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置换关节脱位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置换关节脱位中的作用

方乐

大庆市人民医院16331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置换关节脱位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实施的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针对性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每组各30例,于术后第3个月末,通过Harris髋关节评分法,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30例观察组患者中,22例优,7例较好,1例良;30例对照组患者中,9例优,12例较好,8例良,1例差。与对照组相比(70.0%),观察组的优秀率明显升高(96.7%),卡方值为6.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置换关节脱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干预;关节脱位;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andanalyzetheefficacyandclinicalanalysisofnursinginterventioninthepreventionofdislocationofhipjointafterartificialhipreplacement.TheobjectoftheresearchmethodisselectedduringJanuary2013toJanuary2016inourhospital60casesofartificialhipjointreplacementpatients,retrospectiveanalysis,andwererandomlypidedintocontrolgroup(routinenursing)andobservationgroup(onthebasisofthecontrolgroup,targetedtotakeeffectivenursingintervention).Eachofthe30cases,afterthirdmonths,theHarrishipscoremethod,theclinicalefficacyofthetwogroupswereobservedandcompared.Resultsamongthe30casesoftheobservationgroup,22caseswereexcellent,7casesweregood,1casesweregood;30casesinthecontrolgroup,9caseswereexcellent,12casesweregood,8casesweregood,1caseswerepoor.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70%),theexcellent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increasedsignificantly(96.7%),thechisquarevaluewas6.32,P<0.05,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effectivenursinginterventionafterartificialhipreplacementcaneffectivelypreventdislocationofjointreplacement,whichi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

Keywordsartificialhipreplacement;nursingintervention;jointdislocation;clinicalefficacy;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增大,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疾病和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能有效解除髋部畸形、疼痛,以及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1]。置换关节脱位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还会影响手术的质量,以及患者的预后质量[2]。本研究中,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实施的3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针对性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地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实施的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针对性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每组各30例。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42.0~73.0岁;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42.5~72.5岁。在年龄、性别和原发病等方面,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使其了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1.2.2术前准备术前停用阿司匹林类药物,进行股四头肌、臀中肌的肌力训练,练习床上大小便,做好各项辅助检查,术前晚进行清洁灌肠,术晨禁食、禁水,测量生命体征,留置尿管[3]。

1.2.3术后护理麻醉过后,进行踝关节、股四头肌的主动运动;搬运时,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防止过度屈曲、内收,以及内旋;对于疼痛患者,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2.4康复训练利用健足、双肘支撑,收缩双侧臀部肌群,慢慢抬起臀部,使其脱离床面,每次维持大约15s,20次/d;还要开展踝关节背伸、背屈、跖屈运动,腓肠肌被动积压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运动,以及外展肌群收缩运动。术后第4天,开始进行膝关节的伸屈练习。

1.2.5出院指导术后通过坐便器进行排便,不可以蹲便坑,以及其他髋关节过度弯曲的活动,避免患肢的过度负重,同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控制体重,定期复查。一旦出现关节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1.3临床疗效评价标准[4]术后第3个月末,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对髋关节康复程度,主要是疼痛、关节活动度、畸形,以及关节功能四个方面,进行评定。满分为100分,优:>90分;较好:80~89分;良:70~79分;差:<70分。优秀率=优+较好。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0例观察组患者中,22例优,7例较好,1例良;30例对照组患者中,9例优,12例较好,8例良,1例差。与对照组相比(70.0%),观察组的优秀率明显升高(96.7%),卡方值为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导致置换关节脱位的常见原因为搬运不当、体位改变,以及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等,好发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运动协调性相对较差,如果不做好相关防护,很容易出现脱位。人工髋关节术后脱位除了与人工关节的材料、固定器,以及手术操作等有关,还与恰当的术后处理,以及手术过程和术后有效护理,有着较大的相关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是人工髋关节脱位的好发期,麻醉苏醒后,患者比较容易出现躁动情况,而且,老年患者的下肢肌肉相对松弛,如果术后搬运方法不恰当,很容易引起置换关节的脱位;术后髋关节达不到正常的张力,也可能导致脱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置换关节的脱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质量,甚至导致残疾,或者再次手术等严重术后并发症。在术后护理过程中,如果患肢出现短缩,异常内旋和外旋,髋关节活动性疼痛、活动受限,应怀疑为关节脱位,并及时做好相关处理[5]。

本研究中,30例观察组患者中,22例优,7例较好,1例良;30例对照组患者中,9例优,12例较好,8例良,1例差。与对照组相比(70.0%),观察组的优秀率明显升高(96.7%),卡方值为46.32,P<0.05。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以下肢肌力锻炼、髋关节活动度,以及步态的训练,是术后康复训练的重点,从小强度做起,循序渐进地原则适当增加强度,同时,针对性给予系统化的康复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预防关节脱位的方法,这是有效防止关节脱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邹吉锋.浅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脱位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光明中医,2012,27(3):577-578.

[2]吕育红.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吉林医学,2012,33(6):1324-1324.

[3]胡其红.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护理单在康复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创新,2011,10(35):80-81.

[4]李炎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与护理.山西医药杂志,2011,49(11):1178-1179.

[5]吴伟娇.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内蒙古中医药,2010,5(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