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

黄新生黄祥云

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江西宁都3428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的价值所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5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健康儿童52例作为实验对照组;对两组手足口病患儿于临床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工作,最终对两组患儿检验结果加以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对比,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改善程度尤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手足口病患儿在开展诊断工作期间,合理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工作,对于患儿的病情可以加以充分判断,从而为手足口病患儿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

作为出疹性疾病其中一种,手足口病诱因为患者在肠道病毒的影响下,表现出交叉感染现象后最终导致。此种疾病特点主要体现为较快的传染速度、较大的传播范围以及较复杂的传播途径,疾病症状主要以突发性湿疹为主要表现,严重情况下,会并发呈现出心肌炎、肺水肿以及无菌性脑膜炎等系列疾病症状,甚至使得患儿最终死亡[1]。本文意在明确最佳诊断指标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施以疾病诊断,以此说明免疫球蛋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检验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5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健康儿童52例作为实验对照组;观察组(52例):男41例,女1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13个月~51个月,平均年龄为(33.69±2.75)个月;体重分布范围为8.5千克~27.2千克,平均体重为(20.29±2.69)千克;对照组(52例):男42例,女1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15个月~53个月,平均年龄为(33.72±2.79)个月;体重分布范围为8.7千克~27.5千克,平均体重为(20.35±2.71)千克;对两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对比,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两组手足口病患儿于临床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工作,具体操作为:对两组手足口病患儿于临床展开剂量为2毫升的静脉血抽取工作,完成后展开抗凝操作。之后就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均利用透射比浊法展开[2];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均利用免疫层析法展开。

1.3统计学方法

准备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检验结果施以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组间比较以形式施以t检验,以P<0.05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

同对照组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对比,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改善程度尤为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患儿在患有手足口病后,往往并发呈现出头痛症状以及发烧症状,并且通常呈现出高烧不退的情况,分析患儿的体温水平同患儿的疾病病程表现为正相关。此种疾病于夏季较为高发,患儿在患病后,往往因为疼痛症状的影响,表现出不断啼哭以及情绪烦躁的现象。对此需要将卫生管理工作力度有效加强,有效防止呈现出肠道病毒感染现象[3]。

对于免疫球蛋白,在人体进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中,其呈现出显著价值。作为一种蛋白质,其除了表现出具有活性特点之外,还可以针对外界侵袭发挥显著的抵抗效果。作为血浆C反应蛋白其中之一,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重要作用[4]。此种物质同患者受到组织损伤程度表现为正相关,并且抗炎症药物、患者自身原因以及免疫抑制药物等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如果表现出免疫球蛋白异常现象后,会使得患者呈现出心肌损伤以及炎症反应的现象,通过对患者施以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针对感染源可以加以准确鉴别[5]。

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以及健康儿童分别开展免疫球蛋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工作后发现,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IgA水平以及IgG水平呈现出显著降低,IgM水平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现出显著升高,从而体现出免疫球蛋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对于疾病的确诊可以提供准确依据,为手足口病顺利治疗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临床在开展小儿手足口病检验工作期间,针对免疫球蛋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加以检验,表现出的诊断价值显著,可为手足口病临床治疗方案研究提供准确参考,从而优化手足口病患儿的预后能力。

参考文献:

[1]阎红.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报告[J].医药前沿,2015,9(34):155-155,156.

[2]牛海玲.免疫球蛋白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早期的小儿手足口病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35):114-115.

[3]何流.免疫球蛋白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早期的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7):59-60,61.

[4]付秋月.免疫球蛋白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在诊断早期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8):1162.

[5]厉波,季海生,杨爱等.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临床研究[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1,22(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