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原因及相关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原因及相关因素研究

胡晓辉

胡晓辉

黑龙江省伊春区妇幼保健站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53000

摘要:目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原因以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收的3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分析研究,对患者的致病原因和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主要病例年龄在40至59岁阶段,占总数的53.33%,各年龄段患者的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发病季节患者病例数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出血方式中黑便患者数量最多,占总数的56.67%,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患者的致病原因分析如下,有为31.67%是因为十二指肠溃疡,20%是因为胃溃疡,16.67%是因为胃癌,15.00%是因为复合性溃疡,6.67%是因为糜烂出血性胃炎,5%是因为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3.33%是因为门脉高压性胃病,1.67%是因为食道癌。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繁多,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降低该疾病发生率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病原因;相关因素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tiologyandrelatedfactorsofacute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Methods:300patientswithacute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receivedfromJanuary2013toJanuary2015wereanalyzedandanalyzed.Thecauseofdiseaseandrelatedfactorswereanalyzedstatistically.Results:allpatients,majorcasesattheageof40to59yearsold,accountingfor53.33%ofthetotal,theproportionofpatientsofallageshas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incidenceofpatientswithseasonalnumberofcases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numberofpatientswithbleedingintheblack,accountingfor56.67%ofthetotalresults.Therewerestatisticaldifferences(P<0.05);analysisofcauseswereasfollows,for31.67%becauseofduodenalulcer,20%becauseofgastriculcer,16.67%forgastriccancer,15%becauseofcomplexulcer,6.67%isbecausetheerosivehemorrhagicgastritis,5%foresophagealandgastricvarices,3.33%becauseofportalhypertensiongastropathy,1.67%foresophagealcancer.Conclusion:acute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duetovariety,developgoodhealthyeatinghabitsisthekeytoreducetherateofoccurrenceofthedisease.

Keyword:acute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pathogenicfactors;relatedfactors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急症,发病率高,根据统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占年总住院患者的0.1%,死亡率是10%左右[1]。十二指肠和胃溃疡、粘膜糜烂是主要病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症状和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等有直接关系。此次我们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和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有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对3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符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标准[2]。有180例男性,平均年龄(49.9±14.7)岁;120例女性,平均年龄(55.1±15.7)岁;排除合并其他出血疾病者、精神系统疾病者以及哺乳期和妊娠期女性300例患者均对本组研究表示知情同意。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指引其独立完成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其内容包括患者发病时间、致病因素等,依据调查问卷结果向医护人员询问,并进行相关病例查询予以确认。最后,对全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获得结论。本次问卷回收率是100%。

1.3统计学方法对本组全部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x±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部患者中,主要病例年龄在40至59岁阶段,占总数的53.33%,各年龄段患者的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发病季节患者病例数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出血方式中黑便患者数量最多,占总数的56.67%,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患者的致病原因分析如下,有为31.67%是因为十二指肠溃疡,20%是因为胃溃疡,16.67%是因为胃癌,15.00%是因为复合性溃疡,6.67%是因为糜烂出血性胃炎,5%是因为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3.33%是因为门脉高压性胃病,1.67%是因为食道癌。

3讨论

此次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危险因素中的年龄、发病季节和其他因素进行了探讨。①本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年龄的主要分布范围是40~59岁之间,其所占比例高达53.33%。经原因分析可知,青壮年是二十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等疾病的好发人群,而胃癌等疾病则多见于中老年人群。②研究中,季节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无明显关联性[3]。③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快速,青壮年的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因此法律也有所提升,平时的情绪起伏较大,也比较容易引起发病[4]。

患者的致病原因分析如下,有为31.67%是因为十二指肠溃疡,20%是因为胃溃疡,16.67%是因为胃癌,15.00%是因为复合性溃疡,6.67%是因为糜烂出血性胃炎,5%是因为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3.33%是因为门脉高压性胃病,1.67%是因为食道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程度和患者的年龄呈正相关性,年龄越大,则患者的病情越重。因此,医护人员对于高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快速诊断和治疗[5-6]。防止患者出现各种不良预后[7-8]。当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式以口服止血药物为主,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结合配型输血、纠正水电解质、调整酸碱紊乱、抗感染等措施。治疗的时候应该进行隐血试验,掌握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整方案,让患者尽快的康复。

综上所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原因主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癌、复合性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等,40~59岁人群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发人群,其主要出血方式为黑便。临床中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表现来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让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降低,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何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20例诊断和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7):38-39.

[2]郝建,李艳丽.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6):52-54.

[3]兰善迪.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5):94-95.

[4]郑群,吴群英.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心理调查及护理干预[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155-157.

[5]陈国胜,薛绮萍,吴爱娟,等.老年消化性溃疡346例胃镜及临床特征.江苏医药,2014,40(18):2147-2149.

[6]缪元慧,周东,梁正毅.老年性消化性溃疡768例胃镜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6):1774-1775.

[7]王自启.老年消化性溃疡89例胃镜及临床特点分析.中國医药指南,2014(27):176-177.

[8]詹立国.老年性消化性溃疡62例临床及胃镜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