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骨水泥和止血带对膝关节置换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3

探讨骨水泥和止血带对膝关节置换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王瑞阳

佳木斯市中医院15400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水泥和止血带对膝关节置换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从2015年4月—2017年3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30例。在置换时,对比组行骨水泥止血,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对实验组行止血带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时间的变化,并收集记录相关数据。结果骨水泥置入60min、120min时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值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变化更为明显。骨水泥置入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骨水泥置入后在均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时间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在180min时,两组基本恢复正常。相对于对比组,实验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更高、纤维蛋白原更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更短。结论骨水泥可提高膝关节置换患者凝血功能的状态,止血带可进一步加剧这种高凝状态。

关键词:骨水泥;止血带;膝关节置换;凝血功能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bonecementandtourniquetoncoagulationfunctioninpatientswithkneereplacement.Methodstheobjectofthisstudyistoselect60patientswhoreceivedkneereplacementfromApril2015toMarch2017.The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randomlypidedintotheexperimentalgroupandthecontrastgroup,30casesineachgroup.Onthebasisofcontrastgroup,hemostasisoftourniquetwasperformedontheexperimentalgrouponthebasisofthecontrastgroup.Toobservethe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fibrinogen,prothrombintime,changesoftheplasmaD-twolevelofD-dimer,thrombintimepartofthetwogroupsofpatients,andcollectrelevantdatarecords.Resultswhenthebonecementwasimplantedat60minand120min,theplasmaprothrombintimeintwogroupswasshortene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andthechangeintheexperimentalgroupwasmoreobvious.Beforeandafterbonecementimplantation,twogroupsofpatientswithplasmaD-twodimer,fibrinogenafterimplantationinbonecementwereincrease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nosignificantchangesinthetwogroupsofpatientswith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thrombintimeactivation,therewa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twogroupsofpatientswith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fibrinogen,prothrombintime,plasmaD-twolevelofD-dimerandthrombintimewereinanormalrange.At180min,thetwogroupswerebasicallyrestoredtonormal.Comparedwiththecontrastgroup,thelevelofplasmaD-twopolymerintheexperimentalgroupwashigher,fibrinogenwasmore,andtheplasmaprothrombintimewasshorter.Conclusionbonecementcanimprovethestateofcoagulationfunctioninpatientswithreplacementofkneejoint,andthetourniquetcanfurtheraggravatethehypercoagulablestate.

[Keywords]bonecement;tourniquet;kneereplacement;coagulationfunction

在临床上,治疗膝关节严重骨性关节炎最有效的手段是采取膝关节置换术。行膝关节置换术,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凝血功能,有利于减少出现量,扩大术野,方便医师的操作[1-2]。止血的方式主要有骨水泥止血和止血带止血,两者均是通过提高患者的凝血功能实现止血的。为了论证上述观点,该试验研究选取了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6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5年4月—2017年3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30例。在置换时,对比组行骨水泥止血,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对实验组行止血带止血,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56~82岁,平均64.8岁;合并有高血压患者14例,糖尿病患者12例,冠心病患者5例。所有患者的凝血功能正常。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实验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所有患者知情同意[3]。

1.2方法

对比组的患者,在术时行骨水泥;实验组患者,在术前于大腿上1/3处使用止血带,然后,然后行骨水泥。收集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时间的变化。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有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D-二聚体含(D-D)、凝血酶时间(TT)[4]。

量变化。

1.4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用(±s)表示,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数据差异的比较采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

2结果

骨水泥置入60min、120min时组内比较,实验组和对比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值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变化更为明显。骨水泥置入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骨水泥置入后在均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在骨水泥置入180min时,两组基本恢复正常。相对于对比组,实验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更高、纤维蛋白原更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更短。

3讨论

单体危害一直限制着骨水泥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随着骨水泥技术的发展,骨水泥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步增加,相对于单体对人体的危害,骨水泥固化后残留单体对材料特性、聚合作用程度的影响更值得去研究[5]。骨水泥完全凝固后,会残留3.3%单体,经24h会减少0.6%,随着单体残余量减少,骨水泥硬度将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6]。雷光华认为:尽管骨水泥对凝血系统会产生一些列的影响,但主要作用于外源性凝血系统,对内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微乎其微[7]。在该组实验研究中,骨水泥置入60min、120min时组内比较,实验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为(10.51±6.13)、(12.08±7.03),置入前20min时为(12.25±6.47),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值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浆凝血酶原时间为(10.01±6.03)、(10.71±4.09),置入前20min时为(12.45±5.4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值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比组相比,实验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值的缩短更为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凝血功能的提高主要是作用于外源性凝血系统产生的,与雷光华的观点一致。相关研究表明,骨水泥只能在短时间内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8],在该实验对比中,骨水泥置入180min时,实验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值为(12.08±7.03),置入前20min为(12.45±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值为(12.18±4.16),置入前20min为(12.45±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时间推移,凝血功能将恢复正常,与上述研究观点一致。

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止血带能能加清晰显示周围组织、减少置换中的出血,非常有利于医师进行手术操作,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Katsumata等学者认为,使用止血带极容易造成老年患者患肢的血液瘀滞,甚至导致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子的形成。而老年人所具有的凝血功能亢进,将使得可能危险因素进一步加剧[9]。在该组实验研究中,相对于对比组,实验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更高、纤维蛋白原更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更短,这说明行止血带患者凝血功能的高凝倾向更加明显。因此,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严格限制止血带的使用,对于患有凝血功能亢进、深静脉血栓、肺栓子的患者最好不要使用。综上所述,在采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严重骨性关节炎的过程中,使用骨水泥和止血带能提高膝关节置换患者凝血功能的状态,使患者的凝血功能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上,减少出血量,扩大术野,方便医师的操作。

参考文献:

[1]王永才,王红川,蒋俊威,等.止血带的不同使用方法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3):346-349.

[2]王俊丰,闻久全,蒋阅,等.膝关节置换术中选择性使用止血带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6):9-11.

[3]尹俊萍,苗海敏,乔国勇,等.膝关节置换中应用骨水泥和止血带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44):8186-8190.

[4]宋宏阁.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不同使用方法的效果分析[D].新乡医学院,2012.

[5]宋玉成,方锐,孟庆才,等.限制性衬垫在老年患者初次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7):2643-2648.

[6]黄海,张喜才.支撑螺钉结合骨水泥填充重建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骨缺损[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4):50-52.

[7]张强,周勇刚,陈继营,等.术中自制临时关节型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J].中国骨伤,2013,26(2):119-123.

[8]王海,邱贵兴,林进,等.抗生素骨水泥对预防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疗效分析[C]//第六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论文集.2013:243-246.

[9]刘恒,文立成,曹永平,等.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周围皮肤麻木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6):882-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