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吞咽功能评估及综合康复治疗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早期吞咽功能评估及综合康复治疗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

王原原

海洋石油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天津300452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并给与患者相应康复训练治疗对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患者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312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治疗和相应护理措施,对于疾病导致吞咽障碍且符合鼻饲营养指征患者给予鼻饲饮食;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评估病人吞咽障碍程度并在患者评估的吞咽功能等级基础上分别指导患者进行专业性康复治疗包括吞咽相关肌肉和反射的训练、食物摄入训练以及应用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的变化从而判断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评估以及相关康复治疗对于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增高,且试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除此之外,患者于住院4周以及出院3月时检测卒中相关性肺炎显示试验组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并据此做出相应恢复治疗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效地降低了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因此这种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卒中相关性肺炎;吞咽功能评估;综合治疗;功能训练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血管病变所引起。该病常见并发症如颅内高压、吞咽困难、血糖异常以及尿路感染等,其中大脑病变引起功能性吞咽功能障碍为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并发症之一。且据相关研究表明,大约30%~70%脑卒中患者同时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1]。吞咽功能障碍不仅为患者进食带来焦虑、痛苦导致营养不良的情况,而且极易引起患者呛咳、误吸从而导致并发症——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发生,是患者发生病情变化、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2]。因此,本次研究旨在探究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评估并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在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效果。现研究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312例患者均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将本次参与研究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分有156名患者。本次临床试验中312例患者中男性164例,女148例;年龄为56~82(61.68±8.56)岁;患者疾病类型:脑梗死198例、脑出血114例;洼田饮水试验分级:1级0例、2级68例、3级86例、4级104例、5级54例。经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吞咽功能障碍等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本次研究的排除标准:(1)公民本身有其他的疾病严重影响本次试验所研究过程。(2)拒绝本次研究的公民。(3)不满足以下纳入标准的患者。纳入标准:(1)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公民。(2)在阅读我院知情书的情况下自愿参加研究并签写同意书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式和基础护理措施,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对于进食障碍患者给予鼻饲饮食,并做好相应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据所评估的各自吞咽功能分级给予相关综合康复治疗,可包括三个方面:肌肉反射训练、进食训练、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3]。基础吞咽训练主要是是通过锻炼患者颊部肌肉、下颌部、舌肌功能以及建立相关条件反射包括咽反射、防御反射等从而达到锻炼患者吞咽功能的目的,减少因吞咽障碍造成的患者误吸、呛咳等现象的发生。具体训练方式包括喉头抬高训练、吸吮训练、舌肌训练、屏气发声训练、空吞咽训练和呼吸咳嗽训练,这些训练应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每天3~4次,10~20min一次,一个疗程持续为四周,以最大程度达到锻炼患者吞咽功能的目的。对于吞咽障碍严重如洼田饮水试验达4、5级患者应尽早进行鼻饲饮食确保营养的吸收,与此同时对其进行体位练习,使患者处于坐位或健侧卧位以减少进食时食物反流及误吸情况的发生。患者进行摄食训练时摄食量应逐渐增加,且进食前后应进行口腔护理已达到清洁口腔增进食欲的目的,同时还能减少口腔感染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经过治疗后,通过判断两组患者实验前后吞咽功能以及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的改变从而评价早期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并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及意义。患者实验前后吞咽功能情况判断采用吞咽功能评分量表(SSA)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9.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评分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及试验组患者患者吞咽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加,且试验后试验组患者吞咽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经过比较后发现,试验组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相比于试验组患者明显减少,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它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脑部血管出现堵塞或破裂而导致大脑损伤。患者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多出现核性受损,延髓麻痹而累及吞咽功能,导致患者因舌运动迟缓、吞咽肌肉灵活性降低发生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因此采取相关有效的措施对疾病导致吞咽障碍进行治疗是必要的,以达到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经临床试验后对比发现,患者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并在患者评分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能够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地风险,缩短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适用于临床方面的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万玉鸿,李继珍.早期吞咽功能评估及综合康复治疗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8):3154-3156.

[2]杨华.吞咽功能训练对患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03):81-82.

[3]杨勇,周萍.吞咽功能障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01):26-27.

[4]詹小理,张垣,陈丽莉.吞咽功能训练操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22(0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