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探讨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程红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163712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康复训练配合实施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的促进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所选78例脑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法与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行治疗护理前后的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功能(ADL)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肢体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评分进行评定,两组比较,这两项指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2周后,两项指标仍显著较高(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并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并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康复训练;护理干预;肢体运功功能

Objective:Toexploreandanalyzetheeffectofrehabilitationtrainingcombinedwithnursinginterventionontherecoveryofmotorfunctionaftercerebralhemorrhageoperation.Methods78casesofcerebralhemorrhagewereselectedfromJune2015toJune2017inourhospital.The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pidedintotwogroupsaccordingtorandommethod,and39casesin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treatmentandroutinenursing.Theobservationgroup,onthebasisofroutinetreatment,combinedwithrehabilitationtrainingandnursingintervention,comparedthephysicalexerciseabilityanddailylivingfunction(ADL)ofthetwogroupsofpatientsbeforeandafterthetreatmentandnursing.Resultsafter4weeksoftreatment,theanxietylevel(SASscor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ThefunctionofdailylifewasevaluatedbyBarthelindex,andtheabilityoflimbmovementwasevaluatedbyFugl-Meyerscore.Thetwogroups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ofthetwoindexes,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After12weeksoftreatment,twoindexeswerestillsignificantlyhigher(P<0.05).Conclusiontherehabilitationtherapycombinedwithnursinginterventioncaneffectivelyreducetheanxietyofthepatients,andcanobviouslyimprovethebodymovementfunctionofthepatients,andcanimprovethepatient'sdailylifeability.Itisworthpopularizingandapplyingwidelyinclinic.

[Keywords]cerebralhemorrhage;rehabilitationtraining;nursingintervention;limbmovementfunction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外科手术技术也随之得到明显提高,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能够做到及时有效,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1,2],但部分患者一旦运动区受损,就会增加术后发生偏瘫的几率,给患者术后康复带来较大的困难和痛苦[3-5],因此,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必须要及时实施有效的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及恢复肢体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6-8]。此外,患者还会受到社会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影响,因而在康复训练的同时应配合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这是整个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9]。本文对脑出血患者应用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干预治疗进行了探讨,取得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78例脑出血术后患者,全部患者均经MRI和头部CT检查确诊证实。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33~78岁,平均(65.2±7.32)岁,其中基底节出血16例,脑干出血12例,脑叶出血6例,丘脑出血5例,平均出血量(54.2±7.66)mL;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32~77岁,平均(62.4±6.30)岁,其中基底节出血15例,脑干出血10例,脑叶出血7例,丘脑出血7例;平均出血量(51.7±6.85)mL。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手术时机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康复训练法①注意体位训练,患者肢体应保持在功能位,在恢复治疗中注意不要发生屈曲,患者要小心下肢不可外旋,且足下垂时要平稳不可发生内翻,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矫形支具。此外,要常给予患者变换体位,具体可采取侧卧位、俯卧位及仰卧位。在侧卧时,要保持健肢位于下方,患肢在上,保护好肘部及足跟等骨骼较为突出部位。②运动训练,若患者处于意识不清晰或是0肌力状态下,为保持瘫痪肢体的关节能适当锻炼,可给予被动性关节运动。具体依据患者的肌力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法,如患者处于1~2级肌力,则可行助力运动,并作肌肉静力收缩锻炼,随着锻炼的进展,可逐渐将助力减少。3级肌力患者,则可设定主动运动策略;肌力达到4级,则做抗阻锻炼。③运动锻炼顺序,在患者处于卧床期间,可顺序进行锻炼体位的移动,再到坐起,随后对头与躯干的锻炼,再练习坐位锻炼的平衡能力,在坐起锻炼时,要小心避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在下床活动时,可顺序进行站立及扶拐锻炼。对于4级肌力的患者,则可在斜板床的辅助下,进行卧位到站位的转换锻炼,并积极对健侧进行主动性训练,有助于恢复肌力,为将来的日常生活功能恢复打下基础。

