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分析

梁栗华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415101

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选取76例我院进行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历号奇偶数法可分为基础组(n=38)和实验组(n=38),基础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其临床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其疼痛程度(VAS)评分远低于基础组,且术后2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在开展手术治疗期间,联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髋关节活动度以及减轻疼痛具有显著疗效,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影响效果

骨折主要是由于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在临床骨科中,股骨粗隆骨折又被称之为“转子骨折”,主要多见于老年患者,与老年人群骨骼脆性增加、骨质疏松等因素密切相关。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股骨粗隆骨折约占老年患者全身骨折的1.4%左右[1]。目前,在临床上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疾病以手术复位固定为主,但由于老年患者基础性疾病多,手术治疗后康复时间长,患者长时间不能下床活动,导致血流速度缓慢,再加上血管壁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极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以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严重影响预后康复。因此,在开展手术治疗期间,配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活动恢复及提高预后疗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时间: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选取76例我院进行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历号奇偶数法可分为基础组(n=38)和实验组(n=38),基础组患者男女比例=20:18,年龄段60~81岁,平均年龄(70.5±8.2)岁。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21:17,年龄段61~82岁,平均年龄(71.5±7.8)岁。上述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一致。

1.2方法

基础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及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干预。实验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强化家庭健康教育:向患者解释骨折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和掌握,并告之注意事项,以及手术知识介绍和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内容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认识到术后功能活动的重要性,并告诉病人切口愈合后不会对日常生活有太多影响,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其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康复。同时指导患者尽量避免下蹲及负重,可预防关节脱位,并在仰卧休息时,保持中立位,并穿“丁字鞋”,在双腿中间放置软枕,防止关节内收[2]。2)减轻术后疼痛干预:固定患肢、制动、冷敷、抬高患肢、动作轻柔。疼痛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安痛定2ml进行肌肉注射止痛,同时可在病室内给病人放音乐或播放电视剧,可分散或吸引患者注意力,自觉缓解疼痛。3)康复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病及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肢体感觉及血运感觉情况,并给予患者中立功能位,多按摩及抬高患肢,防止下肢静血栓的形成。同时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开展肢体功能活动,如膝关节屈曲、抬臀运动等。4)饮食及生活干预:给予患者高营养、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铁饮食,并在术后每膈20mi对患者髋关节进行1次冷敷,在功能训练前,采用40℃左右的热水进行热敷。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满足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要,协助病人大小便,进食水等生活照顾[3]。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表示,评分范围0-10分,其分数越高,显示疼痛越剧烈。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恢复程度,采用Harris量表统计。

1.4统计分析

应用SPSS15.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值检验),对比有差异,则P<0.05,显示可纳入统计范畴。

2结果

2.1疼痛程度及关节活动度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其疼痛程度(VAS)评分远低于基础组,且术后2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更加明显,P<0.05。详情如表1.

表1疼痛程度及关节活动度

3讨论

股骨粗隆骨折范围主要是从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骨水平以上的骨折,主要以髋部骨折最常见,尤其以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所致的股骨粗隆骨折最典型。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加,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基础性疾病,容易导致患者机体代谢能力下降,骨密度相对下降,以及骨折部位愈合能力减弱。发生股骨粗隆骨折后多采用手术复位、固定治疗,但由于术后长时间卧床,容易发生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现象,以及患者不能耐受,及早下床活动,导致髋部骨折移位,影响髋关节活动度。因此,在临床中需辅助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功能活动度、提高预后疗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通过疾病健康宣教、心理鼓励、疼痛、饮食及功能康复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健康宣教多讲述病情,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指导或协助患者进行各个关节以及肢体的外旋、内展、屈曲等功能活动,可以有效的防止肌肉发生萎缩,改善血液循环,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及压疮,同时辅助饮食日常生活指导,可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再配合疼痛干预,在减轻疼痛的情况下,进一步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在开展手术治疗期间,联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髋关节活动度以及减轻疼痛具有显著疗效,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杨谱.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8):1364-1367.

[2]李翠莲,吴春辉,麦绍声,等.护理干预在降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和改善术后髋关节活动度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0):178-180.

[3]张鹤亭,杨京春.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2):1359-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