红,肿胀,疼痛和局部发热,白细胞计数显着增加,在早期阶段,需要硬结和脓性渗出物去除针。脓肿形成后有一种波动感,并且在穿刺时出现脓液或穿刺,拔除切口脓液后,切口阴部反复出现小脓点,电缆溢出的头部被指定为切口感染。

1.3方法。

1.3.1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对2007年至2011年医疗记录数据的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年龄,医疗顺序,切口状态和停留时间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记录。

1.3.2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单因素分析P<0.05的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OR值表示危险因素和医院感。

1.4护理对策。(1)增强体质,增强手术前的抵抗力,如果病人不是紧急外科医生,他可以根据护士的方法改善他的身体素质并增强他的抵抗力。术前护士指导患者进行运动,同时控制患者的饮食,保证日常营养供应,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2)建立良好的手术环境。在手术前彻底清洗患者,以防止细菌和病毒进入手术室以确保手术室清洁,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穿着的衣服必须消毒。医务人员必须在手术室内进行无菌处理。手术过程中减少病人数量,手术后消毒病人的切口(3)感染预防。护士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预防感染和感染控制工作,做好换药时的无菌操作,做好排水管理工作,确保在使用期间引流管处于使用状态,避免不安全引流。知情的患者要观察引流管,床上应该找人帮忙,患者家属也要注意,防止引流管脱落;(4)饮食控制。手术后,病人必须控制饮食,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能吃一些重的食物,并减轻肝脏负担。染色的相关强度,OR置信区间使用95%。

2病理分析

2.1患者年龄与切口感染率的关系。在感染患者中,老年人和儿童的切口感染率较高。分析的原因是这与年龄相关的老年患者之间的自我抵抗关系开始下降,但由于自身免疫的生理功能,这些患儿没有发育。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在临床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系统,尽量减少细菌侵入性操作,尽量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感染。

2.2切口感染与手术类型的关系。在伤口感染中,II类手术的感染率为2.59%。III级手术感染率为3.70%,感染机会仅为1级手术的0.33%。因此,II类手术和III类手术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预防目标,对于这个高风险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制定适当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感染的发生,例如,实施有针对性的监测管理可以有效控制II级和III级手术切口感染。

2.3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从手术室环境条件来看,手术条件差的非层状手术室手术容易发生手术切口感染,从外科医生的无菌技术角度来看,无菌操作并不严格执行,切口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从手术季节开始,在夏季手术中,手术切口更容易感染,从术前准备的角度来看,根据术前准备规范严格执行各种类型的手术腔。

3讨论护理对策

3.1一般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切口感染包括生物学和非生物学因素在整个围手术期存在,是一项多因素综合因素结果,本研究发现:1术前因素。BMI高的肥胖可能会因肥胖而影响手术,延长手术时间。同时,单位组织的供应量很小,容易形成死角。因此,感染的机会显着增加。由于不方便的流动性,肥胖不利于卧床休息。血液循环会增加感染的机会。肥胖患者容易切开脂肪液化,坏死和积液,从而容易引起继发感染。再加上目前使用电刀分开切口,高温会使组织碳化汽化,达到切开目的,加重脂肪液化。因此,肥胖患者在腹部时尽可能与尖锐分离,禁用钝器解剖或电刀进腹。基础疾病的存在使得人体免疫力低下,防御功能低下,切口感染率增加,如糖尿病,糖尿病免疫系统下降,高血糖环境容易导致组织水肿,有利于细菌生长,导致切口裂开和感染。同时,糖尿病可以减少成纤维细胞的形成并影响切口愈合。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加强围术期血糖控制。大多数急诊手术加上腹膜炎,脓性分泌物很容易污染切口;其次,紧急手术不可能做肠道准备,在这种情况下,胃肠道的开放更可能污染切口;第三,一些肠梗阻或长期禁食的急诊科患者出现肠道细菌移位,术中减压肠道可能导致肠道内容物直接污染伤口。第四,急诊手术主要由初级医生完成,手术技巧和切口保护经验相对不足。因此,急诊手术必须严格掌握急诊手术的适应证,避免术前准备不足,匆忙手术。准备皮肤长时间手术,细菌增殖。夏季高温多湿,汗水分泌增多,而且由于现代病房大多采用空调,病房通风不良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2术中因素。手术延长1小时后,感染率可增加1倍[5]。主要原因包括伤口表面细菌数量增加;长时间暴露,干燥和受伤组织拉伸;伤口表面缝合增加,凝血和出血点以及局部抵抗力。下降;手术时间过长会使操作者疲劳,组织缝合造成组织坏死过于致密,缝合反应可引起切口感染。非主外科医师在切口缝合过程中,由于残存死腔的存在,同一部位反复进针出针,皮下组织残余线结过多,皮肤切口时由于切口不良,打结过紧等缺陷,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显着增加,因此手术切口缝合技术也是影响切口愈合的一个明确因素。

3.3术后因素。长时间住院交叉感染可能会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

3.4一般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伤口感染涉及多种因素,应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措施:1术前护理对老年患者应提高警惕,术前评估及充分准备,积极治疗其各种合并症,尽量改善全身情况,增加抵抗力等减少伤口感染。如果可能的话,进行平面手术。对于正在进行选择性手术的患者,如条件允许,尝试选择温度适宜的季节;同时要注意病房的通风和温湿度调节,定期清洗空气过滤器和空气净化器过滤器。缩短剥皮操作时间。2手术中,较厚的脂肪层不宜使用电刀,或使用电刀调整电刀强度,缩短电刀与皮下组织的接触时间;手术后,缝合腹膜并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失去活的脂肪组织被冲走[6];在缝合过程中切口对齐,不留下死腔,适当的缝合间隔,适度的缝合张力,必要时缝合减少;皮下纱布引流可用于24小时后肥胖的患者。拔出。提高外科医师的专业技能和技术水平,降低手术创伤程度,参与明确手术人员分工,并与外科医生密切合作,以便进行手术以缩短手术时间。3手术后,补充能量,白蛋白,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

结束语

普外科手术后手术切口感染是手术治疗中的关键预防并发症之一。应严格控制和消除可能导致切口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如改善手术室条件,建立标准层流手术室,合理使用等。标准化的无菌操作和其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沛远.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8).

[2]刘党胜,苗慧霞.浅谈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2)

[3]杨静波.普通外科中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相关处理[J].中外医疗,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