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曾艳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曾艳彬

曾艳彬

曾艳彬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嗳酸反胃、胃胀纳差的症状积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嗳酸反胃、胃胀纳差的症状积分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9%,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6.6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确切,可协同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在胃酸的刺激下出现损伤性慢性炎症溃疡,以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嗳酸反胃、胃胀纳差为主要症状[1]。在临床上,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以促动力药、抑酸药进行对症治疗,或配合抗生素治疗,但疗效、预后的影响因素较炎。一些研究认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对病情的认知程度等均作为影响疾病转归的因素。对此,为进一步提高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治疗的9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其中男患22例、女患25例;年龄范围36.5~68.7岁、平均年龄(52.2±5.0)岁;疾病类型: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29例;对照组47例,其中男患21例、女患26例;年龄范围34.8~67.6岁、平均年龄(53.5±4.2)岁;疾病类型: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溃疡2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口服多潘立酮片,10mg/次,3次/日;咀嚼吞服铝碳酸镁片,0.5g/次,3次/日;口服奥美拉挫肠溶胶囊,20mg/次,1次/日;必要时,可采取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具体如下:观察评估病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了解患者的疼痛特点、部位、持续时间及诱因等,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为临床治疗而提供依据;休息与活动,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而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适当活动,但应避免过度劳累;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方案,以积极疏导患者的焦虑、抑郁、烦躁等应激性情绪为主;饮食护理,以营养丰富、易消失、刺激性少、清淡的食物为主,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餐方式;保健指导,生活应有规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暴饮暴食及戒烟限酒,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密切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指导,帮助患者消失疾病危险因素,并定期复诊。

1.3临床效果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嗳酸反胃、胃胀纳差的症状积分,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治愈:腹胀、腹痛、暖气、餐后饱胀及泛酸病症消失,消化内镜显示溃疡病灶消失,持续观察半年病情无复发;有效:腹痛、腹胀、暖气、餐后饱胀及泛酸病症减轻,消化内镜显示溃疡面积缩小,病情偶尔复发;无效:消化内镜显示溃疡面积无缩小,病情继续发展;临床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治疗例数×100%[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嗳酸反胃、胃胀纳差的症状积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嗳酸反胃、胃胀纳差的症状积分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原则为巩固临床效果、缓解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发生及整体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采取抑酸剂、促胃动力药治疗;必要时,采取抗菌药物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疗效确切,但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多,需采取护理干预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包括观察评估病情、休息与活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保健指导,可协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协同提高对症治疗效果。汪晓芜[3]研究指出,消化性溃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可协同提高常规治疗的效果。有关研究认为,护理干预可整体改善消化性溃疡的预后,促进常规治疗方案的顺利开展,可显著改善该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护理干预中,密切观察评估病情,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转归情况,合适休息与活动,作为调整用药剂量的依据,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大量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状态作为影响疗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缓解患者的紧张、抑郁等应激性心理状态;此外,饮食护理、保健指导均有利于促进溃疡病灶的愈合[4]。通过本研究可知,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嗳酸反胃、胃胀纳差的症状积分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9%,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6.60%;进一步提示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确切,可协同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谷晓凤.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22):718-719.

[2]谢冬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5):430-430,431.

[3]汪晓芜.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09(25):158-158.

[4]李彩兰.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5(14):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