1.2.2实施护理干预脑出血术后患者发生瘫痪,造成日常生活能力丧失,甚至无法自理,这种严重落差给患者带来沉重打击,患者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出现诸多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惧与紧张等。严重情况会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因此护理措施显得十分重要,护理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文化程度、年龄及性别等,做好有针对性的护理,耐心开导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并努力参与到康复锻炼当中来,在护理中要积极预防如褥疮、便秘、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深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注意帮助患者建立正确摆放肢体的习惯,并做好相应阶段的日常生活功能锻炼。此外要注意健康宣教,要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宣教工作,包括脑出血的具体出血部位,并详细讲解病因及其可能对患者自身带来的危害,让患者对疾病有充分了解,并产生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在整个护理中要注意饮食调节等。

1.3相关评价方法

肢体运动能力可采用Fugl-Meyer评分进行评定。评定时间为治疗前、治疗4周以及治疗12周后。患者日常生活功能(ADL)评定可采用Barthel指数,同样评定时间为治疗4周以及12周后。患者的心理焦虑评定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将自评量表设定为20项,每一项4级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

采取康复护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周与1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间的SAS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于术后康复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最为明显[(37.66±5.45)分vs(46.37±6.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2,P<0.05)。

3讨论

对于中老年患者,脑出血是常见多发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特点是病程较长,且术后易发生偏瘫,致残率极高[10-12],导致患者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其康复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研究中,对脑出血患者在早期行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据大量的相关性研究证实,脑出血患者在术后的前3个月时间,是最佳恢复期[13,14],因此在这个时期给予康复训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患者改善肢体运动能力,促进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据相关康复理论研究表明,对脑出血患者在术后的恢复中,其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可塑性,可以重新得以恢复[15,16]。因此给予康复训练,采取正确科学的运动模式,可帮助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增加康复几率[17,18]。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可积极促进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在肌力的锻炼中,注意对健肢的有效锻炼,通过其抗阻力性锻炼,进一步形成联合性反射,从而促使患肢相关无力肌肉群进行功能性收缩,此外,在训练中注意被动性运动与主动性运动的配合和转换,积极锻炼患者自身的各个脏器从而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19,20],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后,与常规护理相比,焦虑评分显著降低,且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功能均显著升高,差异显著。此外,结果表明,在康复训练中一定要注意与日常活动相结合,如自理更衣、个人卫生等,将康复积极融入到生活实际当中,使得患者更易于锻炼,增强自信心。

总之,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对于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锻炼恢复中鼓励患者,帮助其提高主观能动性,可使康复效果更佳,更利于患者减轻焦虑,提高其肢体运动与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范红,刘旭,郑仲乾,等.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81-1682.

[2]邓风清,欧阳素琴,苏意心,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6):1-3.

[3]周璐,吕素景,孙倩,等.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94-95.

[4]翁丽娟,张明亮,陈爱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62-63.

[5]纪裕伟,杨晓飞,傅国利,等.简易CT定位下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6):56-57.

[6]唐雪芬.高血压脑出血并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243-1244.

[7]邵艳,曾艳,杨霞,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6-67.

[8]刘兰琴.高血压脑出血内窥镜微创清除术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8):55-56.

[9]郑爽,孙玉.心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17(6):474-475.

[10]费学芬,沈建红,钱旭萍.时间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50-1051.

[11]汪文英,王银娥,徐云侠,等.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6):982-983.

[12]盘丽华.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J].微创医学,2012,7(1):93-94.

[13]崔淑霞.重症高血压脑出血32例急性期急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81-83.

[14]王洪亮,谢永胜,马传青,等.围术期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9):80-81.

[15]王玉玲.Orem自护理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83-84.

[16]张桂珍,陈小平.39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微创手术后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6):1567-1568.

[17]陈光学,吴丽君,林勇.家属协助心理干预和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肢体偏瘫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1,32(23):3113-3115.

[18]敬云芳.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6(11):27-28.

[19]梁凤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1,4(20):11-12.

[20]陆珊珊,陈东亮,黄子娟,等.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显微手术后48h的血压监测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96-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