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1

循证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王吉娟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心内科30160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念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经桡动脉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循证护理),各8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和术后健康知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复发知识的认知度,是一项值得广泛应用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冠脉综合症;介入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actuecoronarysyndrome,ACS)是指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受阻而发生的急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现象,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ACS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应用和广泛开展,使ACS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有了显著提高,尽管PCI治疗ACS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安全等优点,但不可避免存在各种手术并发症,如何预防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一直是医护人员不断探索的新课题。循证护理的核心思想一直是强调利用证据,给予患者更好的服务。由于现代医学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循证护理已经逐渐渗透至各个领域的临床护理中,并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2]。特别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经桡动脉行心脏介入术的应用中,大大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笔者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160例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护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有效依据,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经桡动脉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循证护理),各80例。实验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4.6±5.8)岁;对照组男52例,女28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3.6±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包括患者的术前心理辅导和饮食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采用质控中心统一制定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1.3统计学分析本文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统计学结果以P<0.05时视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非常满意46例,满意22例,不满意12例),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非常满意60例,满意15例,不满意5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讨论

循证护理是科学的,严谨的护理模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传统护理的弊端逐渐显露,制约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因此循证护理被提出。循证护理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护理观念和习惯,促使医护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工作[3]。本研究对科研结论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制定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方案: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术中积极配合手术医师,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精心护理,减少并发症。应用该研究方案进行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术后护理的工作中与科研理论成果和临床实际相结合,为护理领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科学之路,成为现代主要的临床护理趋势。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提高术后健康知识,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项值得广泛推广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高润霖.急性冠脉综合征[M].北京院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

[2]刘秋红.循证护理对心血管病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24):101-102.

[3]张晓兰,董晓芳.循证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分析[J].护理论著,2012,36(270):287.

[4]段娟武.循证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11):164-165.