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药内服、外洗方对霉菌性阴道炎疾病治疗有效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自拟中药内服、外洗方对霉菌性阴道炎疾病治疗有效率的影响

李晓杰

大连开发区黄海路中医医院1166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中药内服+中药外洗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医院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7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35例。此次研究乙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甲组中药内服+中药外洗,对患者症状积分、治疗效果、复发情况进行总结。结果:乙组带下积分、性交痛积分、阴痒积分、外阴灼痛积分都大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小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复发率大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中药内服+中药外洗可明显改善其症状,治疗有效率高,且降低复发的风险。

关键词:霉菌性阴道炎;中药内服;中药外洗;治疗效果

临床中,霉菌性阴道炎在育龄期女性中多发,主要表现食外阴灼痛、外阴瘙痒以及阴道分泌物增多,还可伴性交痛、尿痛[1]。因病程迁延、复发率高、治愈率低,对生活质量存在较大影响[2]。临床以往是通过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但长期用药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复发的可能性还比较大,应用效果不佳。为了探讨和分析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中药内服+中药外洗的效果,此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医院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7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以下为研究的具体内容:

1资料、方法

1.1资料

此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医院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7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35例。其中甲组患者年龄在21-51岁之间,平均为(34.52±2.15)岁;乙组患者年龄在22-50岁之间,平均为(34.48±2.20)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此次研究乙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每次口服0.4g的酮康唑片(国产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8170,生产单位:永信药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0.2g),每天3次;阴道用1枚克霉唑栓(国产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1785,生产单位: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0.15g),晚睡前使用。研究甲组中药内服+中药外洗:外洗药方,15g的花椒、15g的黄柏、15g的百部、20g的蛇床子、20g的苦参,水煎,外阴热熏洗,温度适中清洗、坐浴,每天2次(早晚);内服药方,30g的黄芪、15g的党参、15g的山药、15g的红花、15g的蛇床子、15g的白鲜皮、15g的泽泻、15g的黄柏、12g赤芍、12gg的玄参、12g的茯苓、12g的白术、20g的金银花、20g的蒲公英,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2次(早晚温服)。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记录患者的复发情况。

1.4评价标准

无效:症状没有改善,分泌物阳性;有效:症状减轻,分泌物阳性;显效:症状减轻明显,分泌物阴性;治愈:症状消失,分泌物阴性[3]。

对患者的带下、性交痛、阴痒、外阴灼痛等症状进行评价,每项0分-4分,分数低则症状轻。

1.5统计学分析

以SPSS16.0软件分析此次研究数据,()表示症状积分,经t检验,(%)表示复发情况、治疗效果,经x2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时P小于0.05。

2结果

2.1总结患者的症状积分

如表1,乙组带下积分大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3.468,P=0.001)。乙组性交痛积分大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3.607,P=0.001)。乙组阴痒积分大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2.930,P=0.005)。乙组外阴灼痛积分大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3.582,P=0.001)。

2.3总结患者复发情况

在此次研究甲组的35例患者中,经半年随访发现有1例复发,其概率是2.86%;在此次研究乙组的35例患者中,经半年随访发现有6例复发,其概率是17.14%;乙组复发率大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68,P=0.046)。

3讨论

在祖国医学中,霉菌性阴道炎属于带下病、阴痒等范畴,病机主要是湿热下注、脾肾亏虚,其发病同肝脾肾密切相关。脾肾亏虚时无法抵御外邪,也不能取出体内外协,体内蕴结外邪,导致发病;同时湿浊内生、输布失常、水液运行,时间长则蕴而化热,湿热在阴器蕴结。中医治疗以补脾益肾为主,兼以活血解毒、清热利湿[4]。

此次研究是选择中药内服+中药外洗对患者进行治疗,内服方中的白术、黄芪、茯苓、党参等存在益气健脾功效;而山药存在补益肾气功效,健脾益肾、固本培元以及御邪外出,同泽泻配伍可利水渗湿;蒲公英、金银花存在清热解毒功效;蛇床子、白鲜皮存在清热燥湿杀虫功效;赤芍、玄参存在行瘀止痛、清热凉血功效;黄柏存在清热燥湿解毒功效;红花存在活血祛瘀功效[5]。在外洗方中,花椒、蛇床子存在杀虫止痒功效,百部、苦参、黄柏存在清热解毒以及凉血除湿功效。中药熏洗能开发毛孔、疏松腠理,活血通络,药物有效成分经皮肤吸收,而直接进入到血液循环中,药物直达病所,直接杀死病原体,局部清洗能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再次寄生,临床疗效确切。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白鲜皮、苦参、黄柏可明显抑制真菌以及滴虫;黄柏存在解热镇痛、抗炎等功效;花椒、蛇床子的有效成分存在抗滴虫、真菌等功效,同时花椒还可抑制寄生虫繁殖[6]。

综上所述,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中药内服+中药外洗可明显改善其症状,治疗有效率高,且降低复发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任桂华,张静.加味桂芍四妙汤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6):1467-1468.

[2]任双梅.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采用加味桂芍四妙汤配合中药外洗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33(20):108-109.

[3]杨文碧.加味桂芍四妙汤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25(14):2-3.

[4]张永红.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采用加味桂芍四妙汤配合中药外洗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19):157-158.

[5]刘志敏.加味桂芍四妙汤联合中药外洗对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病情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6,3(22):17-18.

[6]董全芳.自拟中药内服、外洗方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观察[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1(2):26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