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

吴美玲

信丰县人民医院江西信丰3416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年限为2015年4月-2017年4月,符合标准的有104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按照1:1比例,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mg/次米非司酮,n=52)与对照组(12.5mg/次米非司酮,n=52)。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0/52)、82.7%(43/52),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两组子宫肌瘤体积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治疗中,采用25mg/次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不同剂量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患病率较高,多发于30-50岁妇女。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被其忽略,影响最佳治疗时机。以往,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其对保留生育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促使药物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米非司酮是常见抗孕激素药物,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临床上针对米非司酮的具体用量仍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为深入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10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年限为2015年4月-2017年4月,符合标准的有104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按照1:1比例,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2例。研究组年龄26-58岁,平均(38.0±4.0)岁;对照组年龄27-57岁,平均(38.8±3.9)岁。研究组病程2-12个月,平均(5.4±1.3)个月;对照组病程2-11个月,平均(5.3±1.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正式启动。

1.2方法

对照组:12.5mg/次米非司酮口服,自月经第1d开始,睡前服用,1次/d。持续治疗90d。

研究组:25mg/次米非司酮口服,自月经第1d开始,睡前服用,1次/d。持续治疗90d。

两组所用米非司酮均为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50302。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①观察两组就诊时、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子宫肌瘤体积采用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半径a、b、c计算,即为0.523×a×b×c[1];②以子宫肌瘤体积变化评定临床疗效:以治疗后体积缩小30%以上(包括30%),为显效;以缩小10%-29%,为有效;以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2]。

1.4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均用()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两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当前,临床上尚未具体明确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多数患者发病早期会出现明显痛经、不孕、流产等现象;一旦肿瘤生长位置较低或体积较大,会给直肠或膀胱造成压迫,使大小便受到影响[3]。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子宫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但多数患者术后会提早出现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且不能满足其生育需求。这就需要选择恰当非手术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

米非司酮是常用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为新型抗孕激素药物,孕激素拮抗作用较强,能对肿瘤的生长进行抑制[4]。而且,米非司酮经由口服后,能结合P受体,改变P受体结构上的DNA结合区,从而对P作用进行竞争性抑制,阻断孕激素的作用。而且,米非司酮还能对排卵进行控制,发挥抑制肌瘤生长的作用。但是,临床上针对米非司酮剂量选择仍存在较大争议。

本研究分析了12.5mg/次与25mg/次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7%,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5]。由此可知,在子宫肌瘤治疗中,采用25mg/次米非司酮治疗,能获得较12.5mg/次米非司酮更为理想的效果。此外,治疗后,研究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25mg/次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剂量。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治疗中,采用25mg/次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剑兰,宋美兰,封全灵,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循证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7):4574-4576.

[2]金秧秧.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90例临床疗效分析[J].海峡药学,2015,27(4):172-173.

[3]李丽.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5,55(29):94-95.

[4]谢漫漫.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67-68.

[5]朱婷,张天铭.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8):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