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系统护理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系统护理的应用效果

汪朝霞

长沙市第四医院(介入中心)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系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来就诊的88例实施冠心病介入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取系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实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在掌握患者各项体征的基础上,较为全面的采取应对措施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护理环节的环环把握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系统护理;应用效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进一步使得患者的血管逐渐狭窄或者堵塞,造成心肌缺血、坏死或者缺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不合理饮食、缺乏基本的身体锻炼、大量吸烟或饮酒等,在临床治疗上,常常通过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来使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延长患者的生命[1]。因此,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系统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来就诊的88例实施冠心病介入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4例,在对照组中,男25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3-75岁,平均年龄为(59.2±6.7)岁,实验组中,男23例,女21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4-75岁,平均年龄为(59.5±6.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上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符合实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手术标准。②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无严重药物过敏反应。排除标准:①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不低于7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采取系统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入院护理:在患者进入医院治疗前,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的相关医疗设备、其他护理人员、主治医生、功能区域,并且协助患者进行入院资料的填写,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和抵触感,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和关心。②心理护理:在已经被告知要进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介绍手术过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治疗手段的实施效果以及历年来实施手术后成功的案例,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的病情状况以及采取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消除患者和患者家属内心的紧张情绪,建立对疾病康复的信心[2]。③手术前护理:对患者的各项体征进行监测,并且对患者进行造影剂过敏试验,并且检查患者双侧股动脉和桡动脉的搏动情况。④手术中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监测数据,配合主刀医生的各项指令,共同完成手术过程。⑤术后护理:对患者进行时刻的心率、呼吸、血压的监测,叮嘱患者多饮水,促进尿液的排出和造影剂的排泄,并且观察患者针头穿刺处的周围有无渗血、血肿现象,桡动脉穿刺患者腕关节制动6小时;股动脉患者患侧肢体制动至拔鞘后24小时,观察外周动脉的搏动情况和肢体前端的温度,皮肤色泽等[3]。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其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腹胀、排尿困难、失眠、穿刺部位出血等,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方面。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所收集到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并且用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比较(例,%)

3讨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通过应用特制的带气囊导管,经过患者的外周动脉送到冠状动脉狭窄处,从而通过充盈气囊来扩张狭窄处的管腔,改善血流的情况,并且在已经扩开的狭窄处放置支架预防患者血管再次狭窄病变。这种介入治疗手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良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具有创口小、安全性高、成功率高的特点,而在此过程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护理措施能够大大提高手术治疗的有效性[4],因此,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系统护理的应用效果。

通过本次的观察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对采取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可以较为全面的掌握患者及时的病情数据,从而通过数据来进行预防的诊断和治疗。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能够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手术的方案和相关的知识,了解手术治疗的风险性和有效性,从而树立正确积极的心理状态,同时,对于患者家属能够给予更过的理解,了解其对患者担忧,也进一步的帮助患者家属建立对于风险的接受心理,降低风险纠纷。系统性的护理模式能够在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等每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帮助患者顺利结束手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身体健康,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实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在掌握患者各项体征的基础上,较为全面的采取应对措施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护理环节的环环把握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玲.系统护理干预运用于冠心病介入术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健康之路,2017(9).

[2]韦柳青,肖鑫,覃莹莹,等.全过程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及价值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0):101-104.

[3]刘芳,常芸,吴筱娴.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连续性护理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6).

[4]钱蕾,葛兆霞.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1):1032-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